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多维度流量适配及变现,微影、猫眼合并带来哪些启示?
传媒内参导 读
:
继购票平台猫眼、微影合并后,新公司“猫眼微影”已经获得腾讯的10亿元投资,从而与阿里影业重金投入的淘票票在票务市场上形成对峙之势,二者共同占领了国内票务输出90%的业务规模。
来源:传媒大眼影视测评组
作者:文酱
据统计,目前中国电影票房
83%的购票行为都是在线上完成交易的,电影票务平台的支付方式不仅彻底改变了国内用户完成购买行为时的习惯,进而也带动了整个产业在未来发展模式上的变化。
继购票平台猫眼、微影合并后,新公司
“猫眼微影”已经获得腾讯的10亿元投资,从而与阿里影业重金投入的淘票票在票务市场上形成对峙之势,二者共同占领了国内票务输出90%的业务规模。
换句话说,这场博弈也可以看作腾讯和阿里两大巨头间的一次对决。
电影票务平台从
2.0时代即将跨入3.0时代。从产业链下游往上游发展,势必利用集电商、大数据、泛娱乐、社交等优势的扁平化平台共同发力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究竟谁才是在线票务线下入口产业中笑到最后的赢家不得而知,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打响倒是个不争的事实。
提供大数据的同时实现引流,
才是稳固平台自身地位的有效方式
以烧钱的形式压低票价,无疑是平台针对用户进行补贴的最直接的一种竞争手段。先用低票价引流至平台,再反哺给低频业务,同时通过价格战扩大平台知名度,这是多数票务平台在初期都会采用的惯常做法。
对票补金额而言,在线选座方和片方一直都讳莫如深,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档这样的重要档期,虽有新政给出种种限制,但主力影片还是会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票补注入市场。
事实上,随着票补规模的不断增加,
“流血”的成本需要有更多的承担者,但不断加快的纪录刷新频率,意味着票补效果的吸引力也愈来愈大。在线选座如今排在前三位的影院,其覆盖力大都已超过4000 家甚至是5000 家(接近全国影院总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线选座作为覆盖全国范围的一种平台业务,对异业资源的吸引力已堪比院线,甚至超过院线,毕竟后者还没有哪一家能做到这么大数量终端的渗透力和用户的覆盖力。
但打票补战只能是一种刺激竞争的短期行为,长此以往任何一家票务平台都吃不消。此次猫眼、微影的合并,就可以视作价格战后一种
“休养生息”的解决之道,先通过合并的方式消除不良竞争,再作它图。
而在线电影票务平台转向电影行业的内容思维和项目思维,则成为另一显性趋势。猫眼微影依托光线传媒,大力切入内容制作与宣发环节,在进行产业链纵向拓展的同时,重点加强演出赛事领域布局;而淘票票除了继续以票补做大市场份额外,也在尝试切入上游环节。
“合作永远大于竞争”,跳脱出票务平台的局限,在线票务如果想在电影行业立足,就必须摆脱票补怪圈,通过票务平台自身优势提供大数据与实现导流,才是稳固平台自身地位的有效方式。
合并之举,
折射出的却是票务平台的种种焦虑
不论是传统发行方式还是线上发行,光线、腾讯、阿里都是想通过补救影院和宣发阵地的缺失,而票务平台系统则可以借助这一强大的依托得到上游资金、渠道和内容的助推。
即便面对强大对手的合并,淘票票的优势一直没有消失,它不仅可以得到阿里大文娱
“不设上限”的资金扶持,还包括阿里的流量供应——正因为这些流量不可能转而支持其他平台,所以淘票票仍旧能维持现在的优势。
与之相比,来自腾讯内部的竞争激烈以及跨事业群的沟通合作都麻烦重重,猫眼微影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可能还要与腾讯度过一段不短的磨合期。
不仅如此,光线对猫眼微影的绝对控股地位也可能引起其他公司的担忧。猫眼微影自然会优先与光线的影片合作,如此一来,其他电影公司难免会心存疑虑
——为确保淘票票的“中立”性质,俞永福曾表示以后阿里影业不再参与内容制作,而这显然是光线无法放弃的东西。所以合并后的新平台依然无法摆脱来自淘票票的威胁。
焦虑是必然的,竞争是激烈的。合并后的猫眼微影在内容开发、
IP衍生、电影发行等平行子业务上来势汹汹,比如作为影片《羞羞的铁拳》的投资方之一,猫眼微影以从未有过的大手笔,对国庆档期首映日进行9.9元购票的不限量票补。而淘票票方面也同样不甘示弱,阿里影业将继续强化淘票票的进攻队形,并且已经把针对淘票票的扶植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投入来加以对待。
大家都在急着描绘票务平台的美好未来
——它们将不再仅仅作为入口存在,而是会变身真正的娱乐平台,成为电影产业里的重要环节。至于如何依靠互联网真正实现对电影产业的有效改造,似乎还没有哪个平台能够做出更好的示范。
互联网公司进驻电影行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两大巨头在泛娱乐产业的举措也早已有目共睹。其中电影更是泛娱乐产业中极具社交属性和仪式感的一种内容消费品,互联网想彻底改变这一线下运营的业务方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大家都在强调对内容的把控将会成为
“后票务时代”的发展方向,但具体如何去做,却依旧处于顾左右而言他的观望阶段。
强化内容和用户感受,
或许才是归根结底的那把钥匙
正是观众对电影的体验方式和购买途径的改变,催生了购票系统的演化剧变。伴随消费者收入的不断提升,消费多元化发展态势也日趋明显。娱乐需求的激增,导致传统的
B端传导链条发行已后劲不足,逐渐演变为通过票补(预售)购票环节率先撬动C端观众,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影城的上座率和电影制作方的实际收益。
那么,票务平台的未来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形成产业闭环显然已经成为一条出路。横向扩张其业务范围,在寻求合作的同时增加演出、体育等赛事内容,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微影时代在
“娱票儿+格瓦拉”两个平台上完成三种娱乐方式的购票消费;淘票票与大麦合作推出票务服务,这些都是在进行有益的尝试。不同种类的票务平台利用频次、单价的互补优势,可以实现互相引流,打造一个全娱乐闭环。这就要求票务平台在纵向上能够联结到消费者在淘宝、支付宝、微信等各方面的数据,再利用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资源优势完成变现的可能。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内容和受众体验放在第一位。
总而言之,让云端的归云端,让本地的归本地。短兵相接只能获得暂时的利益,唯有实现市场突围,调动各方资源构筑一个完整健康的电影行业生态,才是长久的发展之计。猫眼与微影的合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电影行业的发展态势,也不会决定巨头间的输赢胜败,它只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平台间思考如何利用票务平台实现多维度的流量适配及变现,才是谋划未来时的重中之重。
- 十二星座如何应对七大姑八大姨之新年大忠告
- 这个问题令历代开国帝王头疼,光武帝刘秀如何顺利解决?
- 心理测试:2018年你的爱情如何?测测你的桃花运程吧!
- 5000个铅笔尺寸的机器人如何解决宇宙的奥秘
- 减肥瑜伽 瑜伽教你如何进行局部减肥
- 偌大的一个荣国府,探春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生母赵姨娘的?
- 朱海斌:中国如何应对全球货币政策变化?
- 快来看看:春节上市的新鲜葡萄是如何种出来的?
- 股票技术分析:如何判断庄家是否吸筹和确认主力吸筹
- 黄金周评:2.18金价失守能否再度反弹?多空套单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