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70亿元加码航空、航运金融租赁
《“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投资合作指南》即将出版,
点击下方
小船
工具书
导语
交通银行日前公告称,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交银金融租赁拟以自有资金向其子公司——交银航空航运金融租赁(简称“交银航空航运”)增资70亿元。另有专家分析称,随着航运业的持续低迷, 欧洲航运银行纷纷抛售资产以降低不良资产率。中资金融企业在世界航运融资业中起到越发重要的作用。
本次增资完成后,后者注册资本金将由15亿元一举增至85亿元。这也是我国金融租赁行业迄今最大规模的增资活动。目前增资事宜已获交行董事会决议通过,尚待监管部门批准。
数据显示,去年共有12家金融租赁公司(含1家金融租赁专业子公司)完成增资,注册资本合计增逾120亿元,增幅达45%。2018年金融租赁行业增资规模有望超过去年——兴业金租、华夏金租已于1月完成大规模增资;外贸金融租赁、浦银金租已获当地银监部门批准增资;皖江金租、交银航空航运已推出增资计划。如果前述企业均足额完成增资计划,将合计增加注册资本165.08亿元。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9家金融租赁公司(含3家金融租赁专业子公司),合计注册资本规模达2024.34亿元,其中48家由银行参股或控股设立,注册资本规模较大的也多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具体而言,政策性银行中,国开行早在1984年便设立国银租赁,并在2016年推动国银租赁赴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家金融租赁上市公司;国有大行中,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均在早年独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中国银行则通过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进入融资租赁行业。
12家股份行中,招行、浦发、中信、光大、华夏、民生、兴业等7家已设立旗下金融租赁公司,均由银行大比例持股甚至全资持股。此外还有不少中小银行出于综合化经营、曲线突破跨区域经营限制等考虑,参控股设立金融租赁公司。
延伸阅读
中资金融租赁业迎来春天
车玮
01 谨慎的传统欧洲银行业,未来将面临洗牌
一直以来,银行贷款为航运融资的大头,造船的地方更是资本的流向。造船和航运业务最早在欧洲聚集,基于造船的航运贷款是一项稳定的投资,该部分贷款大多作为长期信贷模式存在,欧洲的航运金融市场份额曾一度高达85%。有数据显示,2008年以前,全球航运资产规模位列前20的银行无一例外全在欧洲。然而随着航运业的持续低迷, 欧洲航运银行纷纷抛售资产以降低不良资产率。根据Marine Money资料显示,在全球主要的30家航运金融机构中,对航运融资业务净收缩的有17家,其中欧洲银行占据15家。
2017年前9月,德国北方银行收缩不良航运资产41亿欧元,预计到2018年年底,航运不良资产降至28亿欧元。其三季报显示,德国北方银行航运板块税前盈利700万欧元,不及去年同期。
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也急于脱手不良的航运资产。据路透消息,德意志银行正在考虑将至少2.5亿美元的不良航运贷款分离出来,打包出售。2017年,德意志银行也被披露考虑出售至少10亿美元的航运贷款,以减轻在航运业的风险敞口。
德国商业银行,不良的航运资产被视作ACR(资产和资本回收)项目处理。2017年前9月,德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航运信贷组合减少15亿欧元至33亿欧元。在同一时期,其贷款损失准备减至2.77亿欧元(去年同期为2.92亿欧元),德国商业银行三季报显示,以上几乎所有均为针对船舶融资。目前德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已有所好转,前9月,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7%至11.44亿欧元(去年同期为10.62亿欧元)。
苏格兰皇家银行关闭航运业务,并将约4.6亿美元的航运履约贷款组合出售予德国贝伦贝格银行。目前苏格兰皇家银行正在进行重组,希望通过出售航运贷款业务退出航运业,并在连续8年亏损后恢复盈利。此前,苏格兰皇家银行还出售了近6亿美元的希腊航运贷款业务。
即便如此,市场仍然普遍认为在船舶融资领域,银行信贷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不会改变,在航运市场短期内显著回暖乏力背景下,处理存量资产仍会是重航运资产银行的主要任务。但对该些银行而言,尽管遭受了航运业低迷的巨大打击,其并未全面战略收缩,而是关注更细分的市场动态,有选择性地开展增量业务。
如法国兴业银行选择与更加“靠谱”的大型航运企业进行合作。此外,德国北方银行称仍然会将航运板块视为核心板块之一,2017年前9月,德国北方银行航运信贷新业务达4亿欧元,同比增长118%;其航运资产规模为60亿欧元,占核心银行资产的比例超10%。其中,集装箱船占比32%;散货船占比29%;油轮占比19%;其它船舶占比16%;航运金融占比4%航运业务占比11%。德国北方银行称,未来将更加谨慎保守地对待新业务,重视多样化和深入的风险控制。
欧洲航运银行也在“更新换代”,传统航运银行维持谨慎的同时,涌现了很多“新玩家”,如荷兰商业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荷兰银行等。有观点指出,由于这些新进入航运融资领域的银行没有历史“包袱”,开展增量业务的规模将超过目前航运资产排名靠前的银行,这意味着在欧洲银行业乃至全球银行业,航运资产规模排名将面临重新洗牌。
02 中资金融机构持续强劲增长
在传统三大主力船型建造方面,亚洲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相应的,在欧洲银行纷纷收缩船舶融资之际,中国金融业对航运业认知度提升、东亚造船企业迅速发展、中国融资成本降低,使得中资金融企业在世界航运融资业中起到越发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租赁业务的数据,中资银行2017年向船舶业融资规模高达200亿美元,资金投入同比增幅超过33%。相比之下,2008年中资银行向国内造船的船主提供的融资不过区区几百万美元。
工商银行的数据只涵盖融资租赁,也是2017年来飞速发展的船舶融资形式。据统计,中国三大金融租赁公司——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总计拥有800多艘船只,价值236亿美元。工银金融租赁的船舶资产组合从2009年的6亿美元左右增长到今年的100亿美元,过去三年,公司的船舶资产增加一倍,至60亿美元,相当于拥有船只300多艘。
除融资租赁以外,双边贷款、船舶抵押和定向增发也是在船舶融资领域占重要地位,据Marine Money估计,在全球每年2000亿美元的船舶融资市场中,有多达四分之一的资金来自中资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在国际船舶融资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中资租赁公司投资组合扩大,遭遇违约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在航运这种周期性的行业,违约在所难免;中资租赁公司如何管理这些违约,特别是涉及到破产的违约,还需时间的考验。
03 未来政策支持,中国航运金融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十九大指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海洋局等八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个金融支持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涵盖了银行信贷、股权债券、保险保障、多元化融资渠道、投融资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六个方面,提出了各金融领域支持的重点和方式,基本构建了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政策体系。
《意见》更是具体提出了针对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海洋领域投入资金分配不均问题的措施。
一是银行信贷方面,设立专业的海洋金融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事业部,依法合规组建海洋渔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运、港口物流、海洋科技等金融服务中心或特色专营机构。鼓励采取银团贷款、组合贷款、联合授信等模式,支持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对协作紧密的海洋产业核心企业和配套中小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融资。积极稳妥推广渔民“自助可循环”授信模式;
二是鼓励涉海企业发展股权、债券融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成熟涉海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探索建立海洋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的项目信息合作机制,加强中小涉海企业的培育、筛选和储备。支持成熟期优质涉海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鼓励中小涉海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涉海企业发行“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和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对运作成熟、现金流稳定的海洋项目,探索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加大绿色债券的推广运用;
三是有效利用其他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大型船舶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涉海企业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进行跨境融资。推动航运金融发展,创新涉海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加快在海洋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渔港建设、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领域规范推广PPP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运用投贷联动模式支持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引入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壮大“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积极发挥基金会在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作者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及金融机构集团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交通运输行业。
· END ·
来源:中国远洋海运e刊
本期编辑:付媛媛
审
发:张彦超
- 美通胀再度加码 金价飙升问鼎千四大关?
- 美通胀再度加码 金价飙升问鼎千四大关?
- 美国正式出手,投270亿元全面管控原油,俄罗斯受影响
- 马云砸了10亿还不够!红包翻倍加码,支付宝红包赏金开始翻倍!
- 永辉超市:四大因素助推业绩盈喜,加码新零售不懈怠
- 电动车热潮不减 文艺复兴科技加码投资全球最大锂生产商
- 购买需求居高不下,调控政策可能加码!
- 重磅丨突换董事长!中粮要推进酒鬼酒混改加码全国化?
- 城市环保行业现状分析 政策加码投资助力城市环保发展
- 绿地张玉良:2018年房产销售规模不低于4000亿元 择机加码三四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