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来源是覃仕勇说史。

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史学家|流言|世人|丁仪|良史|陈寿---


史学家|流言|世人|丁仪|良史|陈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

提起中国史书中的“前四史”,大家都知道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史记》、《汉书》、《后汉书》的史学地位自不必多说,但对于《三国志》,人们却颇有微词。甚至对《三国志》里的某些记载半信半疑。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的“史德”不行。

为什么说陈寿的“史德”不行?

且看《晋书陈寿传》的记载:“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文,即是说:有人说丁仪、丁廙曾经在魏国很有名望,陈寿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送我一千斛米,就替你们父亲写篇好传。”丁仪、丁廙的儿子没有送米给他,陈寿竟然没有给丁仪、丁廙写传记。陈寿的父亲曾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陈寿的父亲也遭受牵连被处以髡刑,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非常轻视陈寿。陈寿为诸葛亮写传记的时候,就说诸葛亮并不擅长谋略,没有应对敌人的才能;说诸葛瞻只写得一手好书法,有名无实。大家都因为这个瞧不起他。

老实说,《晋书陈寿传》全文不过短短六七百字,却用了如此篇幅来记述这样的两件事,的确给人印象深刻,对陈寿平添几分厌恶和反感。

史学家|流言|世人|丁仪|良史|陈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

但后人写这个《陈寿传》只说陈寿索贿不成而故意漏写丁仪哥俩、并因个人恩怨刻意埋汰诸葛亮父子,我们这些后人的后人,又怎么知道这个写《陈寿传》的人不是因为某种原因在刻意埋汰陈寿呢?

仔细分析一下,《陈寿传》里面埋汰陈寿的这两件事,非常可疑,根本经不起推敲。

先来说丁仪、丁廙这两人,他们到底是何方神圣?陈寿没有在《三国志》给他们立传,是不是造成了重大史事缺失?

根本没有!

参考裴松之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大致可考这两个小人物的事迹。

这两个小人物产自沛郡,父亲丁冲是曹操的老部下,颇得曹操看重。丁冲死后,曹操惦念其功绩,有意将女儿嫁给丁仪。时为五官将的曹丕极力阻止,说丁仪有眼疾,男女不般配。因为这个,丁仪恨上了曹丕,和弟弟丁廙投向了曹丕的政敌曹植的阵营,在曹操立嗣问题上,不断向曹丕展开狠毒攻击。时论丁仪是“怀奸佞之心”、“奸以事君”。象徐奕、崔琰、毛玠、何夔等人都遭受到了丁仪不同程度的迫害,有的被免职,有的被诛杀。后来,曹丕继位了,发配禁锢了曹植,而把丁仪、丁廙杀掉了。

看,就是这样的两个小人物,还想立传、立“佳传”--陈寿没给他们立传、立“佳传”,完全合情合理;陈寿一旦给他们立传、立“佳传”,反而说明里面有猫腻。

如潘眉在《三国志考证》所说:“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不得立传明矣”。

但是,无风不起浪。《晋书陈寿传》为什么会出现陈寿索贿不成的记载呢?

史学家|流言|世人|丁仪|良史|陈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

大家必须知道,《晋书》成书于唐初,由唐太宗朝名相房玄龄主修。这个时候,距离西晋灭亡已有四百多年,且大部分时间属南北朝对峙,史料散佚无算,大多史事属孤证。而且,在记载这则前面,并没交待见于何书、来自何人所说,而用了两个极不负责任的字眼:“或云”。那么,它的真实性还能有多少?!

《晋书陈寿传》写陈寿以为人立传丁仪、丁廙后人索贿,有理由让人相信,凡入《三国志》列传者,其后人均向陈寿贿赂了数量不等的钱粮,按照这个逻辑,陈寿应该腰缠万贯、身家过亿了。

又或者,《三国志》列传中的传主,应该充斥许多毕生碌碌无为、子孙却是暴发户之流,但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晋书陈寿传》所说“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中“或云”的来源,极有可能就是丁仪、丁廙的子孙,且事实的真相恰好与“或云”后面的内容相反,即丁仪、丁廙的儿子知道自己的父辈名声不佳,又无大的作为,偏偏想青史留名,便向陈寿行贿,在遭到陈寿的断然拒绝后,恼羞成怒,四下散布流言,反咬陈寿一口,说陈寿向自己索贿不得、不肯为丁仪、丁廙二公立传云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

因为《晋书陈寿传》的开头已经给陈寿的人品作出过定位了:“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

看,陈寿在蜀国担任观阁令史时,宦官黄皓弄权,朝中大臣们都曲意奉承依附,陈寿却“独不为之屈”,因此屡屡被降职罢官。

想想看,不肯依附权奸,这不仅仅是关于自己富贵的问题,可能还会危及生命。

但陈寿就这么傲娇,这么傲然不群,这么出于污泥而不染,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把黄皓这个死太监放在眼里。

这样的人,还会借修史为名,涎着脸到处索贿敛财?

所以,这谣言编得近乎黑色幽默。

还有,说陈寿因为父亲遭受诸葛亮处罚,所以故意黑诸葛亮。

史学家|流言|世人|丁仪|良史|陈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

陈寿的父亲是谁呢?

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有人说,陈寿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蜀汉征西将军陈到。

开玩笑了,这是开玩笑了。

陈到为汝南人,从豫州遇上刘备起,一直追随刘备,与赵云一样,以忠勇著称。在建兴初年任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病逝于建兴八年(公元230年)。

陈寿却出生于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则陈寿绝非陈到之子。

又有人说,陈寿之父是蜀汉将军陈式。

有意思的是,陈式其人,史书未有专传,其比较出彩的事迹是在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攻魏武都、阴平二郡,克定之”。如果陈寿真是陈式之子,而陈寿又是那种以借史以敛财的无良文人,应该会在《三国志》人物列传中为陈式占一席位置,其实陈式也应该占一席位置,可惜没有。这么一来,要么陈寿并非《晋书陈寿传》中向丁仪后人索贿的小人,要么陈式不是陈寿之父。

事实上,也没有任何资料显示,陈式、陈寿是一对父子。

所以,硬要指称陈式是陈寿之父,未免牵强附会。

那么陈寿的父亲到底是谁,是否因为马谡因失街亭而受株连,不得而知。

此外,诸葛亮对失街亭一事,其处理是比较恰当的,斩杀了主要负责人马谡,自己也向后主请求降职,那么陈寿父亲真被马谡牵连,被施以髡刑,那也很正常。

什么是髡刑?

其实是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是一种从精神上对犯者进行惩戒的刑罚。

先不说陈寿的父亲是不是遭受过这种处罚,就算真的遭受了,那也合情合理,对于诸葛亮,陈寿还真谈不上有什么恩怨。

史学家|流言|世人|丁仪|良史|陈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

好吧,有人说,髡刑在古代是很重很重的刑罚,犯人被剃光了头发和胡须,人格受到严重侮辱,生不如死。

那现在读《三国志诸葛亮传》,我只能说,陈寿并没有因私废公,不但没黑诸葛亮,反而给予了诸葛亮的极高的评价。

首先,在《三国志》的传记规格中,只有八个人有资格单独成传,且多数是为开国之君。但诸葛亮却得以单独立传,足以证明陈寿对诸葛亮推崇备至。

其次,对《三国志》中每个人物,陈寿除了记其事,还要评其人。他给诸葛亮的总评,是全书中字数最多的,超过了刘备、刘禅,也超过曹操、曹丕、曹睿,且多为溢美之词。

陈寿给诸葛亮的总评是怎么说的呢?--“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这段话,大致意思是说诸葛亮不仅仅教化百姓,教他们识礼,广开门路,同时对他认为有利于国家的人进行奖赏,反之则进行一定的惩罚长于行政,赏罚分明,公正执法,部下和民众都心悦诚服。

毫无疑问,这段话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了。

后面那一句“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更是直接指称诸葛亮是堪比管仲、萧何一类的贤相。

当然,《晋书陈寿传》写“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也是事实。

史学家|流言|世人|丁仪|良史|陈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两则流言,致使此大史学家蒙冤千年,所著良史,也惨遭到世人质疑

原句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是这样写的:“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直译这句话,就是:“但是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都没有成功,大概临阵应变打仗不是他的特长吧?”

就这句话,从哪儿看得出是黑诸葛亮了?

不仅不是黑诸葛亮,反而是在维护诸葛亮。

诸葛亮五次北伐,劳师动众,说句不好听的,是穷兵黩武,向来为人所诟病,陈寿用了一句“大概临阵应变打仗不是他的特长吧”,轻轻地一笔带过,只让人看出他对诸葛亮的尊敬爱护之情,没看出他对诸葛亮有任何贬损诬蔑的地方。

说陈寿在黑诸葛亮的人,其实是在高级黑陈寿。

一代良史陈寿因《三国志》得到很多人的赞赏,但他的秉笔直书却让他他遭受当世权贵的厌恶,晚年屡遭被贬,郁郁寡欢,最后病逝于元康七年(公元297年),年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