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明星自杀背后,是8000中国留学生健康的头号天敌!
茅侃侃,80后,创业明星,自杀。
从1月25日开始,
这几个
热词就被串联在一起
在各大媒体上推送
“创业少年”茅侃侃自杀
茅侃侃,1983年生人,14岁就开始在老牌计算机杂志《大众软件》上发表技术类文章,开发自己的软件。
他喜欢冒险、喜欢极限运动、酷爱嘻哈音乐,但最喜欢的还是计算机。初中毕业之后,就一直专研技术。
少年时代的茅侃侃
2004年他创立Majoy,名声大噪,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财富。
在一期央视节目中,Majoy茅侃侃、汽车之家李想、康盛创想戴志康、MySee高燃被称为“80后四大创业少年”。
10年前,Majoy的茅侃侃、泡泡网的李想、康盛创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4个出生在80年代,20岁出头便有公司,成了当时80后年轻人的创业偶像。
这时候的茅侃侃应该正值青春年少,踌躇满志。
后来,茅侃侃与上市公司万家文化合作成立的万家电竞公司一度负债4000多万,到去年底被传言“融资失败”、“破产”。
在创业者眼中,茅侃侃是个异类,他穿着前沿、浑身大面积纹身、接触街头文化,与其说是科技公司的老板,不如说更像是艺术家。
茅侃侃自杀的原因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之所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定是在压力面前
,
没有迈过自己精神上的那道坎。
精神压力正在影响每一个人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承受着大小不同的压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创业者们,他们承受的压力,非一般人所想象。
压力之下,精神健康的问题就显得愈发重要。
然而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精神上不健康,精神上有疾病。
这让我突然想到,前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留学生自杀事件。
我们翻开这些非正常死亡的中国学生名录,发现,尽管姓名不同,死亡地点不同,但她们都有惊人的相似:
微笑背后的她们,不快乐。
? 2017年2月,加州大学的L自杀身亡,她自杀前,定时写好微博遗书,向外界宣告了自己,无法承担生命的重量。
? 2017年3月2日,出国留学的甄梅梅(化名),因无法适应国外全英语教学环境以及国内外生活状态变化,罹患上重度抑郁症,被送回国后不到一个月坠楼身亡。
? 2017年10月,在美国攻读生物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唐晓琳在金门大桥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位认识唐晓琳的中国学生透露,唐晓琳从事的研究工作非常辛苦,学业压力巨大,经常整夜整夜地守在实验室里,“眼睛熬得通红”。
2016年12月,来自天津、就读俄亥俄州立大学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专业的刘凯风自杀身亡。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的小陆跳进了冰冷刺骨的密歇根湖,结束了年仅28岁的生命。
2016年11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品学兼优的中国留学生杨志辉(音译)自杀身亡。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小陆(音译)跳冰湖自杀。
2015年1月27日,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2014年10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20岁中国留学生李扬凯(音译)选择了跳楼自杀。
2014年8月21日,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中国留学生林旭(音译)跳楼自杀。
2012年10月26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中国留学生郭衡(音译)上吊自杀。
……
这样的悲剧几乎每年都在上演!
在网络上搜索“留学生”、“博士”、“压力”这样的关键词,经常会跳出来“失联”、“崩溃”、“自杀”等负面消息。
在这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在海外求学打拼、在崩溃边缘独自徘徊的身影。
然而,这些留学的中国学生们真正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和彷徨,却绝非我们这些没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可以想象。
这些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国内应试教育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只是读书和学习,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考分和成绩。
对于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妥善处理自己承受的压力,他们不懂。
当走到崩溃边缘时,这些走投无路的孩子们,最终都选择了无可挽回的结局。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发布了一份针对留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其中明确指出有
47%的博士生和37%的硕士生都有一定的抑郁症状
,而在本科新生中,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有严重的抑郁倾向。
普林斯顿大学“另一面的我”(The Other Side of Me)的摄影展
看到有网友说,某家长在群里抱怨:
“我儿子都考上大学了,怎么就抑郁了呢?你们这些人,这么年轻,都不想想自己的父母吗?”
说的好像,儿子是故意生病一样。
生病,是能选择的事吗?
对抑郁症病人来说,最糟心的莫过于:
“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里的第一句台词,是男主对着啃青菜的蜥蜴说:
“食欲真好,羡慕啊。”
表面上,他跟往常一样,正常地起床做早餐,正常地根据日期换领带,正常地出门坐地铁,正常地办公室接电话。
实际上,他早就不正常了。
他开始没胃口。
他开始对着垃圾桶发呆,对没用的垃圾,惺惺相惜。
他开始莫名其妙地腰疼、背疼。
老板觉得他扛不住压力,岳母觉得他没责任心,哥哥去安慰他时,拼命说:要努力啊,要加油啊!
所有的所有,只是往他身上搬石头。
他缩进被窝,抽泣着说:对不起,我没用。
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在什么事都喜欢诉诸简单粗暴的今天,试图让别人理解,比买爱马仕还要奢侈。
你在荒原上日复一日地跋涉,身后却听到各种声音,催你再走快些。
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缺水,你渴了,你想休息。
别让抑郁压垮了你的留学生活
一名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第八年博士学业的中国留学生海伦?高(音译)的研究表明,给中国学生带来焦虑和抑郁的压力来源,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
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
美国高校奉行的“宽进严出”教学政策让无数留学生挣扎在“Pass”和“Fail”的红线左右。
高要求、多数量的Paper、Project、Due和Presentation更是逼迫着他们血战过无数个图书馆通宵的日夜。
BBC中文网的一个报道显示,2014-2015学年大约有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学校开除,其中竟然不乏世界TOP名校就读的学生。
据统计,57.67%的学生是因为学术不达标被退学。
而国内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的数据更是让人惊心不已:“中国留学生美国名校退学率达25%!”
抑郁症不简单是“遭遇挫折”“孤独空虚”“怪癖沉默”这样作为简单
的
表象,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大家也要特别注意。NO.1
不能以开不开心来判断他是否抑郁
有些人外表看起来是个逗比,和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很可能只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在公众场合下的“表演”。
前文的那些例子里,很多人在自杀之前完全看不到有任何情绪迹象,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并不为外人所知。
NO.2
有心理症状的才是抑郁
低落消极的情绪确实是抑郁的表现,但很多时候,失眠、乏力、头晕等也是抑郁症的信号。
有些人看起来头脑情绪正常,只是说自己“不舒服”,但有可能他已经被抑郁折磨了很久了,导致生理上的症状。
不要轻易的以为“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NO.3
不要以普通人的心态去问抑郁问题
“你为什么抑郁?”“你都这么好了有啥不开心的?”
“没事想开一点就好了”。
这些经常用来劝解别人的话,对于抑郁症人群可能完全没效果。
很多患者已经失去了自我精神调解机制,并不是能用意志力或强制转移注意力就能消除的。
所以,一旦自己难以调解,该就医就医,该吃药吃药,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NO.4
不要误解或轻视
抑郁症是一种病,不要想当然的理解为“这个人太脆弱”“心理素质差”。
很多时候,外界的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会让本来就看不到光明的人更加绝望,是压死抑郁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漠视,也不是大道理,而是关爱和行动,前提是,不要再给任何压力。
如何让自己远离抑郁?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让自己以及朋友亲人孩子,远离抑郁呢?
▼
提前学习了解一些国外的情况
出国前了解目的地的生活情况,住宿,吃饭,办银行卡,生活预算,疾病防治,打工信息,
更重要的是了解学校的情况和当地的文化差异,准备的越充分,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小。
当然,东方精英在学学员可以直接咨询你的顾问及欣悦留学的留学导师。
▼
提前认识一些朋友或同学
并不是自相矛盾的鼓励大家只和中国同胞混,而是希望大家能找到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同时也积极的开拓新的朋友圈子。
可以在出国前通过东方精英?欣悦留学等留学平台,认识找到和自己同届同城的同学
,也可以去咨询、结识一些高年级的前辈学长,他们都会乐于帮助你。
如果遇到挫折不顺,也多要找朋友倾诉。
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我们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向别人请教求助,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仍然要培养,不要凡事都依赖别人。
▼
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
对于新生,很多学校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Freshers"week,这是一个打破沉默结交小伙伴的好时机。
在进入紧张的学习后,也可以适时的多参加一些活动来放松自己
,同时在活动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增进友谊。
此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但可以散心,也可以更加了解海外的文化和社会,更有利于融入当地。
培养几个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沉迷夜店这种可不算),多去参加体育锻炼,都可以让你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变得光彩熠熠。
▼
理性对待自己的学业
不是只有第一才是成功,“成王败寇”的思维要不得。
即便学习不顺甚至挂科也不要紧,有很多方法,最关键的是不要以一两次的成败来否定自己,也不要被上“光耀门楣”的精神负担。
出国学习是一种体验,一种过程,而不是最终目标,以后的路还很长,有很多有意思的生活在等着你。
▼
不要羞于问父母要钱
有很多小伙伴觉得家里已经在自己身上投入太多,会通过打工或争取奖学金来补贴生活成本,这非常值得赞赏。
但在国外生活的巨大开销往往超出预期,在经济有困难,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还是要向家中求助。
不要不好意思,以免造成更大压力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一些非法或风险很高的借贷更是千万不要碰。
▼
一旦患上抑郁,积极求助治疗
马上向亲朋好友告知情况,他们会帮助你,同时及时找专业医生治疗,如今抗抑郁的药物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并且副作用低,在配合医生的指导。
切莫讳疾忌医,不要一个人孤独的对抗。
远离抑郁,人人有责!
欢迎留言区分享话题
#滚蛋吧,抑郁君#
你可能还想看
留学考试丨
2018考试日历
考前磨枪丨
托福备考
丨
SAT备考
家长讲堂丨
东方精英家长超值讲堂
备考干货丨
托福口语
丨
AP考试
丨
雅思考试
留学申请丨
申请指南
丨
游学团信息
丨
SAT考团
每周一校丨
罗彻斯特大学
丨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丨
- 日本士兵选择剖腹自杀,真是因为不怕死吗?原来这才是事情的真相
- 盘点清朝的美人坯子,与现在的女明星比较丝毫不差
- 分享投资白文涛:聚焦、专业、专注,与创业者和投资人携手前行
- DNF明星也疯狂?欲打造国服第一剑魂,光剑站街10万物攻!
- 创业公司股权融资:一个失败的案例、一个成功的案例
- 【互动话题】节后留乡创业或返城打拼,您最期待的是什么?又希望
- 春晚露脸最多明星,曾祖是民国总统,辛亥革命中“做掉”大清
- 最后3天!新东方明星课程买1送2活动即将结束,速抢!
- 滴滴司机被罚2万自杀:生活比你想象的难得多
- 那些穿唐装过春节的泰国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