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请点击上面

蓝色字

 

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 

免费关注本账号

 

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

温馨提示:

 

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 

长按或扫一扫即可关注本公众号

 

央视网消息:

每月20号的清晨,陶依嘉会准时赶到上海第一医药商店,把血压计、常用药品、拷边机等服务用品从小仓库里搬出来,分别装上“为民服务”小车。整个搬运过程需要半个多小时,对于如今已年过花甲的陶依嘉来说有些辛苦。7点不到,药店门口的为民服务摊位准时“开张”,陶依嘉守候在摊位前等待她的第一位客人。

  这样的守候,陶依嘉坚持了30多年。

  1982年,在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中,陶依嘉和其他5位民兵推着“义诊义疗为民服务小车”走上街头,为群众量血压、称体重,吸引了很多人排队等候。

  那天,有个老伯问她:“你们下个月还来不来?”陶依嘉回答说:“以后我们每个月都来。”

  没想到的是,这么一句简单的承诺,陶依嘉坚持到现在。

  从那年开始,她每月20日早上7点半至9点半摆摊为百姓服务,30多年来仅因生孩子缺席过1次。但是,就在孩子出生66天后,她就回到了服务台前,而她的女儿就睡在摊位旁的纸箱里。2006年6月,陶依嘉做了一次手术,19号拆线出院,20号一早她就咬着牙出现在了服务台前。

  “群众需要我们这样的服务,他们都等着我。”陶依嘉说。

  1997年11月20日,以陶依嘉名字命名的“依嘉医药热线”开通,目前已经接听1.9万多个电话,为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群众,送去急救药品近200件,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

  2010年,陶依嘉从上海医药商店退休,但是她没有从“为民服务”的活动中退休。

  “每个月的19日晚上基本都睡不好觉,惦记着第二天早上为民服务摊的统筹安排。”陶依嘉说,4点起床,5点准备,7点摆摊到9点铁定结束不了,等全部收拾完毕从第一医药商店离开,已经将近10点多。

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

  陶依嘉的坚守带动了更多人加入为民服务的行列。她在上海南京路的商业、企业员工中组成了一支超过60人的队伍,服务了近330万市民和游客,一些劳模也加入其中。

  如今,“为民服务”团队一步步发展壮大,从原来的一辆小推车,发展到100多个摊位。项目由最初的3个发展到目前的10多项。每月20号的清晨,在新世界门口、南京路步行街第一医药商店门口以及置地广场门口3个点,老百姓都能得到免费的服务。

  在如此忙碌的节奏中,老百姓的需求都被陶依嘉默默记在心里。早些时候,为民服务项目中有一项“服装拷边”,后来由于志愿者退休了,这个项目被迫取消,可还是有很多不知情的老百姓带着衣服来寻求服务。于是陶依嘉她决心重开这个项目。没有拷边机,她就自掏腰包买两台“填上”;没有拷边用线,他就自己去买。她买的都是进口的涤纶线,拉不断,比市面上那些拷边用线都要扎实。

  “摆摊”没有调休,没有奖金补贴,陶依嘉不计较,反而用多年来所有的奖金设立了“为民服务基金”,用于补贴器材消耗、扶贫帮困上。如今她的徒弟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

  “我也会慢慢老去,但我希望继承者能薪火相传,形成永不断档的梯队。”陶依嘉说,

  2017年5月,依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陶依嘉有了新的服务平台。创新工作室纳入了职业药师、服务明星等,推出了更多的为民服务项目。

  “我最大的心愿是把我的想法化成实际行动,再做30年!”陶依嘉说。

                                                                                                如有侵权,私信秒删

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

长按或扫一扫

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 

免费关注本账号

义诊30年的她手术次日即返岗 唯一一次缺勤是因为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