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码头吨位较小,吊机功率落后,汕头港大量的货物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散杂货方式运输,港口吞吐量增长缓慢,一度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直到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00年以后,汕头集装箱码头建设才有了较快发展。
一组货物吞吐量的数据对比可看出汕头港的快速发展。1985年,汕头港的货物吞吐量是201.1万吨,而2014年汕头港的货物吞吐量是5160.9万吨,两者相差了25倍;1985年汕头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仅仅只有0.3万标准箱,2014年则是130.3万标准箱,前者只是后者的零头。
客运航线一开“番客”纷至沓来
与货运不同的是,1985年汕头港的客运有了一个显着的飞跃。根据《汕头交通志》(汕头市交通局编2010年1月)中的数据,1978年汕头港旅客进出口总计54569人次,而改革开放后,由于汕穗、汕香线先后复航,以及泰国、海口、三亚临时航线的开通,1980年至1985年每年旅客进出口人次和1978年相比激增近四倍,保持在20万人次以上。
汕头是著名侨乡,航线一开,潮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纷纷回大陆探亲、旅游观光。再加上改革开放带来的重大机遇,奔赴大陆洽谈生意、投资创办企业的客商也纷至沓来。1980年1月24日,“鼎湖”轮船从汕头港首航开往香港,当年汕头港的进出港旅客就飙升到265663人次,加上之后往返于汕头香港两地的“龙湖”“金湖”等五艘客轮,使得旅客人次居高不下。
当时,汕头本地人称呼这些从香港来的客人为“番客”。但是,由于没有专用的客运码头,客轮抵港长时期占用3号码头,有时甚至锚停在海中,用驳船接送旅客,存在安全隐患。1985年建成5000吨级的客运码头后,这些问题才得以解决。
1986年客运码头投产,身着西服、手提皮箱的“番客”,从客轮的舷梯走下,踏上中国内地的土地,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崭新的客运站大楼。
在客运站大楼后面,是焕发勃勃生机的汕头经济特区。可以说,客运航线的开通,不仅为汕头港带来了旅客,也进一步为汕头经济特区带来了大量的投资。
千吨级港口停下万吨级货船
1995年以前,汕头港只有三五千吨级的小码头泊位,但1980年代以来汕头港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而且航运的发展还要快于港口的建设。由于港口生产需要,常常有万吨级客货轮进港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大船吃水深、重量大、体积大,如何在小码头中停靠大船,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根据《航海技术经验汇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6月版)中所写,当时汕头港的引航人员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总结了一套经验:首先考虑靠泊时船身施加给码头的力量,控制好泊船速度是关键;遇到吹开风和涨潮流时,应尽量支拢些;吹拢风或落潮流时,横距拉开点,速度宁可不足而不可过量。其次是解决角度问题,把靠拢时对泊位的接触面积尽量加大,便于将瞬间的力分散在整个面上。再次是揽绳的布置问题,如出揽的先后顺序,以及根据船的长度和导揽孔位置,合理布置首尾揽和倒揽的走向,以便把系船力合理分摊在码头的各个系缆桩上。
让千吨级的港口停下万吨级的货船,离不开汕头港引航员的智慧和努力。引航员是船舶进港时的“临时船长”,负责指挥船舶驾驶人员控制船位,避免发生搁浅、触礁、碰撞等事故。在上世纪80年代前五年,汕头港年引航量保持在500艘次以上,后五年上升到700艘次以上,1990年代后引航量大幅增长,1997年达到4682艘次。繁荣的背后,是引航员的保驾护航。
《汕头港引航史》(汕头市交通局编2010年1月)中提到,在汕头港的引航员团体中,出现了中国引航史上第一位女引航员李正容。在引航员这个男性行业里,李正容巾帼不让须眉,安全引航30多年,直到1998年退休,从未发生一丁点事故。
稿源:(南方PLUS)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611W412020.html
标题:迎来|特区40年轮丨1985:联通四海,百年商埠迎来“二次腾飞”(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