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点击关注张昆: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关注我哟  





点击新闻与写作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张昆: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张昆: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张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个人电脑为操作工具,互联网为运行平台,数字化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时代①。信息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途径。更多的信息容量、更低的运输成本、更宽广的传播空间都提醒着人们在面对越来越猛的信息浪潮的同时,如何用好手中的媒介、把握信息的闸口才是关键。技术的革新不断渗透和辐射到社会的其他领域,并引起了新一轮的变革。1993年9月,美国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在计划中尤其把IT(Internet Technology)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②。在信息和传播技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与其息息相关的新闻传播学科也面临新的发展前景,同样也需要学科建设理念的变革。

一、当前学科建设的时代环境

    1.信息化、网络化与多媒化

    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多媒化是信息时代最为突出的三个特征。生活中实体事物的信息被编码为数字在计算机中运行、传输、储存,统一的标准使得复杂的事物被简化并易于传播。在信息时代,被数字化了的有用信息将成为重要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取代了人力资本,信息和知识成为了资源和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③。一个人拥有越多的知识信息,在网络社会中就越富有。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不再只是传媒人的专属技能,其他人也都在努力地追求这种能力。

    因特网和数字卫星系统,再加上移动数字通讯系统在世界上编织了层层网络,使得一个个的数字化网络系统能够互相联通。网络化变革实现了巨大资源的共享和多向互动,时空的概念被淡化,不受“异步”阻碍的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交流信息。网络实现了虚拟世界的四通八达。当社会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时,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信息化社会④。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新闻传播学科都与“信息”紧密相关,技术的变革带来技能的更新换代,日益膨胀的信息意味着传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数字化、网络化是多媒化的基础,过去的口语、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等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和形式被数字化,进而在互联网上为不同的终端所呈现。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即“媒介融合”,本意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⑤。信息时代需要多媒化,需要媒介间的协作与融合,同时这也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于以往传媒人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未来的新闻传播需要的是团队合作。过去,传媒人才专业能力相对地比较单一,工作岗位也比较固定,现在则需要将各种技能集于一身,能够在传媒行业全流程自由流动。很显然,这对于新闻教育界提出了不少难题。

2.教育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与世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是同步的,全球化直接影响了世界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而世界劳动力市场分工体系越严密,全球化程度就越高⑥。作为劳动力供给源的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产业分工的细化以及产业全球化的需要使得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的同时不得不借助于外界更广泛的资源。当信息资源能够在全球自由流动时,对于传媒工作者们来说,新的挑战是他们是否有着全球性眼光和国际化思维。经济、文化、理念的全球化迫使各国打开其教育市场,让教育资源能在全球市场上流通。随着我国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高等教育就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市场。

    开放教学,让本国的资源展示出去,同时也能吸纳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促进知识的交流与更新。与国际接轨,让自己的老师、学生走出去,接受国际化培养;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合作,将优秀的师资、留学生引进来。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6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5.32%的高校制定了完善的与国际化发展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大国外人才引进的同时也鼓励本土教师、博士生等出国交流⑦。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融入到了一体化的全球体系之中。

 3.教育投入大幅增长

    教育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同时,也只有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才能让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真正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是将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随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并确立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国家逐渐意识到二十一世纪不仅要造就能够运用技术的劳动者,更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特别是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是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国际上通常用一个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或“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作为衡量该国将财政资金投入教育的指标⑨。在2008年以前,我国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一直在3%以下,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该比例还是较低,直到2010年比重上升至3.13%,之后持续上升,到了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首次突破4%,达到了国际标准。经费的投入最直接地体现于物质条件的改善上,教学工具升级、教学环境得到优化。近几年我国不仅在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加大了投入,使得国家的硬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越来越重视国家的软实力,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对外传播方面需要更多的新闻传播人才,于是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关注。

 4.“双一流”建设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往往直接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成为国家战略决策的重心所在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地、有计划地配置教育资源。进入二十一世纪,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两项重点工程之后,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启动了第三个重大国家工程“2011计划”,旨在进一步提高各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2013年有14个协同创新中心获得认定。虽然在2015年国务院正式取消了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但是在2016年教育部启动了更高规格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简称“双一流”工程,让更多有潜力成为一流大学或者拥有部分一流学科的大学能够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双一流”建设初期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正式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其他重点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也在这一浪潮中进入本校或本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得到了大量的物质支持。“双一流”建设加剧了高校内部和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这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二、学科建设及学科评估

    学科是知识发展并分化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一个概念。在古希腊时期并没有像现在有如此多类别的学科,所有的知识被统称为“哲学”。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和扩充,系统化、专门化的学科产生了。在高校中,学科建设牵涉到方方面面,不仅有学科自身的学术水平提升,同时也涉及到师资队伍、教育制度、资源配置和教育管理系统等诸多方面。因而在高校的各学院中,学科建设的管理往往是“一把手”的责任,其关系到学院的整体基调,是一项综合性、持续性、系统性的基础建设工作。

    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总结起来可分为四点:学术队伍、学术平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涉及到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由学科内顶尖学术人才带领的研究团队能够促进学科的发展。学术平台指的是学科活动的环境与条件,包括基地、重大课题和重点项目等。一个好的平台能容纳、吸引更多优秀的资源和人才,能够给予学科充足的发展和展示的空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涉及到师生间的教与学,教师既要搞好学术研究,也要把课上好、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老师的科研成果与学生的专业能力都是建设学科的重要因素。

    学科水平的高低不是抽象的,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指标来评价。学科评估是对高校某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价值或效果、效率进行的综合评价,是学科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1。其中的核心指标是师资力量,一个学科应当配备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梯队,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师资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以此确保学科稳定、持续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论文、著作、获奖以及学术声誉等是学科评估的关键指标,权威期刊文章和代表性著作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反映该学科的专业能力,而获奖和学术声誉则是该学院学科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体现。此外,在学科评估中还存在着一些重要指标,如科研项目、经费的多少、科研平台的建设以及办学条件好坏。在教育全球化的当下,学科国际化水平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与国际学术界紧密联系、互相沟通,才能让学科走在世界发展的前端,证明该学院学科的尖端性、先进性。人才培养也是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从生源到就业率,尤其是杰出校友则代表了学科一定的学术水平和成功的培养机制。政府会依据学科发展的绩效来进行相应的拨款和资助,学科建设得越好越能引起社会、政府的支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科学的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能够起到推动、牵引的作用。学科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各子系统、要素纷繁复杂,如果不明确它们在学科建设中的轻重次序,平均使力,将有可能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效果。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估机制,能够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衡量的标准,并以评估指标为基准,规范各校的学科建设。

三、制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因素

    新闻传播学科在当下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含量不高,致使国家的投入过低从而制约了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双一流”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新闻传播学科引起了国家和行业的关注,如今资金投入显然不再是制约学科发展的要素。无论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资助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之外,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学科的发展。

    首先是师资队伍的转型问题。许多高校新闻学院的师资队伍中,中年教师是学科队伍的主体。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他们精于传统新闻学的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入职时专业对口。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各种技术推陈出新,知识的更新换代远远超过了人们接受的速度。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而言,他们既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又要学习新的技术,同时还承担着学术研究的重任。在信息化社会,他们的知识即使专业但难免显得有些陈旧。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既能熟练掌握各项媒体技术,又要能灵活组合、使用媒体。业界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高对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信息融通也带来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新闻传播学在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之中,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因而迫切需要从其他学科引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从以往的单一学科的师资队伍向多学科、多层次的师资团队转型。

    其次,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行政化、机关化的办学问题。在高校学术管理中有两种权力体系,一种是以学术组织为主体、以学科研究为主的学术权力系统;另一种则是以行政管理机构为主体的行政权力系统。通常学术权力系统以教授为核心,学术成就越高的人拥有着更多的学术权力。而行政管理系统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学校事务的正常运行,自上而下地贯彻上级的政策法规。然而由于行政管理系统负责学校资源的分配并累积了越来越多的学术资源,以至于有的学校越来越机关化、衙门化。学术权力系统的地位下降,打击了研究者们的积极性。在大学,教师和学术研究人员对学科发展状况最为了解,学科的建设应当由他们来把握方向。但是由于学术权力的弱化,行政管理者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使得在人员配置、资源应用和学科方向等方面只围绕上级领导部门的意志转,而违背高校学科发展规律,影响了学科建设。

    其三,以数字指标为核心的评估机制带来了功利导向的弊端。现行的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其以数字指标为核心的评估机制也滋生了不少问题。量化的评价制度以数字指标为核心,原本是出于激励学者创新研究的考量,现在却越来越突显其功利导向,甚至引起畸形的恶性竞争。评估学科需要考察相关研究课题的级别、已发表的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追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制造学术论文的急躁风气。学者们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短效而轻长远,很难沉下心来钻研值得挖掘和突破的课题,反而生产一些短平快的成果。为了迎合评估,各院校一味追求各项指标,却放弃了学科的基础建设。如此下去,难免会产生大量的“学术泡沫”,甚至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不仅难以促进学科的创新发展,甚至会成为学科发展的阻碍。

四、发展新闻传播学科的路径

1.顶层设计:认清校情、尊重传统、明确定位

    大学的基础在学院,学院不仅是学校组成部分,更是学科立身的平台。要建设好学科,首先就得明白其置身的平台和内外环境,依据高校的目标定位,因地制宜。新闻传播学科也是如此,这个学科寄身于什么样的大学,这所学校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新闻传播学科在整个学校中处于什么地位等,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空间。在过去,“211”“985”工程高校,如今的“双一流”大学,不仅拥有或多或少的国家资助,而且这些标签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这都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在综合类偏文科的院校中,新闻传播学科容易得到相邻学科的支持,在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交流中获得滋养,其后劲和潜力不可限量。那些综合类偏理科的院校,由于文科基础薄弱,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稍显艰难,因为学校的资源可能会优先给予理工科专业,一些优惠政策难以惠及新闻传播学科。但尽管如此,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在理工科院校,新闻传播学科与工科交叉融合面更广。在信息化、网络化社会,计算机、电信等工科都可能与新闻传播学科巧妙地结合与联系。文工有机融合将有利于开拓更广阔的学科领域,同时也能让新闻传播学科拥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借助学校的平台,要尊重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精神,其学科的发展思路应该契合学校的发展理念。新闻传播学科想要稳定发展,就必须认清校情,尊重传统,在此基础上,为自己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定位。

2.目标导向:达成共识、凝练方向、优化布局

    一个学科实际是一个小的学术共同体。新闻传播学科包含了多种专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兴替,专业之间也会出现彼此消长的现象。但是,对于一个学院而言,由于资源有限,事实上难以满足每一个专业自然扩展的需要,也不可能平衡发展所有的专业方向。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一个学科建设的成功,主要源于其特色研究方向的突破。所以学科建设的要义,首在凝练学科方向。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导向,和优化的专业布局,则研究的力量无法汇聚。要凝练方向,在共同体内部必须要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所以学院领导、学科负责人,应该高屋建瓴,在战略的层面凝练学科方向,引领学术队伍达成共识,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力。一旦学科做大做强了,学院整体地位提升了,这个共同体内部的每个个体,都会分享学科发展的成果。

 3.资源配置:完善制度、盘活资源、突出重点

    要推动学科建设,一些不合理的制度问题必须解决。在科学研究方面,减轻量化评价占比,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重新调整论文、著作等文章质量与数量在评估中所占权重,以实际的学术贡献为主,但也要注意避免学术腐败等问题的发生。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将老师的教学成果也纳入考核指标,同时控制招收学生数量,控制好师生比,鼓励老师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也不忽略人才培养的责任。此外,要划清行政事务与学术事务的界限,不要让行政权力过多地干涉到学术研究。制度完善了,学科建设才能顺利展开,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制度的完善,重在激活资源和合理地分配资源。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国内高校现有的资源并没有盘活,资源配置有时候也不尽合理。新闻传播学科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它是文科中的工科,需要重装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重大课题的孵化需要有资金投入,国际学术交流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学生的奖助学金有待进一步增加,教师的学术贡献也应该提高奖励的幅度,还有课程建设、教材编纂、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的出版发表等,无不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这些资金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应该怎样选择,重点与非重点如何确定,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新闻传播学院应该依据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突出重点,纲举目张,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和最能带动学科整体发展的地方,充分发挥资源的刺激作用,促进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

4.能力提升:稳定队伍、提升平台、改善环境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是否拥有一流的学术队伍,以及这支队伍是否稳定。一流的学术队伍不仅要有顶尖的战略科学家,更要有大量优秀的青年才俊作为梯队。队伍稳定了,学科才能稳定。新闻传播学科要发展,一方面要眼睛向外,广纳贤才,引进一流的学术英才,尽快充实学科建设的队伍;另一方面,还要盘活学院人力资源的存量,须知,学科发展的支撑力量不是引进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培养起来的。顶尖人才不仅能够引进来,还要能够站得住。这就需要有一个包容、开放的学院文化。能够吸引、稳住外来人才的不仅是高额的薪酬,和谐的环境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学院现有的教师也要能够认同、接纳外来的人才,惺惺相惜,才能够和谐共生。

    在稳定、做大做强师资队伍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平台。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新闻院系可以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现实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做大学科平台。以此为基础,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借鉴、彼此提升。新闻院系还要超越业界与学界的壁垒,实现产学研的贯通,吸纳业界精英进入到人才培养过程,或者与业界联手进行科研攻关。新闻院系通过与国际接轨,开放办学,一方面聘请世界一流的教授主讲核心课程,增加招生外国留学生,同时鼓励自己的老师和学生走出去,也可以使新闻传播学科在不断升高的平台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软件条件固然重要,硬件条件更是不可缺少。新闻传播学科属于文科中的工科,与最新的数字传播科技息息相关。没有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很难想象能够支撑起一个强大的新闻传播学院。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新闻院系需要从纸媒、视频到网络新媒体等在内的系列实验室;在科学研究方面,要探索传播与接受规律,解读传播心理,提升传播效果,也少不了装备先进的实验设施,诸如大数据与舆情监测、心理学实验等。办学条件与学术环境的改善是学科发展的保证。没有这个保证,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是无法想象的。

五、结语

    要适应这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必须与时俱进,自我革新。互联网联通了全世界,教育的全球化,使得高校学科建设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全球教育资源的分享、交流。过去的相对保守教育理念转变为现今更加开放的办学思想。与国际接轨,让学科走向世界,让人类共享全球的知识财富,是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国家经济兴盛,越来越重视教育,增加投入、改善学科发展条件,不再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双一流”建设的启动,使高校学科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现有的学科评估体制还不够完善,无法正确地展现学科真实实力。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价,才能够摒弃学术浮躁之风,促进学科稳步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主体,新闻传播院系应不改初心,把握机遇,关注社会需求和紧迫的问题,凝练学术方向,集中资源,积极地回应社会的期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在当今万象更新的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也有应该其坚守与不变的传统。首先是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精神,学科再怎么发展,也不能离开其寄身的学校平台,没有这种传统精神的滋养,学科建设不可能有大的成效。其次,在学科、专业交叉日盛的当下,新闻传播学科可以拓展新的研究空间,但是不能放弃新闻传播的理想和责任。人类社会不管今后如何演变,新闻传播的影响只会增强而不会降低。最后,不管何时何地,人才都是兴业之本。学术队伍的建设始终会是学科稳定发展的关键。

(张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王宇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杨永林:《面向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英语教学——基于“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建设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5期,第20-26页。

    ②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③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④张屹、祝智庭:《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1期,第1-7页。

    ⑤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第24-27页,第54页。

    ⑥毛亚庆、吴合文:《多维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全球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33(02)期,第48-54页。

    ⑦《2016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本科院校报告》[R],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6年,第38页。

    ⑧胡鞍钢、孙文正、熊义志 、王德文、李延成:《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源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Z1),第2-11页。

    ⑨喻恺:《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能力分析》[J],《教育研究》,2009年第30(04)期 ,第30-35页。

    ⑩张晓玲、李庆丰、王晶:《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7期,第49-55页。

声明:本文原载自《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期,转载需授权。

                  

  •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 点击自定义菜单你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 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 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85201321

  • 微课或微信支付相关问题,请致电:010-85201333

  • 如想投稿,请e-mail至:xwyxztg@126.com

  •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85201320或给我们留言

  • 其他问题添加小助手微信号:xwyxzxzs

  • 张昆: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如需微信订刊请扫二维码付款,现在订刊从2018年1月订起(全年12期,共204元),支付后在公众号主页直接留:支付尾号、姓名、邮编、地址、联系电话(备注18年全年),24小时内收到回复即为订刊成功,如有问题和其他期数需求可致电或添加小助手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