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只能做困兽,难以与世界强国并肩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只能做困兽,难以与世界强国并肩》。来源是。

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只能做困兽,难以与世界强国并肩。经济体|强国|东南亚|印尼|岛屿|困兽---


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中,印度尼西亚无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领土在赤道两侧,在地理位置上同属于南、北半球,横跨亚洲和大洋洲。同时,它是由1.7万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毫无疑问,其海岸线长度非常惊人,高达5.47万KM,仅次于加拿大,海洋面积也高达316.6万平方千米。而其陆地面积也有190.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15位。其人口已超过2.5亿,排名世界第四。再则,印尼控制着马六甲海峡,这也给其填上了浓墨重彩之笔。这些数据表明,印尼犹如一个小巨人般存在。

经济体|强国|东南亚|印尼|岛屿|困兽---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只能做困兽,难以与世界强国并肩

虽然,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不过,2016年印尼的GDP总量才8619亿美元,居世界第16位,被其体量差不多的印度甩在身后。也就是说,印尼并没有与其体量相匹配的经济实力。而在国际政治上,也显得暗淡无数。

从现实来看,印尼也只不过是一个二流国家。那么为什么印尼空有大的体量,却不能最大限度的将其转换为现实国力?云石君将从其内部地缘结构进行分析。

作为“千岛之国”,在海洋文明时代,印尼可以靠海吃海,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港口利于发展外贸经济。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群岛太多,无疑会破坏地缘结构的完整性。

经济体|强国|东南亚|印尼|岛屿|困兽---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只能做困兽,难以与世界强国并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海上交通也有相对改善和提高,但是海洋的隔离作用依旧不小。印尼岛屿众多,水运运输相对发达。不过,公路、铁路及空运也只是集中在主要的岛屿上。印尼的公路全长34万千米,但质量都不高,高速公路总里程才1000千米左右。总体上,印尼的基础措施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增长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再加上有数目太过庞大的岛屿,因交通联系的不便,自然会制约各个岛屿间的经济整合,反而各板块会形成自成一体的局面。

岛屿众多带来的交通不便,不利于经济整合。而众多岛屿太过分散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另一大因素。

印尼的国家地理结构呈带状分布,东西国土间直线距离长达5000余公里,跨越了三个时区。在众多岛屿中,以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巴布亚五大岛屿为主,除东部的苏门答腊与爪哇之间海域狭窄外,其余诸岛均散落于海上,彼此间距离均在数百公里,巴布亚岛与最近的苏拉威西岛之间的距离则在1000公里以上。

主岛除了爪哇和苏门答腊相距不远,可以通过跨海大桥,用公路、铁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而其它太过分散的岛屿因海上距离遥远就只能通过航空和海运方式交流。

航空和海运有自己的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航空虽便捷,但成本高,不适合低廉价值货物运输;海运成本低廉,且装载量较大,但速度慢,且货物上下船的装卸程序复杂,不适合做小批量运输。因交通运输所致,印尼很要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完整高效的内部经济圈,难度也十分大。

再则,国土带状分布也制约了经济发展。印尼国土边缘地区与中部核心地带的距离,以点发散到带状两侧,距离自然很长。即便是在公路、铁路相连接的情况下,从苏门答腊西北部向爪哇运输货物的距离也够吓人的。这种两点距离太长,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运输成本的提升,进而限制了各地区的经济交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要是在一个块状国土的国家,边远地区到中心地带的距离,对比之下,就可以知道印尼这种带状土分布的先天不足。

以上主要是从印尼岛屿众多、太过分散,以及带状分布的国土来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而就从印尼陆地的地缘结构来说,也是不容乐观的。

经济体|强国|东南亚|印尼|岛屿|困兽---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只能做困兽,难以与世界强国并肩

核心主岛除爪哇岛外,其余四岛便被山林密布所包围,尤其是巴布亚岛,其内陆几乎全是高山雨林。

印尼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8%,木材是不缺的了,但是也得有将这些转换为工业价值的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平原地区。印尼以山地地貌为主,为数不多的平原零散分布在成千上万的岛屿上。没有成片的地底平原,要想大规模发展工农业谈何容易。就算在许多岛屿上发展了工农业,但始终难以形成大规模产业链,进而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效益。爪哇岛虽然有相对较多的低地平原,不过,仅13万平方公里而已,要依靠这么一丁点的规模产业来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进入现代化,如同痴人说梦。

最后,印尼湿热多雨的气候也制约了其工业发展。

印尼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无明显的四季。高温多雨或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却影响了现代工业制造。虽然,现代社会,脑力劳动者可以借助空凋等调节舒适的室内温度,使其可以在舒适的环境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生产效率。但是,印尼毕竟是人口大国,而且农牧林渔业占GDP的15%,就算工业占GDP的46%,但是其中能实现在室内舒适环境下工作的人也只是一部分,体力劳动者还是占了大部分。体力劳动者面临的是室外高温湿热的环境,想想没走几步路,全身都裹着一层黏黏的汗液,实在是不爽。而对室内劳动者来言,制冷设备的成本也很高,再加上印尼的电力资源并非很充裕,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也会控制用电,而国家为了电力的持续性也会调控。另外,长期的雨水天气会会影响货物运输,室外劳动活动的开展,甚至小到人们的上下班通勤。这些原因导致的对印尼的影响,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工业产品因高生产成本的而提高其出售价格,进而制约了工业制造的能力。

在地缘结构和气候条件的双重制约下,印尼就算有再大的体量,也不能最大限度的将其转化为地缘经济实力,经济上也很难挤入到一流国家,甚至是二流国家。

岛屿虽众多,但却使得地缘结构上支离破碎,反应在经济上是彼此相对独立,而在政治上,便促使了分离主义的抬头。

就算工业文明能拉近群岛的距离,不过也是有一个度的。当下,工业文明将印尼群岛整合为一个国家,但太过分散的地域环境也难以消除各岛间的地缘隔离。

这就会导致印尼内部会存在各方政治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矛盾不断,从而加重印尼的政治内耗。而带状的国土及各自独立的地缘结构,在受到外部威胁时难以形成国家聚合力。如果,一旦国家经济崩溃,或有外部大国势力进入,将会有矛盾升级到国家分裂的地步。

那么,从长远看,印尼要怎样做才能维系国家的统一,并实现国家实力的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