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爸妈”爱错了方向,北大留美硕士写下万字“父母罪行书”

有多少中国父母都有这种口头禅:

“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都是为了你好!”

“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

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王猛(化名)拉黑父母6年,写了一封数落父母的万字长信,勾起了很多网友多年的心理阴影。



“中国式爸妈”爱错了方向,北大留美硕士写下万字“父母罪行书”

15000字原文



王猛是一个让父母很有面子的孩子:从小成绩数一数二,

四川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功申请了美国一所名校的研究生

……



然而,

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他甚至还准备到北大再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在王猛的长信中,记述了从小到大的诸多“微末琐事”,包括:



学校举办活动要求穿短裤,家长逼迫他只能穿长裤。从小到大从穿衣到升学都没有选择权。

对孩子遭到不公平待遇不以为然,毫无反应,甚至奚落讽刺。

无视儿子的尊严,以在亲朋面前数落孩子的糗事为乐。

在外宣扬孩子有多优秀,愁眉苦脸的诉说作为父母有多不容易。

当孩子遇到挑衅时非但不保护孩子,反而指责孩子情商低,“要学会与有问题的人交往”。



2012年,王猛在发出一封决裂信后,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但其实他面对是中国式教育中的“控制”和“缺爱”。



“中国式爸妈”爱错了方向,北大留美硕士写下万字“父母罪行书”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王猛(化名)如同一个重锤,砸向了所谓的“中国式教育”。作为“别人家的孩子”,他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是学业和事业的成就就能代表教育的成功,心理健康的呵护和培养也许才是家长更需要关注的。



“情感孤儿”,万字长信控诉父母



 “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 长达一万五千字的长信中,通篇充斥着负面词汇,王猛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无论事件真假,网络评论区层出不穷的感怀,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激愤,也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感同身受,可见,王猛的经历不是孤案。



在某著名社交网站,就有一个小组名为“父母皆祸害”

。小组中,孩子对父母的怨恨、不解和反抗比比皆是,在他们的描述中,有些父母对他们的束缚令围观者也瞠目结舌。“父母对孩子的管束要根据情况细分为三个方面:原则性的要坚决管;小部分有弹性地管;大部分则要随孩子自由发展,不能片面地一刀切。”心理咨询师叶斌说,“如果父母管束太多,就会造成孩子的愤怒。”而愤怒之外,还有一起失去的机会教育。



其实,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他们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父母应该做的,是启发他们,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替他们解决问题。“这就好像面对一道数学题,学会了解题思路才能举一反三;否则即便采用题海战术,也不过是解决了这一道,而下一道又不会了。”叶斌解释。



“中国式爸妈”爱错了方向,北大留美硕士写下万字“父母罪行书”



管束太多带给孩子的,除了愤怒,还有痛苦与无助。当孩子有不同的想法,不少父母以“我是为你好”把孩子留在自己的保护范围之内,压抑他的成长;但当孩子受到挫败,感到孤立无援时,处处“关怀”的父母却拒绝给予回应,既不和他一起分析如何解决问题,也不给予他支撑和保护,甚而站在将一切责任归咎于他的对立面。



 “我一直认为,正确的爱和适度的规则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中国有些家庭对孩子实行严格控制,以自以为是的经验培养他,却忽略了应该给予他情感支持。“这样的童年会造成创伤,就像王猛这类悲剧,能用文字写出来的,可能不过是他心中痛苦的十之一二。”“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得到父母的心理支撑和引导,才能对外部世界产生信任感,明白什么是爱。” 叶斌说。



 “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和控制,因为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中的‘爱’调和。

”如王猛这般拥有亲生父母的“情感孤儿”,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



80%以上家庭反映亲子关系较好



 “从我的角度来说,王猛依然陷在受害者的心态中无法自拔。直到现在,他还在用孩子方式来面对矛盾。”叶斌说,对于被管束太严的孩子来说,当面对困境时,他们要么接受、要么逃跑、要么发一通脾气,而王猛选择的是逃避。“他应该逐渐学会面对父母,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也许就是曾经的“中国式教育”留下的后遗症,

中国的父母习惯于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以“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武断地对孩子的决定横加干涉,不断设立目标或者纠正孩子的问题,却对真正亟待关怀和支持的心理需求置若罔闻。这种所谓的关爱,在孩子眼中,成为父母达到功利性目的的工具,而感受不到爱。



“中国式爸妈”爱错了方向,北大留美硕士写下万字“父母罪行书”



王猛的信也许是真实案例,也许如一些网民所说,是写手的编造,但是却给当下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在这一极端例子中,不少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亲子教育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父母要学会如何和孩子平等地沟通,简单粗暴约束孩子只会引发更大的反抗;反之一味‘溺爱’,也会造成如今‘熊孩子’泛滥。重要的是度的把握。同时,孩子在亲子关系中也负有责任,需要学会处理父母与自己的矛盾,只靠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杨雄说。



“父母皆祸害”的成员一代接一代,来了又去。“让青少年们借着这个平台发泄一下压力未尝不可。” 杨雄说,“好在,当孩子们长大,特别是当他们为人父母之后,大多能与他们的父母达成和解。因为他们逐渐学会从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进而包容那些曾经无法原谅的错误。”



“中国式爸妈”爱错了方向,北大留美硕士写下万字“父母罪行书”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去年曾做过一项针对8000个儿童家庭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以上家庭反映亲子关系较好。现在的新生代家庭,让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更亲近,亲子对话也更平等,大部分青少年平稳地度过了青春期。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看王猛一万五千字的长信原文~



编辑:郝梦夷



本帐号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文汇教育”。

“中国式爸妈”爱错了方向,北大留美硕士写下万字“父母罪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