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来源是飞哥视界。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


谁都不能否认的一点,钓鱼岛是我们的土地;但是客观上来讲,在2012年9月10日中国海上执法力量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巡航之前,钓鱼岛实际上是处在日本非法管辖之下的,而从1971年6月17日美国私自将钓鱼岛的“施政权”授予日本算起,日本非法管辖钓鱼岛的时间整整长达41年。

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41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在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设置了灯塔,进行着大规模的油气资源勘探,这也使得海峡两岸不止一次向日本政府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而更令人感动的是41年间,海峡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等民间力量自主发起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爱国护岛运动;中国人民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保卫钓鱼岛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在这场持续了40多年的爱国保钓运动中,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是如此的团结一心,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甚至是有顶天立地的好汉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雄不应当被遗忘,英雄更应该被铭记,保钓爱国的英雄陈毓祥,1996年9月26日牺牲。

陈毓祥,1950年10月14日出生于广东潮阳,自幼随父母远赴香港,在香港长大。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后,陈毓祥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他先后做过电台时事评论员,中学教师,节目主持人、编导、监制、电视部副总监,后来还做过快报的执行董事;在和刘舜卿结婚后,他们很快便有了一双儿女,一家人很是幸福;并且如同当代的年轻人一般,陈毓祥也有着很多简单的梦想,他想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篮球队,或者去尝试做娱乐传媒人。

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陈毓祥看似文弱的身体,却充满着浩然正气。自中学读书的时候起,他就十分热心公益事业,获得过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日本非法管辖钓鱼岛后,陈毓祥开始投身于爱国保钓运动,并逐渐成为了香港保钓运动的领袖人物。1996年7月,日本宣布实施200海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钓鱼岛赫然在内;之后,日本右翼组织又在钓鱼岛上设置了灯塔,再后来,其海上自卫队的舰艇甚至已经开始公然在钓鱼岛海域巡逻。

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时任全球保钓华人联盟领导人的陈毓祥闻讯后异常震怒;9月22日,陈毓祥带领着17名香港爱国同胞乘坐“保钓号”货轮前往钓鱼岛,决心登上钓鱼岛毁掉日本人所设置的灯塔,并在岛上树立起中国的国旗,以确立中国拥有对钓鱼岛的主权。出发之前,每一位参与的爱国同胞都自愿签署了生死状,以示保卫国家领土的决心。

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在驶向钓鱼岛的途中,“保钓号”多次遭遇日本军舰与飞机的围追堵截,原本相约共赴钓鱼岛的其余3艘台湾保钓船只在被16艘日军舰围堵后不得不被迫返回,唯有陈毓祥所在的“保钓号”不畏艰险,于26日清晨成功突入离钓鱼岛只有1.5海里的海域;此时的钓鱼岛海域风高浪急,船长魏立志考虑到安全问题建议取消已经拟好的登陆计划,但陈毓祥决心登岛,他鼓励大家坚持,寻找合适的“战机”。

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上午9时许,在确定无法执行原先的登岛计划后,勇士们决心跳下船只游向钓鱼岛;陈毓祥身先士卒,率领5名突击队员,跃身跳入大海中,不料不谙水性的陈毓祥在入水时脚被绳索缠住,头部重重地撞在船舷上,巨浪迅速把他淹没了,当他被救回到船上时,已经是不省人事;下午1时,陈毓祥辞世,时年46岁,遗下老母亲、妻子以及一双年幼的儿女。

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陈毓祥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当即引起全球华人的极度震撼和愤慨。在香港,有5万多名市民齐聚在维多利亚公园,追悼保钓烈士陈毓祥;在台湾、伦敦以及北美的多个城市,数万华人分持两岸旗帜,参加“全球华人保钓大游行”;一个星期后,3名港台保钓壮士成功登上钓鱼岛宣示中国主权。

牺牲|钓鱼岛|保钓|灯塔|魏立志---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和平年代,他为保卫钓鱼岛牺牲,你还记得吗?

陈毓祥在香港安居乐业,钓鱼台的风,不会吹动他家的窗帘;钓鱼台的浪,不会溅湿他的鞋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令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名字是不应该被遗忘的。【时任《明报》主笔魏承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