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的百年霸业是如何一步步凋零成空的?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战国初期魏国的百年霸业是如何一步步凋零成空的?》。来源是历史人物故事会。

战国初期魏国的百年霸业是如何一步步凋零成空的?。魏国|初期|吴起|孙膑|霸业---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俚变法,开创了魏国的百年霸业。魏国一度人才济济,比较出名的有李悝、翟璜、乐羊、吴起、孙膑、商鞅、张仪等等,可惜后来李俚、翟璜不幸去世,乐羊遭到猜疑,吴起受到排挤奔楚,孙膑被庞涓陷害投齐,商鞅、张仪则直接弃而不用,人才纷纷出走。另外由于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强则可以攻略四方,弱则会被四方侵略,战略的失误和人才的流失,最终使得魏国霸业凋零,空留叹息!

魏国|初期|吴起|孙膑|霸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战国初期魏国的百年霸业是如何一步步凋零成空的?

魏国霸业是从魏文侯时期开始,自魏武侯时期发扬光大,在魏惠王时期彻底葬送的。对比这三人我们不难发现,魏国的兴衰和这三人识人用人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1、魏文侯在位时任人唯贤,用人不分出身,战略目标明确,三晋合一,一致对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具体情况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魏国|初期|吴起|孙膑|霸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战国初期魏国的百年霸业是如何一步步凋零成空的?

2、魏武侯在位时征战四方,魏国的武功达到了顶峰,可惜的是他战略眼光不够、导致三晋离心,四面树敌。这段时期虽然魏武卒在中原横行无阻,连败齐国、秦国、楚国等强国,看是风光无限,指哪打哪,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略性进展,反而树敌于诸侯,为魏国的衰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最为可惜的他没有认识到军事奇才吴起的重要性,导致吴起被人排挤而投奔楚国。说起吴起的能力那就厉害了,据史书记载他一生从无败绩(大战七十二场,全胜六十四场,平八场),还创造了五万魏武卒对秦兵五十万并取得胜利的战争奇迹!吴起在魏国时,秦国被打的满地找牙,毫无还手之力,魏国压制秦国达百年之久!吴起奔楚后,楚悼王用其变法,即便变法时间不长,但也足以让楚国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从贫弱挨打变得富裕强盛。

魏国|初期|吴起|孙膑|霸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战国初期魏国的百年霸业是如何一步步凋零成空的?

3、魏惠王在位时,没有认识到商鞅和孙膑两个人才的重要性,结果导致商鞅投奔秦国帮助秦国变法、孙膑投奔齐国帮助齐国强军。令人讽刺的是,恰恰是这两人后来帮助秦国和齐国打败了魏国。变法以后的秦国渐渐在河西之战中占据优势,魏武卒不敌商鞅组建的秦国锐士,魏国痛失河西之地。同一时期,在魏国分别进攻赵国和韩国的时候,齐威王两次都采用了军师孙膑“围魏救赵”的策略在“桂陵之战”(生擒魏国主将庞涓)和“马陵之战”(全歼魏武卒10万人)中大败魏国。

?

魏国|初期|吴起|孙膑|霸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战国初期魏国的百年霸业是如何一步步凋零成空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魏惠王也不会用人,没能制定出一个完整的战略目标,他先是采用秦相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策略,与秦国连横,后来又在齐、楚、韩、赵、燕五国支持下,采用公孙衍的建议进行六国合纵。这种忽横忽纵的政策,导致魏国四面受敌,国势越来越弱,慢慢的在各国夹击中彻底葬送了自己的百年霸业,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魏国|初期|吴起|孙膑|霸业---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战国初期魏国的百年霸业是如何一步步凋零成空的?

总而言之,魏国霸业的兴衰取决于人才的去留,而人才的去留又取决于国君识人用人的能力。其实仔细想想,这不仅仅是魏国兴衰的历史规律,也是历朝历代兴衰的一个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