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丨教育与人生

教育随笔丨教育与人生



最近抽空去电影院看了《无问西东》,观影时几次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好长时间没看到能触及心灵深处的国产电影了。影片中的人物、故事真实感人,观看时也联想起几年前读过的台大教授齐邦媛的《巨流河》及岳南的《南渡北归》。中国近百年历史,充满着苦难、愚昧、流血、革命、奋斗……每一个“小我”的特有生存与“大我”的命运沉浮息息相关。特别是那些发问: 我们是否能真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寻找真实的自我?那些人类共有的价值:真实、正义、无畏、善良、同情……面对人生中不断会有的两难冲突时的选择,每个人观看时其实也在拷问自己。人活在世上,如何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何在?这部电影,用画面、形象、对白为我们阐述这些人生最本原的问题。

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教育不应回避的内容。在我们每天的课堂教学中,在校园各种活动中,在我们师师、师生、生生及家校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中,我们有没有这种基于生活、生命及人生价值意义的深层自我反思?除了每天日常忙忙碌碌的上课下课、规范纪律、备课讲课写作业、批改测验考试,匆匆忙忙赶时间抓成绩,每堂课上的知识达成度,中、高考的升学率……我们还有没有时间与心情,去思考超越当下、看似无用,但影响着每一个教育相关者人生走向的最重要因素。

当一篇中、英文课文或数理化教材上的知识单元在课堂上被老师讲过了,留给孩子们的仅仅是知识层面的理解与记忆、或通过作业练习,能在未来的测验考试中回忆复述的能力,那我们的教育只是浅层的“知识传授”。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从知识进入情感、形成价值认知,最后达到人生的感悟与体验。

电影《无问西东》中老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教育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教育不再是象牙塔內的“专利品”,国家民族的命运、社会民众的苦难、人类共同体的发展,校内校外、小我大我融为一体。读书既是个体的内在需求、自我发展、又是强国救民,社会国家利益及人类命运的大目标。

个体的品格修炼与道德养成,也是在个人、他人、社会这三维交往过程中确立。做一个真实的自我,要有真心,不畏世俗及外在的压力与束缚,要有正义感、不畏强权与残暴,同情弱者、敢担当愿牺牲。这些真诚善良正义勇敢及责任担当意识正是中外传统古典教育的内涵,在工具效益日益增强的近现代教育中,很大程度上被“去魅化”。

但回顾《无问西东》中所展现的真实历史,读一遍齐邦嫒教授的《巨流河》及岳南的《南渡北归》,想象当年在忧患及战难中的学子大师们,也犹如现今西外坚持了十二年的行走课程,带着孩子们千里跋涉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去追寻那些“两弹一星”元勋们留下的足迹,当站在那戈壁沙漠中直耸云天的巨大发射塔下,你会明白,当教育的地平线从西外校园的两幢教学楼之间不断拓展延伸至内蒙的草原(植树造林)、云贵贫穷的山区(帮建留守儿童学校的小图书馆)、陕北梁家河的窑洞及开满映山红的山野田间,当西外的师生们踏上去中原林县红旗渠寻找“中国魂”的精神之旅,去徽州参拜陶行知“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事迹纪念馆,在当年关中书院的旧址,重温北宋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教育的最高境界与追求变得如此地清澈与深远。

教育随笔丨教育与人生

教育随笔丨教育与人生

教育随笔丨教育与人生

教育随笔丨教育与人生

这一次次的“在路上”,又让我们的教育,重新寻回了真正的本原,教育是要让师生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生成其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去发现和寻找一个真实的自我。



(本文作者系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随笔丨教育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