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说民俗|北有饺子南有年糕,你家过年吃哪个?

阿龙说民俗|北有饺子南有年糕,你家过年吃哪个?

年味,

是刚出锅的年糕,

香甜四溢;

是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鲜香可口。

有了它们过年才完整。



年糕和饺子,

是中国人年夜饭中

必不可少的两样主食,

也是南北方过年差异的象征。

阿龙说民俗|北有饺子南有年糕,你家过年吃哪个?

过年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地区老百姓的一大年节的食俗,饺子又叫水饺儿、煮饽饽。据史料记载,民间吃饺子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饺子作为过年的主要食品,是从明代以后才兴起的。人们过年时最喜欢吃饺子,一来是因为它好吃,不同的馅儿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的人;二来是因为饺子的形状酷似银锞元宝,能满足人们渴望财富的心理需求。三是饺子象征着平等。

  

说到吃饺子的由来,在民间还有一个非常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当初盘古开天辟地的时代,女娲炼五彩石补好了苍天,又用泥捏出了六畜和人类。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她不停地捏造人,可是一到冬天,天寒地冻,黄土捏的小人耳朵总是被冻掉,为了能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娲每做完一个黄土人,就在他的耳朵上扎个小眼儿,用细线的一端把耳朵拴住,而把另一端放在土人的嘴里,让土人自己咬住耳朵不掉,这样土人的耳朵固定下来了,后来这个掉耳朵咬线的故事就演变成了吃饺子的习俗。



阿龙说民俗|北有饺子南有年糕,你家过年吃哪个?



由冬至时开始数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到了,老百姓总要在这一天包饺子,里边包上馅儿,“馅”与“线”谐音,缘由就是让女娲娘娘捏的人咬住带线的耳朵不掉,久而久之,人们在冬至吃饺子,在过年时也吃饺子就成了一种风俗,而且您看那饺子的形状是不是像个耳朵。



过年吃饺子,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吉祥寓意,过年的饺子要在守岁的时候包,辞岁的时候吃,也就是子时十二点的时候吃,因为这个时候正好是新年旧年交于子时,有辞旧迎新的意思。而且饺子也和交子是谐音。另外这饺子除了像耳朵,还形似元宝,古时候,人们过年吃饺子,也取招财进宝的寓意。民间有人还要把铜钱包进饺子里,一般只包五个,因“五”与“捂”谐音,意思是把财捂住,预示着来年有钱花,这五还有一个寓意,就是把福、禄、寿、喜、财这五样一起招到家来,有时还要包两个“合子”,盒子就是两个饺子皮相合,中间加馅儿,预示着整个家庭的和谐与美满,也有的地方在过年吃饺子的时候,还要配上其他的食品以示吉利。比如吃豆腐象征着全家都富,吃柿饼象征着事事如意。

 

阿龙说民俗|北有饺子南有年糕,你家过年吃哪个?



在我国南方地区,在大年初一则有吃年糕的习俗。因为“年糕”的意思是“年年高”,有祈盼生活水平年年提高的意思。关于吃年糕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投奔吴国以后,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并拜为丞相,负责修筑吴国的都城。公元前484年,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即位,他不肯采纳伍子胥“联齐抗越”的主张,非坚持起兵攻打齐国。夫差打败了齐国班师回朝,文武百官都到城外迎接,只有伍子胥默默无言,他预料到吴国将亡,自己必有杀身之祸。回家的路上,他对身边亲近的人说:“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们可去某个城门掘地三尺取粮。”果然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杀。伍子胥死后不久,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吴国军民困守城中,粮尽援绝。伍子胥的部下带领百姓去那个城门挖地寻食,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蒸煮压制而成的,他们靠着这些“城砖”度过了饥荒。



从此,每逢过年,当地的百姓都要用糯米粉做城砖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在苏州一代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话:“拆了相城门,救活一城人”,表现了当地百姓对伍子胥的感谢和怀念。



阿龙说民俗|北有饺子南有年糕,你家过年吃哪个?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全国各地的年糕也有所不同。北方的年糕多以黄米年糕、黏米年糕为主,并加入枣和红豆,而南方的年糕则以糯米年糕为主,有广式和苏式之分,其中苏州的年糕最为讲究,有猪油年糕和红、白糖年糕等不同品种。有些地区还喜欢吃咸年糕,将南瓜丝、萝卜丝加入年糕中,吃起来别有风味。





总之,不管北方南方,不管饺子,还是年糕,都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与传承,成为了最具仪式感,富含美好寓意的春节食品。





阿龙说民俗|北有饺子南有年糕,你家过年吃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