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作者:许孝如 沈宁

来源: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

2017年股票私募成功领跑,A股港股两地作战成“标配”。

与去年全年行情一样,各家私募的业绩分化非常明显,大型私募、尤其是一些百亿级私募表现优异。如果按基金经理类别分,公募派成为大赢家。

同时,2017年,资金南下成为私募“淘金”新方式。数据显示,全年通过陆港通净流入港股市场资金达3000多亿,其中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工商银行等港股通标的净流入金额合计超过1000亿,港股的小牛行情使得南下资金赚得盆满钵满,重点押注港股的私募产品也斩获颇丰。

券商中国记者调查国内16家大中型私募的投资情况,发现其中13家均配置了港股,其中有8家表示未来仍将增持或者择机增持,2家规模在50亿元的私募表示未来计划配置港股。A股和港股两地作战,逐渐成为私募行业的新常态。

3000亿资金南下掘金

2017年港股持续走牛,指数涨幅高达36%。港股通数据显示,2017年南下资金成交金额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净买入港股金额达3034.92亿元。

港股的牛市行情使得南下资金收益颇丰,持有港股通集中净流入的标的股票尤为明显。

数据显示,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工商银行是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买入力度最大的三只股票,净买入分别为406亿、348亿和302亿元。这三只股票的净流入就达到了1056亿元,超过南向资金总净流入的30%。而这三只股票2017年均大幅上涨,涨幅分别为35.9%、114.52%、42.5%,可见南下资金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重点押注港股的私募产品也斩获颇丰。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方圆天成郭飞武执掌的“天成壹号”、 云溪基金阳勇旗下的“雨山寻牛1号”的收益率均超过200%,成为今年产品收益的冠亚军。

据郭飞武介绍,天成壹号是一只规模1亿元的港股通基金,组合中包含5~6只港股,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换过股票,标的均是从房地产、银行、保险板块中选出来的被市场低估的优质公司。阳勇则一直持有腾讯控股等股票。

从持仓数据看,南向资金正深度介入港股市场。港交所持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2日,港股通持有神州控股比例最高,高达43.67%,其次是新华保险、金风科技、长城汽车、南京熊猫电子股份、德普科技,持股比例均超过30%,合计有23只港股的持股比例超过20%。

港交所披露显示,目前内地上市公司日均交易量占比74%,而诸多港股通集中持仓的个股,股价受南向资金的影响较大。

私募两地作战将成常态

A股和港股两地作战,渐渐成为私募行业的新常态。

“海外成熟市场估值相对合理,而且优秀企业多,十分适合价值投资的风格。”深圳东方港湾基金董事长但斌表示。

据券商中国记者调查,今年景林资产、高毅资产、淡水泉、重阳投资、展博投资和东方港湾等价值型明星私募在港股市场均有布局,2017年不但在A股市场取得良好收益,在港股市场也收益颇丰,有私募的收益超过70%。

此外,记者调查了国内16家大中型私募,发现其中13家均配置了港股,其中有8家表示未来仍将增持或者择机增持,2家规模在50亿元的私募表示未来计划配置港股。

调查显示,私募目前投资港股的比例多在10%以内或者5%以内,一家规模过百亿私募表示其现有的投资比例在中等或较高比例。

A股和港股互联互通后,港股中低估值的金融股以及在A股市场无法买到的股票成为资金最为青睐的标的。今年南下资金买入最多的就是金融股,资金净流入前十只股票中6只均是金融股。

据了解,但斌今年就有一部分资金通过港股通买入了腾讯控股。一些港交所上市的优秀龙头内地企业,也是私募选择投资海外市场一个重要方向。

例如,2017年下半年A股出现的“芯片热”,使得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成为南下资金最为热衷的股票标的。2017年下半年以来,中芯国际持股比例从7%左右增至最新17.72%,持仓规模超过百亿港元。近一周,中芯国际是南下资金净买入最多的一只股票,净流入高达12.6亿元。

“价值投资要求资金选择估值低、成长性好的优质公司长期持有。而明星私募,尤其是价值类的明星私募,其必然会全球化布局,寻找价值洼地和优秀企业进行投资。”上海一位私募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投资港股除了通过陆港通买入,还可以申请9号牌,发行境外基金(美元基金)买港股。据记者统计,目前持有有效9号牌照的内地证券类私募已有18家公司。2017年8月,老牌私募展博投资发行了首只境外基金,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17年取得年化15%的收益。中大型私募出海,加大全球化配置,已然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规模不再是收益的敌人

长期以来,投资领域有一条铁律,资本规模和收益率往往不能兼得,2017年这条经验被市场打破。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数据,证券类私募中百亿级私募共有27家,2017年平均收益为15.5%,领跑各个规模组别,同时大幅超过行业平均的8.49%。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另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去年在百亿级股票私募中,景林资产和高毅资产的收益率领跑,而这两家公司又都是以价值投资见长。其中景林资产创始人蒋锦志曾担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和期货部总经理、国信证券总裁助理(分管资产管理业务),2004年初创立公司至今,其管理的多只产品费后年化复合收益率超过25%,目前景林资产管理规模已经突破200亿元。

百亿私募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位低调的赢家——永安国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家私募成立于2015年初,鲜有参与各类排名和评选,公司董事长肖国平曾任永安期货资管部负责人,从最初的期货投资到如今转战股市,肖国平的转型非常成功。近两年公司快速发展,目前管理规模已经接近300亿,去年收益率仍维持在20%以上。

姜还是老的辣

去年的市场还有一个亮点,朱雀、星石、菁英时代等一批知名私募迎来自己的十岁生日,为私募业发展留下了意义深刻的注脚。从管理业绩看,这批10年私募也充分证明了姜还是老的辣。截至去年12月15日,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老牌私募获得了11.17%的平均收益。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成立满10年或有产品运行满10年的证券类私募机构共有40家。其中,景林资产代表产品年化收益为25.44%,在业内排名榜首。

公募派成赢家

如果按照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划分,公募派成为去年私募行业的赢家。数据显示,2017年,股票私募中公募派平均收益为16.6%,高于券商派的12.08%,更是大幅领先民间派的6.49%。拉长时间看,2015年、2016年民间派表现更好,2015年公募派收益率并不突出。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老牌公募派代表大多来自2007年第一批公奔私大潮,如业界所熟知的赵军、江晖、程义全、石波、肖华、陈家琳等。其中星石投资董事长江晖有超过20年的基金投资研究管理经验,曾参与筹备华夏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等大型老牌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过基金兴和、基金兴华、华夏回报和工银瑞信核心价值等多只知名基金产品,擅长精准把握市场中长期趋势。如今,星石投资管理规模已经突破百亿。在投资管理方面,实行“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多基金经理负责制”,旗下股票多头策略基金采用同一投资策略进行投资。

2007年后几乎每年都有公募大佬奔私。其中,2014年,前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离职后创立高毅资产,汇聚多位出自公募的明星投资经理。公司近几年的管理业绩在私募行业非常突出。

2017私募业五大关键词

过去的一年,对私募行业来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年份。跟随五大关键词,让我们一起梳理2017年的私募业发展和变化。

1、10万亿+

2017年私募业继续发展,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正式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幅达40%,规模已经逼近11万亿的公募基金。从行业内部看,发展明显分化,股权、创业投资类私募增长最快,证券类私募则出现下滑。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183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4633只,管理基金规模10.9万亿元,年内增幅分别为25.3%、39%和38.1%。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总人数23.38万人,其中,已在从业人员系统注册员工人数19.17万人,从业人员数量较去年有所下降。

分类别看另有一番风景。同样截至去年11月底,已登记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8294家,管理正在运作的基金31557只,管理基金规模2.28万亿元,管理规模年内下降17.7%。2017年新成立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数量仅为326家,较2015年的2976家、2016年的1074家大幅下降。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私募增长突出,管理规模为6.93万亿元,年内增长近50%,管理人数量为12764家,管理正在运作的基金27560只。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增速最快,管理人数量为778 家,管理正在运作的基金5516 只,管理基金规模1.68万亿元,年内规模增长近3倍。

2、股票领跑

分策略看私募行业表现,股票类策略收益领跑所有证券类私募基金产品,平均收益超过10%,量化类策略整体表现垫底,所有策略平均都取得正收益。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12月15日,私募行业去年平均收益率为8.49%。其中股票策略规模为1.15万亿元,平均收益达11.37%,排名榜首;组合基金以9.52%收益率紧随其后;复合策略、宏观对冲策略收益率超过8%;主观期货策略较前年大幅下降,平均收益率为4.69%;套利与阿尔法策略稳定在3%以上;阿尔法策略、程序化期货两类量化策略垫底,平均收益率不足1%。

此外,根据“第三届私募基金金长江奖评选”参评数据分析,今年股票类私募整体收益率排名居前,私募间分化严重,中位数收益率在10%-15%。业绩表现向大中型股票私募集中,景林资产、高毅资产、少薮派投资等公司产品收益率居前。

3、资金南下

2017年港股迎来一轮牛市行情,全年恒生指数涨幅达36%,创下十年新高。市场赚钱效应凸显,南下资金蜂拥进场。2017 年,通过陆股通净流入港股市场资金高达3034.92亿元,成交量显著增加。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5日,南向成交总额达 21570亿元,同比增加173.7%。

内地私募投资港股的热情高涨,2017年新发股票私募产品投资范围多数涵盖港股通,不少私募在投资港股中斩获颇丰。除了通过港股通买入,内地私募还可申请9号牌,发行境外基金(美元基金)买港股。

据记者统计,目前持有有效9号牌照的内地证券类私募已有18家公司。去年8月,老牌私募展博投资发行了首只境外基金,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17年取得年化15%的收益。中大型私募出海,加大全球化配置,已然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4、洋私募

2017年中国私募业迎来了首批外商独资私募证券管理人,洋私募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目前,已有10家外资机构获得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去年年初起,海外资管公司开始进军国内私募业。2017年1月5日,基金业协会发布《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填报说明》,外资私募备案登记的政策正式落地。

2017年1月初,海外资管机构富达国际宣布,下属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正式获准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2017年5月该公司在中国发布首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富达中国债券1号私募基金”,不过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内债券市场。

继富达之后,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也于2017年7月完成登记,正式进军中国。2017年11月,正式推出了其首只境内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名为“瑞银中国股票精选私募基金一号”,成为国内首只由外资私募推出的股票型私募基金。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路博迈、安本、贝莱德、施罗德10家外资机构获得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5、监管完善

2017年,随着私募行业的继续扩容,监管也在不断加强,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落地。

2017年7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私募行业意义重大,要求私募要“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并实施双录,保护投资者规范私募发展。

2017年8月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私募行业监管的顶层设计有望落地,将成为《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外专门规范私募行业的法律效力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此外,2017年,各地证监局对328家私募机构开展专项检查,83家私募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基金业协会也在年内先后出台多项新规,继续完善私募自律监管体系,包括业界关注度很高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对新三板挂牌私募的整改备受关注,最终中科招商、达仁资管等5家私募被强制摘牌。

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10-65983413。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

16家大中型私募有13家买港股,公募派私募跑赢券商派与民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