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你要看的是不是《拨备与不良的背后》?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健康摘要: 2018-03-07 中国证券报 债券圈 债券圈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加强对政府预算收入编制的审查。政府预算收入编制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根据经济政策调整等因...


正文开始: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来源: 

王剑的角度

作者:大表哥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事件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媒体报道,银监会近期下发了

《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

,明确符合条件的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至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至2.5%。而后,银监部门有关领导在回答采访人员提问时确认此事。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拨备背景知识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关于拨备的基础知识,本文不再重述,仅提下文中要点:

(1)拨备是对不良损失的预估入账,体现会计的审慎原则;

(2)主要有两个考核指标,一是

拨贷比

(拨备/贷款)超过2.5%,二是

拨备覆盖率

(拨备/不良)超过150%。两个指标之间存在换算关系(不良率=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因此,当不良率超过1.67%时,只要拨备覆盖率超过150%,那么拨贷比就肯定超过2.5%。银行计提拨备时,只要盯好150%的拨备覆盖率即可。2015年底开始,行业不良率和大部分银行的不良率已过1.67%,意味着我们盯住拨备覆盖率要求150%就行了。

为什么要150%的拨备覆盖率?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拨备计提是对不良或潜在不良的预估入账,这是会计审慎原则的体现,不仅仅在银行业,其他行业在处理其他资产的风险时,也是如此。因为是审慎地预估,所以拨备要能够足够覆盖可能的损失。

但不良这东西,虽然有五级分类的界定,实际业务操作中却是没有清晰边界的。比如,银行拥有一群家借款企业客户,最好的企业完全健康,最差的企业已经破产,两者之间存在着漫长的过渡地带,很多企业经营多多少少有瑕疵,还款有困难,但还想方设法维持经营,放到关注类也可以,放到可疑类(计入不良)也可以。良与不良之间,是渐变的,很难找到绝对客观的一条边界,划分良和不良,就好比秃子和非秃子之间,也没有清晰边界。甚至有些企业,一时还维持经营,银行一抽贷,就瞬间死亡了。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因此,银行划分不良是偏主观的,存在严格程度问题(边界靠左边一点还是靠右边一点)。划分出来后,贴近边界线的一批关注类贷款,也可能是潜在不良(或称准不良),可能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转化为不良。此外,可能还有些不良,被银行各级人员故意包装成良,藏到了边界的右边。

于是,出于审慎原则,为了兼顾潜在不良和隐藏不良,监管层要求拨备覆盖率150%,而不是100%。换言之,你有100元不良,我要求你计提150元拨备,额外计提的50元,是用于应付潜在不良和隐藏不良。这便是监管层要求额外计提50%额外拨备的原理,背后体现的是监管当局对潜在不良、隐藏不良的担忧,或说对银行现有不良计提严格程度的不满意。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何时可降低150%要求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那么,相对应的,如果要允许这50%额外拨备要求可以降一降,那么其前提自然是:

(1)潜在不良的压力减少,比如经济企稳向好,未来再大规模新增不良的可能性下降;

(2)隐藏的不良也减少,比如不良分类足够严格。

令人欣慰的是,第一点目前是大致成立的,毕竟经济企稳向好已有一年多。而监管当局也正在推动第二点:

推动银行不良分类更加严格,真实反映资产质量

。具备这两点之后,那额外的50%的拨备要求,确实是可以适度放松的。反过来说,这也对银行更严计提、处置不良起到正面激励作用。

况且,在年景好的时候多提拨备,然后在年景差的时候适度降低拨备要求,本身也符合拨备“以丰补歉、平滑业绩”的天然职能。

银监会还提到,

此举目的也是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风险防范(三大攻坚任务之一)。

很多僵尸企业,处于“僵而不死”状态,它们已还不起背负的银行债务,但银行没有处置这些早已回收无望的贷款,也可能还没把这些贷款计入不良,甚至还在追加贷款,客观上帮助了这些企业苟活。僵尸企业不能入土,影响了过剩产能出清。所以,银监会推动不良真实化,加速处置,根本上也是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计。

拨备的秘密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那么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摆到台前:既然监管当局要求不良计提严格、真实之后,允许拨备覆盖率适度下降,那么,从前隐藏的不良,这次会被挤出来多少?或者换个说法,结合前图,监管会要求把不良边界向右推到哪个位置?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

当然,别指望谁能精准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有逾期90天、关注类等指标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不良计提的严格程度,但也只是侧面反映。为配合拨备新规的实施,监管部门肯定会开展严格的检查,检查各银行不良分类严格程度,很多隐藏的不良会逐渐暴露。

如果不良暴露量大,那么哪怕拨备覆盖率要求是下降的,新计提的拨备金额可能依然不低(如果不良加快暴露,却依然按照150%去计提拨备,那计提压力过大,影响银行积极性,也不符合“以丰补欠”原理)。所以,释放多少行业利润,目前并不好判断,最终还是取决于监管部门检查不良的结果。

但是,对于银行来说,不良分类更严格了,资产质量更真实了,那么报表更加净化,终归是大好事。

END

拨备与不良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