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分这三步读,高中就读懂了《论语》的一半!

  2018年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同一天,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正式发布。与2017年相比,新版《考试说明》在语文学科中,将《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

  《论语》是一部极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经典, 读《论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价值系统,学会做价值判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使人的一生进退有依据,培养仁、义、礼、智、信的人格道德素质。

《论语》分这三步读,高中就读懂了《论语》的一半!

  

读懂的第一步,选择优质版本

  开始读这个过程,其实是需要一个好的版本的,精华哥推荐的是中华书局杨伯峻版的,这个是比较权威的,中华书局现在有较多系列的论语,但杨版的一直是公认的好版本,忠实原著,翻译的也很好,很推荐。

  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比较平实,在注解时比较能依先秦时代汉语的习惯来解字解词,而不蔓生枝节,也不多作引申;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的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

《论语》分这三步读,高中就读懂了《论语》的一半!

  

排除一切干扰因素,静下心来去读它

  首先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 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 准确翻译文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

  读《论语》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三遍。注意文 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不能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 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了解历史背景和关注故事性受益匪浅!

  很多人在解释其义理时,因为没有把握全局,专从某一句或者某一节解释,也失掉了其真正内涵,陷入一种狭隘的境地。传承几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绝不是简单的“仁”或者“礼”就可以囊括的。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最重要的是其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种“变”的意味。正如孔门弟子向孔子问学时,孔子的回答绝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缺点和优点,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给予不同的指教。只有将经典的内容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才可能窥得古人思想智慧的一角。

《论语》分这三步读,高中就读懂了《论语》的一半!

  

论语十经典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

孔子):“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生去实践它的呢?”孔子说:“那就是宽恕。自己不喜欢、做不到的事,也不要强加于别人。”

  其实,论语里蕴藏的道理,在人生不同阶段均会有不同的体现和影响。

所以精华哥还是要强调背诵。只有熟知那些字句,才会在人生的特定时刻猛然参透个中道理。

来源:精华学校中高考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