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下一步该怎么走?

点击上方蓝字“中睿IT服务”一起玩耍

       2018新年伊始,朋友圈刷起两轮付费课程营销,继网易云课堂之后,千聊强势崛起,虽短时间内先后惨遭微信封杀,但从中不难窥这个行业的蓝海。

       两年内,知识付费已经出现了社区问答、直播、课程付费、内容付费等形式,覆盖了早幼教、口才培训、情商、财经、国学等领域。知识付费利用的是人们信息缺失的焦虑,那付费之后,用户究竟得到的是知识,还是一种虚拟满足感?知识付费的形态不断拓展,改变变现方式外,是否会出现对知识的泛化或窄化?

       同时,具有长尾效应的知识付费也折射出行业繁华背后的现实问题:打开率、完听率、复购率。面对这些质疑,流量红利期过后,知识付费玩家们何去何从?



小众需求促市场细分

       只用了不到两年,知识付费行业完成了从概念新奇到火爆井喷。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的,几乎每个月都有新产品产生。

       2016年4月,百度知道孵化的百度问咖上线。这是一个服务于用户与大咖之间付费交流的平台,大咖可以依据自己擅长的领域知识制定话题并拟价,有兴趣的用户可以付费向大咖提问或者付费进行线下约谈。同月,知乎的产品值乎上线,用户关注知乎微信公众号后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打码信息,其他用户必须付费才能看到。

       5月,知乎趁热打铁上线了另一款产品知乎live,这是一款实时语音问答产品,主讲人对某个主题分享知识、经验或见解,听众可以实时提问并获得解答。用户点击并支付票价可以进入沟通群内,分享信息。分答同样在5月上线,识技能共享平台“在行”推出的付费语音问答服务分答上线,回答者用60秒回答提问者问题,答案可以分享和交易。

       至今,借了王思聪、章子怡等人的关注度,分答在当时的爆红仍被津津乐道:王思聪当时以“网红、投资人、哲学家”的身份入驻,一个问题报价3000元,但这并没有让粉丝望而却步,于是王思聪又把报价提高到了4999元,回答完32个问题后,已收入囊中23.8万元,累计语音长度20分钟。

       6月,罗辑思维公众号推送了《李翔商业内参》,马云是它的第一个订阅用户,还准备了60秒的推荐语音;果壳旗下MOOC学院上线了新产品“职场沙龙”,主要基于微信,以面向用户一对多授课为主要形式,价格多在99元以上。

       随后雪球推出了雪球问答,联想推出了知了问答,连续的新品让知识付费野蛮生长,2016年各大行业基本已入局。2017年2月,有消息称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即将上线,并且有马化腾对话截图为证。倒是至今微信并没有上线这一功能,只是在文章末尾增加了打赏功能。不过这也能反映,当年知识付费的炙手可热,让小马哥有些想法。

       2017年12月喜马拉雅FM宣布,在“123知识狂欢节”中,内容消费总额达1.96亿元。而2017年6月,喜马拉雅FM官方曾公布2017年以来其付费用户的月均ARPU值超过90元,与腾讯休闲游戏ARPU值接近。

       两年内,知识付费已经出现了社区问答、直播、课程付费、内容付费等形式,也覆盖了早幼教、口才培训、情商、财经、国学等领域。玩家不断涌入,面对数量众多的需求,也分化出更多细分垂直内容,这似乎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付费:下一步该怎么走?

       问答类的机构有知乎、分答、微博等,主要是单次付费模式;直播类的有千聊、荔枝微课等,以单次付费和订阅合辑付费为主;一对一咨询如在行,也采用单次付费模式;课程付费如基于微信的轻课等。总结下来,付费模式主要可分为订阅/会员付费、单次付费、打赏付费等。据报告显示,图文类内容受众规模庞大,而视频、音频、直播类用户规模较少。



知识付费是伪命题?

       知识付费利用的是人们的焦虑,主要源自人们缺少时间提升自我的需求,因此愿意付费买单来让自己获得知识。这是用户购买知识付费产品的初衷,但付费之后,用户究竟得到的是知识还是一种虚拟满足感?

       2018年1月,喜马拉雅举行了春声音频发布会,会上喜马拉雅FM一次性宣布了近20个IP,有郭德纲、陈坤、黄磊、杨澜等大咖,同时宣布将于不久后正式发布“万人十亿新声计划”,预计在未来一年内,投入十亿基金全面扶植音频内容创业者。

       不难判断,IP与KOL依然是吸引大众消费的关键,精英们观点让人趋之若鹜,追捧了一波知识付费产品的红火。但是不能不让人重视的另一个问题是:KOL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限,尤其是头部KOL的时间很宝贵。去年罗永浩在得到APP上的知识付费项目《罗永浩的创业课》发出“停更信”,因为5分钟的课程可能要准备6个小时,生产高质量内容的难度非常大。不久后,papi酱也在分答社区称自己低估了分答社区运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开通2个月后便决定在停更。

       况且,头部大V的稀缺是事实,有真知灼见者毕竟在少数。因此不少平台对内容生产者设定的入驻门槛较低,在内容质量要求上没有明确限定,从而使大量的内容生产者涌入,导致质量参差不齐。这波浪潮中,爆款产品应运而生:“7天掌握XXX”“15天打造XXXX”……利用粉丝经济,穿上“知识外衣”,竟也能收割一拨韭菜。

       业内从业者刘老师购买过语言学习和微信运营、网站SEO方面的知识课程后的感觉:营销类的知识产品体验都不好,讲的东西都太基础,没有用。好像10万+的阅读文章只要改个标题,做几个外链就有,这些对实际应用没有帮助。在线问答、讲座讲营销的讲师 是让人不敢恭维,要么就是本着炫耀的架势讲东西,要么一看就是忽悠,把大家都懂的东西包装下讲出来,显得很高深,让人觉得这是在做销量而不是想帮助人提高学识,这一类产品不能帮助人提升谁会看?

       一项名为“这年头关于‘获取知识’的方式,你有哪些理解不能的地方?”的调查中,排位第一的是“急功近利到夸张”。

知识付费:下一步该怎么走?

       “内容付费的人群还在快速的扩充当中,目标用户正在从高端用户变成普通用户,甚至变成小白用户。”千聊创始人朱峻修这样表示。

       知识付费门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碑难衡量。不同于应试培训等行业,知识付费的收获结果难以测量,尤其当前大多数收费模式为订阅模式,当用户购买之后,一段时间内,即便内容不如人意,也无法及时地调整完善。

       种类繁多的付费类别也无法避免的信息冗杂,如今的知识付费品类应有尽有,人文、历史、家庭、情商、财经……虽有了广度,但本质上还是碎片化学习,用户无法从外衣上辨别内容的深度。但有趣是,大多数人们用碎片化学习来缓解焦虑,但内心依然认同系统化学习的深度与效果。

       有消费者表示确实能够获得一些知识,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听,听完之后很难记住。

       头头是道合伙人崔璀曾放言,她并不觉得去年的知识付费行业可以称之为知识付费,最多是内容变现。“2017年的知识付费可以说是新兴的市场,基本上能讲一点东西的人都会冲进来,讲3-5分钟的经验,就叫知识付费了。知识层面的事物需要有框架、理论支持,有体系化,我认为这会是2018年一个真正的门槛。”

       真正的知识付费应该是要给用户提供价值,而不仅仅是谈资。而要完成知识付费的闭环的逻辑是从知道到做到,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改变之前的习惯。



打开率、复购率成谜?

       经历发展形势大好的两年后,这个行业逐步成熟地迎来了第三年,同时也迎来了迟早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续费率。

知识付费:下一步该怎么走?

      据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1月,喜马拉雅FM的产品复购率为52.4%,分答的产品复购率为43%,知乎的产品复购率为42%,得到的产品复购率则未显示。当前喜马拉雅FM、得到、知乎的已购用户复购意愿均在90%以上,但公开资料显示,当前知识付费的平均到课率不足10%,与90%的复购意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知识付费:下一步该怎么走?

       去年8月有报告显示,喜马拉雅FM、知乎、豆瓣、得到、分答、在行的同比分发增长均在40%以上,其中知乎达到了81%。这几款应用的同比分发有明显增长。但值得注意的另一个数据是,这六款知识应用平台的每周人均启动次数不超过六次,也就是一天还达不到一次。

       知识付费的属性决定了这是一个具有“长尾效应”的市场,大多数需求集中在头部,成为了带动趋势的力量,而尾部由小量零散、个性化的需求成为追随力量,形成需求曲线的尾巴。夸张地说,长尾效应消费的正是那一条长长的尾巴,小众需求的市场累加起来将会形成比头部趋势市场更大的市场。

       目前知识付费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量身定制的,对用户的个性化满足率必然很低。他们在购买同一份课程后,体验多少会有差异。众口难调的知识付费很容易让长长的尾巴失去狂热追随的动力。

       自然地折射出知识付费的繁华背后:打开率、完听率、复购率究竟如何。

       面对一样的课程用户不会上两次,所以知识付费很容易面临流量枯竭的问题。在用户点击付费的那一刻,用户短暂的焦虑感就已经被解决了,大部分消费者购买之后,并不一定会长期地听课。

       课程的创新不足,消耗完一波流量后,如果新瓶装旧酒,很难再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掏钱。门槛低是影响知识付费行业续费率低的另一个原因,不经过筛选的内容是在消费用户的期望及信任,当用户发现付费内容达不到自己期望,自然不会选择复购。

       实际上,从2016年的爆红之年到今天,对知识付费的质疑声从未停止,这是走向成熟行业的必然。但玩家们也必须思考,在流量红利期过后,该如何谋变?



欢迎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知识付费:下一步该怎么走?

中睿IT服务

        一家真正有软件外包团队的高端IT培训机构

        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打造成熟的信息化技术团队

解决企业信息化所遇到的最棘手问题,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