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后的汇丰控股(00005.HK)是机会,还是坑?
《放榜后的汇丰控股(00005.HK)是机会,还是坑?》,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今日(2018年2月20日)午间汇丰控股发布业绩,算是揭开了港股业绩期序幕。
汇丰控股公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现列账基准收入514.45亿美元,同比增加7.25%;经调整收入515.24亿美元,同比增加4.53%;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96.83亿美元,同比增加645.42%;同时宣派第四次股息每股普通股0.21美元。
不过成绩单略失所望,下午开盘后,股价直线下滑。
(来源:格隆汇APP)
▌一、
国内金融业是分业经营,银行主业就是吸收存款--放贷,而汇丰银行是混业经营,业务纷繁复杂,业务板块包括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工商金融、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私人银行和企业中心等。
从数据看,核心业务是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工商金融和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三者经调整收入和经调整除税前利润的占比都超过90%。
虽然汇丰控股是混业,但从收入分类看,汇丰控股的净利息收益率还是大头,占了44.2%。而在2016年,占比更是达到50%。所以说,利息收入还是核心的盈利来源。
银行最简单的盈利模型是:净利息收益=资产规模*净利息收益率
在一百多年前的1860年代,欧美资本疯狂向全球输出,汇丰应运而生,是最为老牌的外资大行之一。二战后,汇丰乘上经济与贸易全球化顺风车,开始在全球大肆扩张,成为全球银行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之一。
流年不利,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家大业大的汇丰首当其冲,加上2015年公司开始调整策略,主动缩表,资产规模开始缩水,
2008年后汇控开始加快处置非核心业务、压缩风险资产规模。比如退出部分地区市场(如巴西等),从70多个地区减少至今年三季度的67个。减少并购数量和规模,出让平安、兴业银行等的股份,重新专注于银行本业。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世界各国为了挽救经济增速,开始不断降息,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不断下行。
汇控的净息差由2009年的2.94%下降至2016年的1.73%。
所以汇控过去几年的营业收益额是不断下行的,利润情况也是让人失望。
但是从最新2017年的财报看,汇控的营收和利润都开始回升,出现了明显的拐点。
汇控2017年的营收同比增长6.6%。
2016年汇控的股东应占溢利下跌81.7%至24.79亿美元,2017年汇控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强劲增长645.42%,而列账和调整税前利润也有不俗的涨幅。
为什么会有如此靓丽的转变?
核心因素在于,量价齐跌(资产规模和净息差下降)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1、资产规模重新扩张
如上所述,汇丰控股的总资产规模在2012年后开始下降,但是2015年以来,实现了总资产从降幅缩小到正增长,也就是重新扩表。
风险加权资产亦如此,2017年开始重回增长,虽然还是保持在0增速附近,但是根据今天最新的数据,2017年汇丰超额完成风险加权资产削减目标,2015年初以来合共从各项业务削减3,380亿美元风险加权资产,而后风险加权资产或会重新匀速回升,下面再论。
2、净息差回升
经济回暖使全球低利率难以为续,尤其是在去年底美国通过了历史性的减税方案,加息的预期大大增加。
从企业层面讲,税改推动投资,从消费者层面讲,降税推动消费,而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处于二战之后的历史最低位,但过去人均工资增长是十分缓慢的。单位在税改的背景下,企业要扩大投资,百姓要加大消费,势必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现实是美国已充分就业,没有更多的劳动力供给,这样可以很简单的预期:工资会开始上涨。
另外,企业投资与个人消费增加,会刺激美国新一轮的加杠杆,推高美国的货币乘数。美国货币乘数自08年断崖式暴跌后,一直在低位运行,从去年开始有抬头的趋势,这应该源于美国经济复苏以及上一阶段去杠杆已经结束。
在税改刺激下,货币乘数可能加速上行。工资面临上涨的压力,货币乘数加速上行,通胀预期不断增加。
要抑制通胀,美联储便会加快加息以及缩表的步伐--通俗点解释,未来较长时间,美国会处于宽财政,紧货币,两个政策合力的状况下,这样的结果是长期逐步推高美国的利率。
预期汇控将带动净利息收益率回升,使得净利息收入重拾升势,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预期,做利差生意的汇丰必定收益巨大。
根据汇丰的敏感性测试,每上浮25个基点带来净利息收益将增加24.43亿美元。
此外,汇控将发展的重心转向亚洲,从最新的数据看,该策略收效显着。
可以看到,亚洲贡献了89.3%的税前利润。而从资产扩张质量看,亚洲地区的净息差名列五大洲前茅,而且亚洲的净息差回升弹性要高于集团整体水平。最重要的是,亚洲地区的资产质量是最优的,不良贷款率是五大洲中最低的,仅为0.7%。
在2017年报告中,汇控指出将会继续开拓中国内地业务,推出多项零售银行产品,以及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加贷款规模。汇控总裁也指出,集团进一步将业务重点转向亚洲,目前集团合共设有24个中国业务组,协助中国企业实现迈向全球的抱负,其中有20个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信随着汇控重点发展亚洲的策略的推进,其风险加权资产和总资产规模会稳步提升,资产扩张的潜力还是杠杠的。
▌二、
那么,为什么如此靓丽的转变,市场还是不买账?
私以为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太高了,从汇控早盘的股价走势看,市场对即将公布的成绩单是很乐观的。
但是从公布的业绩看,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96亿多美元,低于瑞银等约100亿美元,经调整收入为124.4亿元,也稍微低市场预期1%左右,而且第四季度盈利仅5200万美元,则是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
还记得2017年7月31日汇控公布当天的中期业绩股价大涨2.63%,也是因为业绩超过市场预期。现在是市场预期太乐观了,反而跌下来。
毕竟之前业绩一直在滑坡,今年难得出现业绩拐点,憋了太久,预期过高,过犹不及啊。
此外,在公布的财报中,汇控并无明确指出要继续回购,也是市场略微失望的。
但是现在汇控资产重组暂告一段落,基本面和资产质素还是很不错的。
如新公布的财报所述,欧洲亏损在缩小,此前表现逊色的墨西哥业务,盈利能力正逐步提高,为后续增长奠定良好基础,缩减美国既有消费及按揭贷款组合的工作已告完成,结束了汇丰近代史上困难的一页,实现了北美和拉丁美洲业绩扭亏为盈。
相信随着重返亚洲,资产规模和质素都会再提升,而且加息的预期还是在的。而且,随着资产质量提升,过去几年拨备计提侵蚀利润的大大减小,也是有正面影响的。
如果公司的基本面没问题,且其展望仍是良好的。那么因为过于乐观,而后市场资金失望离去,市场的情绪总是像钟摆一样,在两极来回摇摆,如果这次汇控因此被砸出坑,不用我说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三、
事实上,在2月初的资金踩踏的小股灾中,南下的资金仍在源源不断的买入汇控。南下资金累计持仓比例达到6.44%。
在2017年12月初,就爆出平安举牌汇控,成为汇控的第二大股东的大新闻。今天再查了下港交所的披露易,显示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资产管理9号一天就花了29.54亿元在二级市场买入汇丰控股逾3,722.04万股,对汇控持股增至6.17%,从这两个数据看,买汇控的港股通资金绝大部分就是平安资管的钱。
而目前汇控最大股东仍为贝莱德(BlackRock),持股7.06%。也就是说,平安只要再买多1%,就将成为汇控的第一大股东。
而在举牌,也就是暴露了持仓后,资金还在不断买入,足以说明平安的态度:这或许只是开始,是不会停下进击的脚步的。
从险资的角度看,此次汇控的业绩只能说是略微逊于预期,但是基本面没问题,而且汇控派息的比例保持稳定水平,股息率维持在5%-6.5%的水平,堪称险资最爱。
不论是自身资金配置原因,还是更改会计准则需求(保险公司将会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迫使配置低波动率,高分红的大蓝筹),相信中国平安都会继续买买买。
再者,由于汇控是港股通标的,港股通机制在设计时,就是完全封闭的,买入卖出都是人民币,并无汇率流失问题。但是由于汇控资产中大部分是外币资产。在美元加息的预期下,外资资产是更具吸引力的。而且,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快速上涨,市场对人民币继续上涨的预期将会减弱,若人民币汇率下跌,汇控也是一个不错的对冲标的。
▌小结:
股票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是由投资者的情绪决定的,但人类的天性就是如此,情绪像钟摆,总是在乐观和悲观之间摆动,在短期的情绪影响下,股票价格总是会偏离价值。但是长期而言,一个好公司其价值总会被发现,回归到合理价值中枢。
在实行砍去非核心和亏损业务,聚焦亚洲战略后,汇控2017年的成绩单虽然略微低于预期,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一份含金量很大的证明,证明了汇控战略正确。长期看,汇控的价值将会因加息和公司战略正确而不断增长。
【作者简介】
发条陈 | 格隆汇·专栏作者
金融科班出身,行研一枚
痴迷
价值投资,专注地产、金融【精华推荐】
四巨头驰援万达:穷途非末路,英雄尚识势?
哥俩好变三人行,是什么促使万达、融创、富力的世纪交易?
万达酒店发展(00169.HK)重组:流年不利的万达又在打什么算盘?
- 别怪年轻人“懒婚”,背后的问题不简单
- 警惕“烧钱大战”后的行业垄断
- 从滴滴消失后的态势看,它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
- 改造后的平安公园 月底亮相
- 公厕刷屏微信朋友圈 记者现场走访——表扬信背后的“沉甸甸”
- 中国8090后的财富管理之道
- 哥大教授:房地产金融化背后的全球性危机
- 心理测试:选择一款美食,测测你10年之后的体重是多少!
- 校内晚托班——放学后的快乐
- 小区宠物狗集体死亡,为何有人替投毒者说话?背后的原因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