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全力推动专项工作试点示范
前不久,南京成立全省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协会。协会的成立为行业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弥补了行政管理上的不足。据悉,协会成立后,将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打造拆、运、处、品一体化的产业链,未来形成闭合的产业链、数据链和供应链,把核心技术释放出来,为循环经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比如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及再生产品的研发上,不断加大力度,符合市场需求,在生产和应用环节,加强技术标准编制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协会将充分发挥政企之间的“黏合剂”作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全市共建成19处资源化利用设施,处置拆建垃圾约94万吨;南部新城建成投产全市首座固定式渣土资源化利用厂,计划处置利用渣土200万立方米;7个项目试点推广泥浆现场干化技术;2个小区开展装修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置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开展各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建筑住区、河道等海绵技术应用导则编制;加快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丁家庄保障房2个海绵城市试点片区收尾。地下综合管廊方面,上半年累计新建南部新城片区、扬子江大道、麒麟片区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总计4.7公里,累计完成设备安装6.9公里,全市目前已形成管廊主体结构67公里。
前不久,江北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覆盖江北新区核心区、研创园片区、浦口部分片区的最主要最大规模的高压供电主干线下地入廊通电运行了;覆盖新区上万户人家及上百家企业,标志着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迈入新的台阶。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好后,往下看,路面再也不会被“开膛破肚”了;往上看,空中电线“蜘蛛网”将逐步消失,方便检修的同时,可以解决“一场大雨就看海”的城市痛点问题。
江北新区浦滨路、绿水湾路、兴隆路、万寿路等高压线路入廊,释放了土地约500亩。按照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结合地表透水路面、生物滞留设备、中央青龙绿带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在综合管廊部分路段内设置独立雨水仓、排放仓。通过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利用、排放地面雨水,促进城市健康水循环,提升了新主城建设的品质。
综合管廊数字化和智能化运维同样需要城市物联网的支撑。管廊的顶端安装了很多监控设备,有摄像头、烟雾感应器、定位系统、预警系统等,通过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空间地理信息三维一体可视化等技术,以指挥调度中心为核心,建立综合管廊管理运维平台,集成各种环境监测、设备监测、安全防范、智慧巡检等多元化集成,实现可视化数据的集采、智慧化的管理。管廊智慧化管控平台的应用,改变了综合管廊建设管线权属单位多,现场管理容易出现差错和安全事故风险等难题,利用监控数据的积累和管理优化,减少人员投入,提高管廊内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能耗,提前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降低维护成本。
前不久,南京市能效提升推进小组办公室召开公建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项目核验会,酒店、学校、医院等12个项目全部通过专家核验,总面积近65万平方米。据统计,这12个项目经过能效提升改造后,一年可节电789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110吨。据悉,我市在绿色建筑和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示范方面,累计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356个、面积5312万平方米;实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73个、面积367万平方米。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方面,持续在全国保持先进,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44个、面积394万平方米。
稿源:(光明网社会)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21134392020.html
标题:项目|投资过半、开工率达90% 上半年城建项目加快推进(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