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脸的时代!
巧哥
祝福各位朋友新年快乐!家庭幸福!
感谢你们对巧哥文的点赞与转载。希望各位新年多支持巧哥,继续转载点赞巧哥公号(hqj1578)的文章,并提出宝贵意见!
这个看脸的时代!
小伙子回家过年忙什么?看脸!
为什么是看脸?小伙子相亲,与姑娘匆匆看一下,第一印象是姑娘的脸蛋。
好,交流一下。
然后,双方父母满意,便谈论婚嫁,商定多少彩礼,是10万,还是28.8万元?
春节过后,小伙子带着姑娘出去打工,就开始过上小夫妻的生活。
我有一朋友的儿子昨天看脸获得成功,女方父母要求朋友给彩礼18.8万元,县城要买一套房,订婚还要6万元……这些有了,春节后就可“夫妻双双去打工”了。
原来看脸成功是要经济做基础的。
哪些拿不出昂贵彩礼,没有经济基础的小伙子该咋办?
延伸阅读
农村剩男为何饥不择食,女人都去哪儿了?
洪巧俊
“剩男剩女”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西安交大教授李树茁等人根据几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这30年间出生的男性比女性大约多3600万。为何仍然引起关注,因为他认为“1980年代后出生的男性中,将有10%至15%的人找不到或不能如期找到配偶。考虑到边远地区是婚姻挤压的最后一级,农村失婚青年的比例要高得多。(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文章说,由于女性资源稀缺,争夺新娘的范围被扩大。“过去农村离婚女性大多被嫌弃,但现在也成了被争夺的对象。”“身体残疾、智力缺陷的女性也都有媒婆踏破门槛,只要是女的,怎么样的都能给说到婆家。”这样的光棍危机是婚姻梯度的挤压效应和直接后果。这为我多年前调研后写的三农评论是同一个结论。
早在2014年10月我就发表了《乡村没有“剩女”,“剩女”都在城市》,乡村无“剩女”,光棍却不少;城市少光棍,“剩女”剩太多;所以说,光棍大都在乡村,“剩女”聚集在城市。在乡村再丑的姑娘也不愁嫁不出去,彩礼照要。乡村的漂亮姑娘都进了城,过惯了城里的时尚生活,就不再回乡村嫁人,姑娘不断向城市里涌,城里哪能男女比例不失调,女人多男人少,城市哪能不产“剩女”?越是大都市“剩女”越多,“北上广”“剩女”多,而深圳被称为“剩女”最多的城市。值得关注的是都市里的“剩女”,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教育程度和经济基础上不断提升,她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逐渐独立,不少是为了守望爱情,宁缺毋滥。大多数所谓的“剩女”是主动选择“剩下”,而非“被剩下”的。但是乡村的“剩男”,却不是主动选择“剩下”,而是被动的“剩下”,尤其是偏远穷山区,更加被动。其实光棍主要之因还是因为穷,穷得娶不到老婆。所以说,经济贫困型光棍占了主导。
该文还说,所谓婚姻梯度挤压,指的是同龄适婚女性短缺,男性会从低年龄女性中择偶,“老夫少妻”增多;挤压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其他地区发展,如城镇男性找农村女性增多。如此,在一些贫困地区,条件较差的农村男性往往成为婚姻梯度挤压的最终承担者,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大龄男性择偶困难。
这种挤压是显然的,也是难以阻挡的。但问题是现在过于说剩男多是因为男女比例失调,而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如果按照当今的趋势来看,就是男女比例不失调,剩男也同样会很多,这就要问乡村女人都去哪儿了?
当乡村的姑娘走进了城市,很多人的价值观、生存观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宾馆酒店,娱乐休闲等场所工作的变化更大。有人说,中国有小姐6000万,这个数字不一定正确,但这个队伍中的“剩女”却在不断增大,这是却是事实。还有就是二奶,她们大多最后都不结婚。
一位老乡告诉我,他对这个群体很了解,因为她的两个妹妹就在这个群体中。大妹妹如今是妈咪了,结过一次婚。当初回家乡和一个小伙子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孩。后来又回到沿海工作,由于忌讳自己的职业,不愿意带老公来这座城市工作,回家乡工作收入又低,过惯了骄奢的生活,哪能回得去?夫妻长期分居,加上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分手。小妹妹一直在娱乐场所工作,也就是那种陪唱歌的,一次200至300元,朋友说一个月下来,少也有四五千,多的时候过万元,对于读书不多的乡村姑娘,到哪里去寻找到这样高工资的职业?他小妹妹今年27岁了,父母催她回去相亲多次,没有一个她能相中的,再说她不想走姐姐的老路,结了又离。老乡说,在他妹妹的身边的女人,因为离婚特别多,也听得多,如今不少女孩有恐婚症。他还告诉我,邻村有一对姐妹长得漂亮,被两个老板包了,一个包了5年,一个却是8年,如今年龄都大了,好的男人找不到,差的不想要,就只能剩吧!
春节我回家乡,乡亲们告诉我,如今小伙子娶老婆真不容易,女方要礼金少也要20万,大多讨要30万,有的还规定要有车、城里还要有房。多年前,有一个小伙去相亲,女孩问他有多少积蓄,每月有多少工资,小伙子说,有6万积蓄,工资每月2000多元,女孩听后说,如今2000多元一月能做什么,我嫁给你后,总不能还要我来养活这家……当今,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物质和精神上逐渐独立,她们选择的对象要求高了,便主动选择了“剩下”。
解决剩男的问题,如果只是探讨男女比例失调,恐怕是没有太多的进展。应该想方设法解决让乡村姑娘回得去,嫁得回,且家庭稳定,才是根本。
2016年2月26日新浪
专栏
观察家彩礼猛涨 光棍汉队伍将壮大
洪巧俊
这几年,彩礼猛涨,涨得穷人娶不上老婆。小伙子帅,人也聪明,但一时凑不起巨额的彩礼,也同样会面临打单身,成光棍汉的尴尬局面。
在吉林省农村彩礼都在10万元以上。有网友晒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的彩礼行情是现金20万元,还要有车、房、“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和彩貂。车要摩托、轿车、农用车齐全;“三金”得3万元以上;貂皮必须是彩色的,越艳越好;小两口婚后,男方父母必须搬出去住,必须签订财产协议,所有债务和新郎无关。这位网友在帖子的最后称:“做不到以上几点,在农村就娶不到媳妇!”范家屯某村村民刘全和也晒的儿子婚前账单,“结婚当天还有‘上车钱’18888元,‘改口费’9999元或10001元,还没算上接亲车队和办酒席的钱。”总体算下来,儿子结婚,刘全和老两口的累计支出将超过50万元。( 2015年7月1日《新文化报》)
其实彩礼涨,不仅仅是吉林农村,我的家乡江西鹰潭也是这样。村里伟仂的大儿子去相亲,女方要彩礼30万,把他们吓退了,因为伟仂有两个儿子,这个给了30万元,家里的积蓄全给了老大,老小就不娶老婆?在乡村,他们认为彩礼收得越高,就显得姑娘身价越高。“彩礼是一定要收的,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而且彩礼的多少也体现着我女儿的身价,钱越多,说明我女儿越优秀。”这是农妇李秀荷说的话,道出农村彩礼越来越高的根本之因。她还说:“而且你要来的彩礼钱越多,男方家就越重视,离婚的可能就越小,因为再娶一个又得花不少钱。”
这样做,对女方来说似乎有利,但对于男方来说,却是压力很大,有的是债台高筑,父母要一辈子为儿子打工还债,因为他们之前就签订了协议,所有债务和新郎无关。父母为儿子,就只能负重如牛,苦一辈子。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男方是富裕家庭,有房有车还有钱,女方要的彩礼反而少,有的只是象征性收点钱。
这样的陋习对男方却是不公平的。比如村里带叔的儿子,花了20万彩礼娶了媳妇,可这女人婚后却跑了,结果是人财两空。还有一个小伙子相亲之后,给了女方10万彩礼,那女孩嫌小伙子不灵活,想悔婚,就层层加码,要买这,要买那,不买就是不诚心,是男方不喜欢她。最后打官司,彩礼拿回来了,那“看人家”的宴席钱和送每人的见面礼3万多元钱,却不赔偿。这损失还不算大。有个叫蒙子的小伙子,损失可就大了,春节前,他相亲之后,男女双方感觉满意,于是给了女方彩礼16万元,按当地风俗办了婚礼,正月初六,女的跟蒙子一同去福建打工,但俩人相处了一段时间,便相骂打架,女方以蒙子叫她滚为理由,和他分了。蒙子家向女方索要彩礼,女方家长说,你那些钱还不够赔偿我女儿的青春损失费,最后不了了之。
在乡村不愁女人没人要,那位女人和蒙子分手后,又和另一个男人结婚了,又收了10多万的彩礼。而蒙子至今还是单身一个。
彩礼并非由制度约束,而是一种民间习俗,所以越来越任性。但这种任性,越来越使穷人娶不上老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小伙子家穷,只要聪明能干,人品好还能找上老婆,如今家太穷,你就是长得再帅,人品再好,也没人嫁你,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受穷,与你同甘共苦,这就是当今现实。那些女人宁可在城里当“剩女”,也不嫁穷小子。所以,农村的光棍只会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农村有光棍汉有3000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光棍汉将会大量增加。由于农村
光棍几乎是独人独户,形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多数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在生活困难时,就会抢劫、盗窃等;有的喜欢喝酒、打架、偷情、闹事,败坏乡风民风,影响社会稳定。
写于
2015年
7月
1日
写作不易,打赏随意!
洪巧俊:杂文家、时评家、艺术评论家。
是当今在全国写三农时评、杂文最多的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主编的《时论中国》称“知名三农研究学者”。曾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光明网、新浪观察、南方都市报、香港文汇报等媒体开设过专栏,
已出版著作《生命,千古之谜》《三农情结》《广东艺道》
《中国朱泥手拉坯壶第一人章燕明》
等7部。- 家里都有这个菜,却不知道它能治打呼噜,赶快试试
- 农村这种西瓜一点都不用担心被偷,打开一看里面竟是这个
- 每天喝牛奶千万别超过这个量,否则癌症来找你!
- 这个菜叶农村拿来喂猪,什么时候变成结石的克星了?
-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谱写新时代宁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 每天“这个”时间排便的人,可能是“长寿”体质,不妨自测一下
- 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 中宣部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时代楷
- 为担当者担当 让实干者实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守岛,就是守国——记新时代的奋斗者王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