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听我讲讲15年从医路上的三件事儿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我是医生,听我讲讲15年从医路上的三件事儿》,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来源: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作者:
陶锐
从医路上二三事,此生难忘!
大家好,我是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一名医生,每个医生在行医路上都会有许多故事发生。今天,我想讲讲我15年从医路上的三件事儿。
《从医路上二三事》
陶 锐
陶锐
第一次ERCP
五年前一个冬日的午后。
我在手术室门口,刚穿好30多斤重的防辐射的铅衣,就接到同事老张打来的电话:“兄弟,我再奉劝你最后一次,这是你学成归来在医院开展的第一例ERCP手术,患者已经80多岁了,风险太大。即使家属签了‘生死状’,我都劝你放弃。你想自毁前程吗?!”
接完电话,我的心里七上八下。传统手术,老人肯定承受不了,ERCP是唯一选择,手术成功,我就赢了,可如果失败了,我的名声……
走进手术室,看着手术台上的老人呼吸微弱,却努力睁着眼睛的看着我,满怀期盼,我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做,老人就有可能活!不做,就只能等死!陶锐,都到这个时候,你还在犹豫,还在想着自己的名声,在生命面前,你有得选择吗?”
排除杂念,我站到了手术台前,将一根1米多长的带摄像头的十二指肠镜,插入患者口腔,经过食道、胃,抵达肝脏进行手术……
ERCP其操作要求之精细,毫米级的小误差即可带来生命危险。但手术很顺利,仅仅两天后,老人肝功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那也是我院ERCP手术零的突破。目前,我们已顺利实施了上千例,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病痛,提高了安全系数。
“懦夫”与“勇士”
2011年3月4日,我记得这个日子。我主管的病人王哥,没能撑过那天。
“陶锐,你快避一避,王哥的家属从綦江来了,有五六十个人,到处在找你。”同事急匆匆的跑过来对我说。
王哥是家中的顶梁柱,因肝癌做了大范围的肝脏切除。术后第四天,突发急性肝脏功能不全,没能救过来……
ICU病房门口,几十个人几乎围满了半层楼,远远看见我就涌了过来。但出乎意料的是,王哥的爱人手拿一根条凳,从人群中走出来,示意我和她一起站上去,高一点,好让所有人都看得见。她把我和我的团队对王哥住院期间给予的治疗、呵护、帮助,一一细述,直到声音越来越细弱。接着,她深吸一口气,一个不拉地介绍她所有到场的亲戚、朋友。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三四岁的孩童,看到那么多双渴望奇迹发生的眼睛,而我却已无一丝回天之力。面对病魔,我就像个懦夫。瞬间,我的眼泪如决堤一般,模糊了视线。
医生的职责、病魔的无情、家属的眼神,推动着我努力,再努力一些。第一次完成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第一次完成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第一次完成腹腔镜下脾破裂的急诊手术……,每每实现一次突破,我都为之欣喜若狂。因为,我想加速武装自己,多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患者眼中和病魔搏斗时战无不胜的勇士。
我的福份
去世30年的爷爷需要迁坟。一路上,父亲小心翼翼的捧着爷爷的骨灰盒,默不作声。
婆婆第一次讲起当年爷爷去世时的情景:“那时,你爷爷体重已经不到一百斤了,才让我们用板板车把他拖到你工作的医院。可医生说,医疗技术和条件有限,花销巨大。无奈,我们又用板板车把他拖回家。拖回家干嘛?等死啊!没过几天,就没了。”
婆婆的眼神落到父亲手中的骨灰盒上,接着说,“如果当年璧山能有现在的医疗条件,能有像你一样的医生……你爷爷也能多活些日子啊!”。是啊,有医生多好啊。唯有他们能够和病魔搏杀,唯有他们能够给患者以改生死之机会。
我从医学院毕业,到现在已经15年了。从妇产科到普外科再到肝胆外科,从一名年轻的男妇产科医生到一年主刀五六百例手术的副主任医师,成长之路崎岖坎坷,但风景相随、感动相伴。
当下,全国上下已吹响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号角,恰逢我院进入创建三甲医院的冲刺阶段,我和同事们也卯足了劲撸起袖子加油干。每天,我所在的科室,有的医生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和“上下级医院”进行病例讨论,有的医生到乡镇卫生院进行蹲点帮扶,全院上下苦练内功,大家纷纷积极投身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中,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尽一份责。我们医院的党委书记说过:“当你能够用你所学,用心、用情去解除患者病痛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刻骨铭心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敬畏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敬畏病患,因为他把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敬畏医学,因为它能救人于危难与痛苦……
我是一名医生,守护患者的健康,我们责无旁贷!
- END -
/ 相关阅读 /
·我是医生,听我给你讲几个小故事!
/ 推荐阅读 /
·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
- 肿瘤医生坦言:要想癌症痊愈,就得熬过3道“生死坎”
- 27岁女生胃癌离世,肠胃科医生:这种菜,一口都别碰,容易致癌!
- 医生说,这几种人千万不能吃冬瓜,每吃一口就会找病!
- 医生:脖子上出现3个症状,癌症可能已临近
- 20岁女孩腹痛离世,查出原因后,医生解释:跟她经期做一件事有关
- 机器人医生“沃森”开出首份“处方”
- 常吃火龙果,排毒抗衰老?医生却警告:这3类人最好一口都别碰
- 全国超声科医生缺口至少15万 亟需培养应用型人才
- 有些病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什么医生还要开那么多检查?
- 16岁少女从没来过“大姨妈”,当她脱掉裤子,男医生当场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