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超六成二孩妈妈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超六成二孩妈妈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原标题: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超六成二孩妈妈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2月22日,一项连续三年进行的“2.22”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在广州发布。调查显示,二孩带来的焦虑正在从“纠结二不二、没人带娃”等,转化为对孩子教育的担忧。现场同时发布的 “二孩焦虑指数”则显示,四成受访二孩家庭认为,“养老”已成为上升最快的焦虑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尚未生育二孩、但有意愿生育二孩的受访者中,最主要的焦虑依次为经济压力、孩子谁来带、带孩子的辛苦。而在已育二孩的家庭中,二孩带来的最大焦虑则是带孩子的辛苦、经济压力、教育焦虑。

  五成受访者表示“虐童事件”不影响二孩生育意愿

  这份网络调查由母乳爱志愿服务队、微信公号“二孩妈妈进化论”、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广东新闻广播联合进行,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广州市妇联为本次调查提供指导,通过妈妈网等新媒体渠道征集了数千份问卷,其中二孩家庭占70%。

  去年接连发生的红黄蓝幼儿园的虐童事件、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经由网络轮番发酵,令育儿焦虑陡增。调查显示,有46%的受访者受到了事件的明显触动,担忧幼儿教育的安全。不过,本次调查显示,虐童事件对生育意愿的触动并未如舆论预测那样大,有52.34%的只有一孩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要不要二孩,不会受到上述事件的影响。

  在尚未生育二孩、但有意愿生育二孩的受访者中,最主要的焦虑依次为经济压力、孩子谁来带、带孩子的辛苦。而在已育二孩的家庭中,二孩带来的最大焦虑则是带孩子的辛苦、经济压力、教育焦虑。

  “已生育二孩的家庭只能面对既成事实,经济压力再大也要扛起来,焦虑也没有用。而带孩子的辛苦就成为最令人头疼的事情。”本次调查执行人、本身是一位二孩妈妈的朱昱子认为,当家庭习惯了“多一个孩子”的状态后,二孩带来的冲击就越来越小,二孩家庭的焦虑会渐渐与其他家庭趋同,就是操心孩子的教育。

  75%的受访二孩家长“焦虑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育二孩的受访者中,有75%表示自己的“焦虑指数”位于50分以下,也就是“虽然感到焦虑,但压力可控。”但同时,也有25%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山大”。 有6.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极其焦虑,有过极端的念头。

  “这种情况值得注意。去年发生了多起母亲伤害、甚至杀害孩子的事件,大多数事件的起因都是当事者承受的高压无处释放。” 调查发起方、母乳爱志愿服务队队长徐靓表示,发现二孩家庭尤其是母亲的高焦虑状态并予以纾缓,对于改善家庭关系、提升育儿友好度、净化舆论环境,有特殊的意义。

  连续三年问同一个问题 “养老焦虑”上升最快

  调查显示,在众多的焦虑因素中,养老焦虑上升尤为明显。

  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的二孩家庭调查,都会询问受访者同一个问题:“你是否有养老压力?”

  2016年,表示有养老压力的受访者仅为两成。2017年,回答有养老压力的受访者近三成。而在今年,表示有养老压力的受访者高达45.65%。

  “虽然每年的受访者不尽相同,但养老焦虑这一比例的上升仍然十分惊人。”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认为应辩证分析“养老压力增加”的问题。一方面,期望寿命增长,自己的长辈年龄增大,抚养长辈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医药费居高不下,抚养老人也要更多的经济,于是感到养老压力增大。另一方面,自己只有一个孩子时,养育孩子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投入相对较小,而自己有两个孩子时,养育孩子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投入相对较大,再去抚养老人就会感到压力增大了。

  董玉整指出,二孩家庭面临着“上有二老/(双独家庭)四老,下有两小”的局面,压力当然会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晚育趋势的发展,35岁以上的孕产妇越来越多。二孩家长既要操心父母的养老问题,也要为自己担忧越来越逼近的养老问题,“养老焦虑”加倍。而现实中,养老机构少、养老环境差、养老资源不足、养老费用较高等现象普遍存在,进一步加重了人们的养老压力。

  二孩家庭更看重“可靠安全的幼儿教育”

  对如何缓解二孩带来的焦虑,无论是打算生育二孩的一孩家庭还是已生育二孩家庭,为自己开出的“药方”相差无几,只是排序有所不同。其中,一孩家庭的选择依次是“钱,多多的钱”(75.61%)、伴侣或家庭成员更多的帮助(64.7%)以及可靠安全的幼儿教育(55.89%)。

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超六成二孩妈妈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而二孩家庭则更为看重幼儿教育的帮助,排序为“钱,多多的钱”(76.47%)、可靠安全的幼儿教育(66.87%)、伴侣或家庭成员更多的帮助(55.42%)。

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超六成二孩妈妈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无论是可靠的托幼服务,还是希望有人帮忙缓解育儿的辛苦,这些期待的背后,其实都是同样的诉求,” 朱昱子表示,和一孩家长相比,二孩父母尤其是二孩妈妈,更希望在带孩子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帮助。

  《中国梦呼唤中国孩》作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认为,“安全可靠的幼儿教育”会成为缓解焦虑的三大药方之一,说明大家非常在乎托幼问题。政府直接或牵头兴建大量托幼机构,有利于缓解这种焦虑,改善生育环境。

  “除了托幼机构,我们也希望能提升社会的母婴友好度。”据徐靓介绍,母乳爱志愿服务队配合广州市妇联推动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的三年行动计划,并发布“广州市公共场所母婴室大地图”。截至2017年底,广州已有199间母婴室投入使用。目前,广州地区的妈妈通过手机百度地图和“广州女性”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手机查找到附近的母婴室,方便广大妈妈们使用。

  仅25%受访妈妈选择“自我成长”来应对焦虑

  生育二孩后,回答“有职业规划、努力打拼中”的女性,只有37%。相比之下,却有63%的二孩母亲表示,对职业发展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感到迷茫、对未来无能为力。在受访者自己开出的缓解“二孩焦虑”的“药方”中,选择“自我成长”来克服焦虑,或者通过学习来克服焦虑的受访者,不足25%。”

  调查协办方、妈妈网主编胡婉斐表示:“因为生育孩子而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这是大多数中国妈妈的现状。”

  “多数母亲的自我人设可能还是一个牺牲者、受害者、弱者,习惯等待他人的帮助。”朱昱子认为,二孩妈妈期待外界的帮助固然没错,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我“成长力”,可能就难以克服孩子带来的种种焦虑,也难以获得来之不易的幸福。

  “希望二孩妈妈们能更加自信、自立,不要一味依靠丈夫!”曾连续多年在广州市“两会”上提交提案护二孩生育问题和女性权益保护而被舆论称为“妇女之友”的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认为,二孩妈妈应该培养自我成长力。

  曹志伟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雇佣女工。一是可按照雇佣女工达到一定比例,给予该企业一定的税费优惠,如采取女工怀孕、哺乳期间企业由政府补贴“五险一金”的方式,以鼓励企业雇佣女工,降低企业额外成本。二是可借鉴美国、澳洲、日本等国家的福利制度,由政府承担孕、产女工在休假期间的工资、福利开支。

  他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非强制性义务教育,构建十五年的义务教育体系。

  专家分析:化解焦虑 配套政策需给力

  2017年,中国新出生人口数和人口出生率双双下降,引发舆论对“再生一个”的热议。本次调查显示,79%已育二孩的受访对象明确表示不会再生。7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理想的孩子数量是2个,15%的受访者表示理想子女数量为3个或更多,而表示理想子女对象为1个的仅为7%。

  “生育焦虑加重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已经成为一个客观的现象。” 董玉整认为,生意意愿下降与否取决于内外两方面因素。从外在因素看,经济条件、社会福利、环境支撑、家庭和社会关系、就业发展压力等,都会影响生育意愿。现在一些人感到经济等压力较大,生育成本、养育成本很高,想生育又因为压力大而不敢生育,使得生育意愿“胎死腹中”,不能进一步变成为生育行为。

  从内在因素看,社会发展使得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育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应对生育养育的时间精力都显得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不敢生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生育观念尤其是生育价值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自由发展、更加注重自我的价值实现、更加注重个体的品位生活,不再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不再将下一代当做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

  此次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生孩子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喜欢孩子。东亚、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较好,人们的生育意愿也不是很高。因为社会发达了,人们不再指望生育后代来解决自身的养老等问题,“养儿防老”已经成为了一个过期的问题,生育的工具性目的淡化了。

  董玉整呼吁,要化解“二孩养育焦虑”以及“养老焦虑”,政府需要“更加给力”,尽快出台相关陪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有关生育费用减免、生育期各种福利保障、养育费用支持帮助、妇女儿童健康护理、家庭收入税费调节降低、住房补助、教育补助,以及大力举办0-3岁托幼机构、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室、培养更多幼教和儿科医学人才、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生育文化氛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口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