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最牛老爸”梁启超

上过历史课的人都知道

梁启超

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学术大家

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但历史书上一定没有告诉你,梁启超或许还是近代史上的“最强老爸”!

他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儿女个个事业有成,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种近代以来难以复制的家教传奇!

来看看梁启超的家教成果——

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均为中国院士

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炮兵上校

四子梁思达: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家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

三女梁思懿:社会活动家

四女梁思宁:新四军早期革命军人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也许有人要说了,这是因为基因好啊,天生聪明,而且出身名门,起点本来就比普通人高。但是莫忘了,名门子弟中,也出了许多不成材、不成器,甚至为非作歹的例子,像这样兄弟姐妹九个人,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成就,一定与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分不开。

那么问题来了,梁启超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究竟如何一手缔造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最精英家庭?答案就是以下几点: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梁启超皆成大才的九个子女

重视早教

梁启超早在1897年,写过一篇《变法通议?论幼学》强调“人生百年,立于幼学”,阐述了早教、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在流亡日本的14年间,是梁启超和子女相处较多的时间段。虽处在流亡,生活清苦,但思顺、思成等儿女都有着美好、快乐的童年,都得到了父亲很多的关爱和教育。

梁思顺初到日本,是在家中由梁启超教她读书。后入学,梁启超也一直关心她的学习。据《双涛园日记》,1910年正月、二月,梁启超为思顺“讲书”、批改日记、作文有20次,有时竟至彻夜。

梁启超虽忙于办报、办学、撰稿等各事务,但一直没有放松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教育。他注意在家中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轻松、快乐的环境与氛围,对孩子很亲和,和孩子一起玩耍,教他们背诗词,给他们讲故事,还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知识和心智上的启迪。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1910年,梁启超抱着2岁的思庄和3岁的思忠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父亲都很难十分直白地对孩子表达爱。但梁启超经常会告诉孩子们,自己有多爱他们。他曾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如此表白: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烈……

梁启超的400封家书,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与孩子们平等而亲切的心灵对话。他称长女思顺“大宝贝”“娴儿”“Baby思顺”“顺儿”,称小儿子思礼“老鼻”“老白鼻者”“老Baby也”,给思懿起了“司马懿”的外号,称思庄为“庄庄”,思忠为“忠忠”,思达为“达达”,思宁为行名呼为“六六”,或者集体称为“大小孩子们”“大孩子们、小孩子们”等。

梁启超的书信没有一般长辈常有的说教,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只有循循善诱,没有呵斥指责,只有建言建议,没有武断命令,只有娓娓道来,没有简单粗暴,只有信任通透,没有遮遮掩掩。

“嗟夫思顺,汝悉我今夕之苦闷耶?”

梁启超不会为了父亲的威严,而在孩子面前遮掩自己的脆弱,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失望与希望,都与孩子倾诉,让孩子听到自己的心声。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期间,与思顺、思成、思永的合影。1906年摄于日本东京。

优质的学校教育

梁启超总是不计成本、大量投入,他宁肯别的地方省一点,也要让孩子上好的学校、让孩子留学。

梁思成、梁思永在留学前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其他子女也打算送出国留学,但因梁启超过早去世,未能如愿。后来,思达、思宁入了南开大学,思懿上的燕京大学。

梁启超为了对孩子成长更有助益,大力支持子女远涉重洋、负笈留学,增广知识、开阔视野。9个子女先后有7个曾到海外读书或工作,尤其在他晚年,有5个子女同时求学、生活在国外。

梁启超对儿女的读书、学业是非常重视的,认为这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础。他常常提醒子女要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强调“汝辈学业切宜勿荒”“欲汝成学之心犹切”,他并不看重结果如成绩、文凭等,不看重是否出色、成功,而是强调要有尽其所能、刻苦学思等学习态度与治学精神。

在治学上梁启超要求子女既要广博又要专精,并希望子女兼顾新学与旧学、西学与国学,主张“不中不西,亦中亦西”,力主中西古今文化的融会贯通。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1919年欧洲考察团成员合影(前左二为蒋百里、左三为梁启超)

把人做好最重要

不强求成绩,不干涉兴趣,但梁启超也有一件最看重的事情:品行。

他曾说: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

如果说在教育方法上,梁启超是个“西方式爸爸”的话,在对孩子品行的要求上,他更接近于自己的父辈:传统的中国士人。

梁启超本人接受的是十分传统的家庭教育,他的祖父是一名秀才,父亲没有考中功名,一直在家乡教书,算是受尊敬的读书人。他的母亲也是读过书的女子,在梁启超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认字、背唐诗。

在读书上,梁启超很快显露出超凡的天赋,“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放到现在绝对是天才少年,但父亲依旧待他十分严格,不仅要刻苦读书,课余还要帮家里在田间劳作,决不可“做游手好闲之人”。

所谓严父慈母,母亲待梁启超十分慈爱,但在大事上也绝不会纵容。六岁那年,梁启超因一件小事撒谎,一向“终日含笑”的母亲为此盛怒,命令他跪在地上“力鞭十数”,并警告他,如果再说谎,将来只能做盗贼、乞丐。

这段故事,梁启超一直反复讲给自己的子女听,他还让孩子们从小读《论语》《孟子》,教导他们“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道理。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重视情感教育

梁启超很注意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注意培养孩子们热爱和尊敬长辈及其他亲人,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感恩心,启发他们由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个有爱心、有感恩之心的人。

1924年,梁启超的夫人李惠仙乳腺癌不治而逝,梁启超悲痛万分写下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梁夫人文》:

我德有阙,君实匡之

我生多难,君扶将之

我有疑事,君榷君商

我有赏心,君写君藏

我有幽忧,君噢使康

我劳于外,君煦使忘

我唱君和,我揄君扬

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他在书信中向孩子们推介了《祭梁夫人文》,希望借这篇饱含深情的祭文,对子女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感悟家庭的责任,感悟以孝为本的亲情,感悟学会感恩的必要。

梁启超9个子女在父母的倡导下,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姐妹情深的和谐氛围。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他对子女之间所展现的友好相亲的天伦之情,总是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

此外,梁启超强调: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住了。

梁启超在书信里,不时地给孩子寄去自己的诗作、词作,抒发自己的儿女之情,也借以催化孩子们的情商、情调、情趣。他给子女的诗词,反映出一片蔼然、温馨的父子父女之情,很有人情味。

1925年致思顺、思成的《虞美人》写到:

一夜愁里频来去,泪共沧波助

悬知一步一回眸

篏着阿爷小影在心头

天涯诸弟相逢道,哭罢还应笑

海云不碍雁传书

可有夜床俊语寄翁无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1938年,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梁再冰、金岳霖、吴有训、梁从诫在昆明西山华亭寺。

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梁启超也关注孩子的职业,他认为事业无所谓大小,个人因自己的地位和财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就是可敬的.

梁启超主张,职业最好与人的理想追求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把就业视为谋一饭碗。1928年他致信梁思成夫妇,认为职业是求自立,但最好符合自己的理想追求,若专为生计独立之一目的,勉强去就那不合适或不乐意的职业,以致或贬损人格,或引起精神上的痛苦,倒不值得。

如果梁启超生活在现在,他绝不会去写《我的儿子读哈佛》之类的畅销书,因为“读名校”“升官发财”之类。根本不是他对子女教育的目标。

梁启超的子女中,大多学的不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但凡是真心喜欢且对社会有益,他必定全力支持。梁思成主修建筑史,梁启超深知这个专业找工作不易,但依然全力支持儿子的学业,次子梁思永立志投身考古,他便亲自联系当时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自掏腰包,让梁思永有机会参加实地考古工作。

他也会给子女提建议,但绝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本来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但思庄尝试之后,自觉兴趣不大。他便又忙写信道:

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梁启超对子女的学业非常关心,却并不在意一时的考试成绩,梁思庄在刚到加拿大时,一次考试在班上只得了第十六名,十分沮丧,梁启超得知后,立刻写信说,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后来,思庄经过努力,成绩一跃成为班上前几名,梁启超高兴之余,特意写信嘱咐: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着急……你们弟兄姐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功课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中说:

我认为

凡人常常活在趣味之中

生活在有价值中

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

那生命便成为沙漠

要来何用?

通俗地翻译一下

大概就是:

人生要是没乐趣

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他在给梁思成的家书中曾这样写:

思成所学太专门了

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

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

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之某部门

稍多用点功夫

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

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

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

厌倦即为苦恼

乃至堕落之根源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1934年,思宁、思懿、思礼、思达(左起)在天津“饮冰室”

教孩子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梁启超很有经济头脑和赚钱能力,自己坚持不发不义之财、不挣昧心之钱,也注意对子女进行财商、理财方面的教育,告诫他们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鼓励他们自强自立,既不讳言功利,也要看淡名利。

他在评说山西商人的经营之道和制胜法宝时,写下“晋商笃守信用”六个字,在夫人李惠仙投机失败后,他写信告诫子女:切勿见猎心喜,吾家殆终(始终)不能享无汗之金钱也。

1927年,梁启超曾对思成说: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


梁启超子女1908年摄于日本横滨双涛园。思顺(后排最高者)、思永(思顺前)、思庄(中间椅子上最年幼者)思成(右一)、思忠(右二)

梁启超一生忠贞爱国、矢志不渝、他的9个子女也都从小形成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感情,都和父亲一样始终怀抱一颗爱国之心。

当时国内局势动荡,梁启超一度希望梁思成先在美国找个职业,等国内安定了再回国为祖国服务,但最终思成夫妇还是及时回到了饱经磨难的祖国。这让梁启超深感欣慰,他们回国后与祖国共患难,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了贫病交加的艰苦岁月,不改以所学报效国家之志。

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按照父亲工业救国、科技救国的思想,赴美读了工科,成了中国一代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多年后,当记者问及:“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持着您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航天事业”?梁思礼的回答:“是一种爱国与奉献的精神”“我内心的爱国思想源自父亲”。

即使在梁启超过世后,梁氏子女依旧牢记着他的这些教导。抗战期间,梁思成、梁思永全家踏上颠沛流离的流亡之路,长女梁思顺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生活极为艰辛,但坚决不为日本人做事,三子梁思忠身为军官,在淞沪会战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小女儿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

梁氏兄弟姐妹九人中,有七人都曾经留学海外,而且都是哈佛、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名校。学成后,他们全部选择了回国。在梁家,“报效祖国”这四个字,从来不是一句说来好听的空话。

而这,或许正是我们为何如此尊敬梁氏一家的原因,在这个崇拜成功、膜拜金钱的时代,总该有人提醒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英”

一手培养九个子女成才,梁启超如何缔造中国最精英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