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

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

民营个人征信机构艰难探路三周年之际,央行一纸公告,“信联”落地。

在互联网金融、非银金融领域,征信体系基本空白。三年前,央行曾通知芝麻信用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期6个月。但其间颇为曲折,牌照迟迟没有下发。

今年1月初,央行官网发布《关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百行征信业务范围是个人征信业务,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8家试点机构分别持股8%。

百行征信的落地,几家欢喜几家愁

多位征信行业人士指出, 三年以来, 个人征信机构面临着“鲜有信贷机构愿意共享数据”、“风控副业输血主业”的尴尬局面。从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来看,在央行的主导下,如果百行征信能够成功,有望解决新金融领域的征信问题,也有望和央行征信中心打通,实现数据共享。

一家试点机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

百行征信很多细则目前尚不清楚,不是说不告诉我们,而是还没有拟好

。”

信贷机构不愿共享数据

“实践证明,民营个人征信机构很难做好。三年下来,8家试点都没突破,

因为信贷机构不愿共享数据,尤其是贷后违约数据

。监管牵头筹建百行征信,是因为我们没做好,监管另想办法。”另一家试点机构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他进一步解释:“信贷机构没有义务给我们报数据,这些贷后违约数据都是信贷机构用损失换来的,共享给其他机构,相当于培养竞争对手,谁先报,谁就是傻子。即使报了,真假也可以操作,我们验证不了,只能当作真的。我们也收集了部分贷后违约数据,但量太少了,没有长期、持续、系统性的该类数据。”

上海一家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平台虽然有跟个人征信公司合作,有的免费,有的收费,但一般不给他们数据。一方面担心第三方机构利用这个数据做业务,不利于我们;另一方面,第三方机构有可能倒卖数据,现在数据就是钱,除非国家强制性规定报送。”

上述试点机构高管还称,由于是商业行为,导致机构间互不信任,因此希望在央行的主导下,百行征信能强制性获取数据,才能解决上述问题,8家试点机构也是股东,可以协助做产品化、销售等业务。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百行征信落地还没那么快,预计需等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才能准确得知哪些机构要报送数据,报送什么数据。

民营个人征信机构何去何从?

百行征信落地,对于个人征信行业来说,影响深远。但对于其他个人征信机构,影响未必都是正面。业内普遍认为,总体来看,个人征信市场化空间缩小了。

上述试点机构高管表示:“

对于8家试点机构,现在暂没有什么变化,还是继续做业务。主要是风控业务,譬如反欺诈、信用评分等。

对于上海资信公司,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不同阶段的产物,要看央行如何明确其定位。

上海资信

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其成立于1999年,是经央行批准组建的全国首家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 2009年,央行征信中心正式成为上海资信的控股股东。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由央行征信中心委托建设,主要收集全国的网络借贷、小额贷款、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等互联网金融及非银金融信用信息,向合作机构提供个人征信共享服务,并帮助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至于其他个人征信机构, 比如北京安融征信、算话征信,有的坚持做征信,有的转型做风控。

北京安融征信公司总经理常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百行征信的落地,是我国个人征信服务向规范化迈进的重要一步。百行征信成立并不意味着个人征信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完全封闭。针对特定领域、特定市场主体征信的补充与完善,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算话征信CEO蒋庆军于近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算话征信将更重视提供风控服务,在个人信贷早期风险预警服务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考阅读:

《腾讯征信限时公测你测了没?一日就歇菜,说说三个"为什么"》

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



1月30日,腾讯信用分开放全国公测。用户通过搜索" 腾讯信用 " 的微信公众号后,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微信 与QQ 绑卡预留手机号,勾选 " 已阅读并同意《腾讯信用征信服务协议》",就可看到自己的信用评分。券商中国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公测,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



然而腾讯信用公测一日就突然下线,引来多家媒体猜测。



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



公测一天为什么突然下线?

1月31日下午,腾讯信用分全国公测突然下线,用户无法从“腾讯信用”的微信公众号下方找到查询信用分及查看信用服务的入口。

虽然腾讯信用客服表示,全国限时公测活动已经结束,正在加速升级,但是腾讯信用分一日公测下线是否存在外力因素的讨论在各大媒体圈炸开了锅。大家众说纷纭却似吃瓜群众摸不着头脑。

记者联系了腾讯征信的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对方明确表示,第一,腾讯信用分不是被叫停的;第二,这确实是实时公测;第三,确实没有任何监管的介入。

但是,记者获得一位金融接近监管人士处的分析是,他认为此次腾讯信用分公测的商业推销目的太过赤裸。



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



为什么芝麻信用依旧在?

记者观察到,从腾讯信用的应用中可以发现,除了乘车扫码、免押金租车、租房、租玩具、手机延保等服务项目之外,还包括了微粒贷借钱、分期还信用卡两款互联网小额信贷类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腾讯信用分的应用中,还一个超会专属福利的产品,此产品为超级QQ会员可以享受。记者不解的是,为什么该产品要叫做“专属福利”,难道现在用户的信用变成了一种商业回馈,只提供给付费的特殊会员?

虽然我们目前已经无法从腾讯信用的入口找到这些服务,但是难道客户的信用与借钱的多少有必然关系?难道用户信用度越高, 还款实效就越长?这些问题都存疑。

而对比芝麻信用,腾讯信用与芝麻信用的产品都非常类似。笔者又不禁疑问,同样将蚂蚁借呗(现金贷产品)、蚂蚁花呗(消费信贷产品)放入其应用当中的芝麻信用为何没有下线相关业务呢?

芝麻信用成立三周年,接入产品约两年,并且是在百行征信成立之前就已存在,让芝麻信用紧急修改业务并不现实。而腾讯信用是从1月30日才开始全国范围内实行公测,这可能也是导致其突然下线的原因之一。



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



腾讯信用 与芝麻信用均有互联网信贷类产品

“信联”成立,为什么还推出征信软件?

据悉,自今年1月4日起,央行受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至此“信联”正式落地。其中,腾讯征信、芝麻信用各持股8%。

信联”既然已经成立,腾讯为什么还在大力推出自家的征信平台呢?

事实上,百行征信成立的原因主要为避免滥用信用分、数据孤岛引起多头借贷等问题。

但目前不同的征信数据商互为割裂。一位个人征信行业专业人士曾表示,出于自身业务保护和商业利益的考虑,各平台不愿主动将数据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各家平台对于个人信用评价的模型算法不同,出于保护个人信息的考虑,各家平台对外输出的通常是针对个人标签化的信用评价,而非涉及隐私的个人具体信息。

作为“信联”的股东,是否像上述人士所说的一样有相同的顾虑,因此不愿在百行正信共享数据,而要继续推出自己的征信产品呢?事实上,芝麻信用成立三年,本就在信联成立之前就有这样的业务,不做过多评论。

虽然腾讯去年8月小范围内推出腾讯信用分,但其在“信联”成立不到一个月就全国范围的推出了自己的征信业务,实在引人猜想。

因此,两大金融巨头到底愿不愿意率先完全打破平台、数据共享呢?若能共享,能共享多少数据给“信联”呢?

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个人信用分依旧在频繁被应用在“现金贷”产品的申请上, 例如招联金融,中邮金融现金贷平台均与芝麻信用分关联。



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



从支付宝搜索就可以看到,中邮消费金融:芝麻信用620以上提供现金贷;招联金融:芝麻信用550分以上可以提供现金贷。这种通过个人信用分提供的借贷服务,是否真的可以有效判断用户的还款能力,是否真的可以保证不出现“多头借贷”,“数据孤岛”等问题?

而征信的边界又到底在哪里?这些依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来源:券商中国

征信圈

?

征信 | 金融 |  科技  |  大数据  |  互联网

  |  监管



征信里最懂金融,金融里最会科技,科技里最理解征信

个人微信:credit_in



个人征信机构转型探路三周年: 违约数据“压箱底” 信联共享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