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迎来|特区40年轮丨1985:联通四海,百年商埠迎来“二次腾飞”



按关键词阅读: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迎来|特区40年轮丨1985:联通四海,百年商埠迎来“二次腾飞”
文章图片
榕江入海口处,伴着海风,一座有百余年历史的商埠历经岁月洗礼,鳞次栉比的都市建筑群显示出它的繁华。码头上吊机高耸,泊位旁货轮静锚,下方青蓝色的海水涌动,冲刷着锈蚀的船底。
海门回望,千峰涌起,港口雄开,商通万里。这便是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的汕头港。
自1860年开港以来,汕头港便一直是粤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这片大地上时,那时的工人没有想到,杂货堆场有一天会变成集装箱堆场,木船会变成货轮,搬运工人会变成力顶千钧的大吊机。
上世纪80年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正如火如荼,汕头港也迎来了一些新变化——1985年3月25日,由汕头经济特区航运公司与经贸部外运总公司和香港华润仓储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3000吨级泊位集装箱、散装两用码头竣工。1985年4月,在原有两个5000吨级码头和一个3000吨级码头之间建设两个5000吨级粮杂兼集装箱码头,并于1987年7月31日完工。1987年11月27日,改扩建3号码头为5000吨级、3000吨级码头各一个,工程于1988年11月27日完工。
这一系列的港口建设工程,大大扩大了港口规模,也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给汕头带来了新机遇。而身在异乡的潮籍华侨,也能够沿着航线,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港口货物吞吐量30年增长25倍
沿着西堤汽车轮渡码头向东约1公里岸线片区,是汕头港老港区所在地,上世纪曾是汕头经济特区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这里分布着多个老旧码头,有的仍在运营,有的则已退出市场。1985年建成运营的3000吨级泊位集装箱、散装两用码头就在其中,目前连同老港区大范围正在进行围蔽拆建。
迎来|特区40年轮丨1985:联通四海,百年商埠迎来“二次腾飞”
文章图片
1985年汕头港码头。黄嘉锋 翻拍
在《汕头开港150年图像编年史》(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中,就有一张拍摄于1985年的汕头港码头照片。照片中,码头旁有数架形似大碗茶壶的高架式吊机,泊位内整整齐齐停放着一排木船,港口上有平房仓库和集装箱堆场,但集装箱数量并不多。
午后,年近古稀的辛伯与朋友正在海滨长廊树荫下乘凉,其是原汕头果菜进出口公司的员工。辛伯回忆说,在上世纪80年代,像果菜进出口公司这样的企业接到外贸订单之后,便将货物用“大五肚”(木船)运送至港口,登记寄存在港口的仓库中,等待大货船来运货,当时还是用陶瓷来存放果菜等货物。而且,虽然港口已有吊机,但很多货物运输依旧需要靠人力,基本处于半机械化的状态。
在种类多样的货物中,煤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86年以前,汕头港尚未有专用的煤炭码头,轮船运煤抵港后,由驳船驳运到岸边卸煤,既影响港口通行能力,也造成空气污染。经交通部同意后,汕头港在礐石虎头山北建设5000吨级泊位煤炭码头及煤堆场,1987年2月10日正式投产。在当时,5000吨级泊位的码头已经是汕头港最大的码头。


稿源:(南方PLUS)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611W412020.html

标题:迎来|特区40年轮丨1985:联通四海,百年商埠迎来“二次腾飞”


上一篇:call|投诉少了、力量大了、参与多了,来为闵行这项“民心”工作打call!

下一篇:水位|航拍安徽巢湖高水位 强降水来袭防洪形势严峻


人文

项目|曲靖经开区成立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

阅读(27)

园区党委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成立曲靖经开区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的批复》。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书记徐升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