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厌倦伦敦就是厌倦生活,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

本文《【生活】厌倦伦敦就是厌倦生活,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是傻大方资讯网小编整理于开放的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生活】厌倦伦敦就是厌倦生活,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
??

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caocy@yeah.net

来源:张先生说

【生活】厌倦伦敦就是厌倦生活,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

英国作家Samuel Johnson说:一个人厌倦了伦敦,就是厌倦了生活



五年前,一种难以言说的英伦情结促使我飞往伦敦。这情结来自课文里的莎士比亚节选,来自大本钟的钟声,来自伴我一路成长的《哈利·波特》。



初到伦敦,像一个冰块投进了威士忌酒杯:叮咚一声,酒液四溅。我酷爱满山遍野的帚石楠,享受泰晤士河南岸的夕阳;沉迷于苏格兰阴郁的铅云。



走进气势恢宏的火焰哥特教堂,穿过逼仄狭小的石板路,小资情调油然而生,我以为自己找到了“心中国度”,我想象中的远方就是如此,我渴望的生活就在当下。



一年之后,激情减退。我开始向家人吐槽伦敦生活的诸多不便。比如,伦敦双层巴士总是中途停车,留下一车人在风中凌乱;英国的雨要么一天下7次,要么一次下7天;英国的商场在周末会提前下班,想睡个懒觉,再去购物基本没戏;地铁工人没事就玩罢工,火车的准点率和北京的飞机有一拼。



感受完异域风情,剩下的全是缺乏同源文化的孤单。





【生活】厌倦伦敦就是厌倦生活,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

实习期快结束的时候,团队负责人告诉我,团队不能给工作签证,她可以给我介绍一个有签证的工作。我很犹豫。



一方面,接受这个机会,意味着我要做一份与理想无关的工作。另一方面,拒绝这个机会,就意味着要选择回国,英国的工作经历将会清零。回到国内,等待我的是扑朔迷离的未知。



直到遇到那位80岁的老奶奶,我才不再犹豫。2015年,我在伦敦时装周,采访了一位80岁新人模特。她一辈子从事文职工作,退休之后,一直努力训练,终于在80岁的时候,成了伦敦时装周年龄最大的模特。



我问她,为什么80岁了还要做模特?

她说:人不管到了什么年纪,都应该去迎接挑战。KEEP WALKING,才能活得精彩。



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对未知的期待。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懦弱?80岁的老奶奶都可以面对梦想,迎接挑战,我有什么理由瞻前顾后?我突然意识到:年轻不只是小资,不只是看风景,更重要的是要有勇气面对挑战,要敢于实现自我,创造价值。 



随后的经历坚定了我回国的念头。也是在2015年,中国国家京剧院把经典作品《霸王别姬》和《杨门女将》带到了伦敦。



英国人对于剧院有特殊的爱好,看歌剧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观赏礼仪,比如不到演员返场,观众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鼓掌。但是,那天英国人在欣赏《霸王别姬》时,一反常态,在精彩表演处频频鼓掌叫好,身边的记者姐姐低声说:什么叫文化自信?这就是!



演出结束,我问身边的英国同学什么感受?

她说:你们的京剧让我们英国观众,领略到了一种全新又古典的艺术形式。我想去中国。



我们把别人的国度当作美好的“远方”,其实我们的国家,也是别人眼里的“远方”。远方很新鲜,也很美,但它毕竟是远方。走得越远,越发怀念故乡。



我不再犹豫,当即作出回国决定。





【生活】厌倦伦敦就是厌倦生活,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

2016年,回到北京。开始租房子,找工作。居住在窄窄的出租屋里,穿梭于拥挤的地铁,全然没有了伦敦街头小资青年的风度。但是,经历过伦敦生活的种种不适,对北京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宽容。世界不是围着我转的,只有调整自己,才能与城市同频。



想象中的未知并没有那么可怕。我很快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自媒体记者。公司不大,但发展很快;同事不多,但待遇挺好。工作一年多,凭借还算不错的写作能力,做到了内容总监。



这在英国,几乎是不可能的。英国没有自媒体,在英国要成为一名记者需要先实习一年,要写一篇阅读量破百万的稿子,大约得等个十年八年。

虽然节节攀升的房租让人压抑,日复一日的加班偶尔会让我疲惫。但多数时候,我们都在生产10万+,百万+的路上热血澎湃。

我所在的公司一年之内,搬了三次家,从五环外的远郊,搬到三环边上的写字楼,再由写字楼搬进了传媒产业园。这种折腾,是一家小公司的晋升之路,也是中国速度的缩影。

前些天,那位80岁的模特奶奶问我可好?

我说:累成狗!

奶奶说:你的状态很好!年轻就应该是这种状态!我年轻时度过了太多无所事事的时光。风景一直都在,年轻却很短暂,你要趁着年轻,多干点事,多往前奔,永远向前!

【生活】厌倦伦敦就是厌倦生活,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

回北京一年多, 我会怀念伦敦。伦敦的确不会让人厌烦。因为博物馆里永远有新开的特展,酒吧里每天都有新研制出来的鸡尾酒,剧院里有新的话剧,学校里有新的讲座……

但是,回到北京,我体会到了另一句话: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

我喜欢北京的的创业氛围,每个周末都有创业沙龙和讲座,每个咖啡馆里,都有打着鸡血,信心满满的青年;我喜欢这个城市的日新月异,喜欢看到身边朋友每天都在进步。更喜欢英国同学给我发过来的戏谑短信:你现在生活在世界中心!

【生活】厌倦伦敦就是厌倦生活,厌倦北京就是厌倦成功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时至今日,我依旧对自己的留学生活心存感念。在伦敦的四年,不只是开阔了眼界,学会自立。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和国家有了更深的认识。

出国之前,像很多中国人一样,对国内生活充满槽点,对未知的远方充满好感。但是,当我在伦敦街头啃着汉堡,思念着素三鲜水饺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胃永远属于中国;大洋彼岸的祖国才是最温暖的地方。

我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正确选择。作为90后,我没赶上股市,没赶上楼市,但我赶上了自媒体。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总有一条高速路适合你。

留在英国的同学不无羡慕地说:你的工资至少领先我们五年。我知道这领先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因为我搭上了中国快车。别人的追捧声中,我感受到的是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息息相关。爸爸说:你留学四年,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愤青。

事实上,我并非对中国没有槽点,只是今天的我,更懂感恩。祖国跑得已经足够快,给予我的已经足够多,我需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努力为国家富强添砖加瓦,努力让中国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远方”。

当你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让海外同学刮目相看时,你就会明白:你走向哪里,中国就在哪里。这个视频,献给永远在路上的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