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国外机场“维权”频发 评论:祖国不是背锅侠

你要看的是不是《中国游客国外机场“维权”频发 评论:祖国不是背锅侠》?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

正文开始:





评论:祖国是你危难时的后盾,但不是背锅侠





不到7天的时间里,发生三起中国游客在国外机场因航班延误问题引发的事件。处理这些纠纷事件的同时,三家驻外大使馆都通过官网或媒体对中国游客接连发出公开提醒:“理性对待,依法维权”。





1月24日,日本东京成田机场





捷星航空由日本东京飞往上海的GK35次航班,因为目的地降雪航班取消。180名搭乘该航班的旅客中,5名日本籍旅客自行离开机场,175名中国旅客滞留登机口。期间,中国游客在与机场等方面发生冲突时一度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抗议。





1月27日,斯里兰卡科伦坡机场





由上海飞往科伦坡的斯里兰卡航空公司UL867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8小时,致使机上150名需转机赴马尔代夫的中国旅客被迫滞留科伦坡机场。中国使馆连夜介入,呼吁游客冷静。





1月28日,伊朗德黑兰机场





当日德黑兰遭遇二十年不遇的大雪,机场关闭,约240名中国旅客滞留。一段视频显示,乱哄哄的机场里,一群中国乘客激动地不断高喊“中国”,引发众多外国人围观。





视频上传者表示,高喊“中国”的游客疑似是在逼迫飞机起飞。但事后一位当事人表示,“高喊‘中国’只是得到使馆帮助后一时情绪激动。”





△视频截图





我驻伊朗大使馆接求助后冒雪赶往机场,并协调解决滞留游客的酒店和航班问题。





截图自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网站。





类似事件曾发生多起





2015年9月4日,从曼谷飞往重庆的航班因暴雨延误,部分中国游客与机场人员发生冲突,大呼 “泰国人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并手挽手高唱国歌。





2016年1月24日,在狂风暴雪影响下,韩国济州机场航班起降全面停顿,有中国客在航空公司的柜位掷椅子泄愤。





……





中国外交部:理性维权!





1月31日,中国外交部领事司的官方微信公号发布通告《提醒出国中国游客选择低成本航空公司出行前了解合同条款》。公告中提醒出国中国游客,在选择低成本航空公司出行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发生航班延误等情况时,依据合同约定理性维权,避免采取过激方式提出超出合同约定的诉求,以免导致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央视评论





祖国是你危难时的后盾,不是背锅侠





这样的故事早就不新鲜。而这一次,驻外使馆纷纷提示“理性对待,依法维权”,说明使馆已经压力山大。





权利的指针总应该指向规则与对错本身





航空公司当然要保护乘客的合法权益。但也要看到,一张机票本质上也就是一纸承运协议,各家价格不同,服务也有差异,相应的,纠纷也应该在契约之内解决。绝大多数机场纠纷,都是民事纠纷,远没有上升到民族问题的高度。用国歌的药去治疗延误的病,不仅没有药效,反而全身都会是“副作用”。退一步说,国外还能唱国歌,在国内遇到问题怎么办?其实,国外国内本无差,遇问题,在规则内合理维权,没有毛病。但走极端过度维权,则很可能会损害自己的权益。





事实上,当公共生活的水位越来越高,全社会对于规则的边界、对于是非对错有着越来越清晰的判断时,真若是航空公司失责,人们自然会声援;但如果是乘客维权过度,比如,出离愤怒向空姐泼洒泡面,舆论绝对会转向。公道自在人心,权利的指针总应该指向规则与对错本身。不合时宜上演“战狼”式爱国,动不动高喊“中国”,不仅无法得到国外机场的理解,同样无法得到国内同胞的认可。正如网友所说,祖国是你危难时的后盾,但不是背锅侠。





放在更大的层面,围绕几次机闹,人们讨论的无非是公共生活里的规则意识。当路上的逆行被大家共同鄙视,当安徽女教师阻拦高铁被集体鄙视,为什么在机场就可以“不惜一切”过度主张权利呢?机场并非化外之地。





珍惜制定规则的建议权 也是维护自身权益





其实,真要较真规则,与其说在机场、飞机上“绝不合作”“绝不买账”,不如参与到规则的优化之中。这些天,《民航旅客国内运输服务管理规定》正在网上征求意见,对“航班超售”的规则了解吗?对拟定的“服务承诺”规则满意吗?对于“法律责任”的细则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比如,对什么是人为造成的延误,什么是不可抗力,什么是应该争取的利益,什么是可以作出的妥协,这些都应该了解。珍惜规则制定中的建议权,完善公共生活中的规则,最有利于从源头上保护自身权益。





当然,中国游客大规模走出去还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现在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来说还是少数,也算是成长的烦恼。当社会的规则意识逐渐树立起来,当各方拒绝接受“越闹越有糖吃”的逻辑,维护规则的刚性,接受权益在规则下的边界,想必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春运已经开始,在路上的人注定越来越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需要时时记住的是:维护规则需要在规则之内,身份不是通行证,遵纪守法、按规则办事才是最大的通行证。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