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让王震感触更深的是,执法队不再是为执法而执法,“街道要求我们更注重对居民的服务。”近期,执法队派出8名队员下沉到街道的8个社区,协助居委会开展各项工作,在熟悉民情的同时,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街道是距离居民最近的基层政府。对街道赋能放权,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要素汇集到这个基层治理单元中,疫情期间街道响应居民诉求更加快速更加灵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自此也有了实打实的制度保障。
既是“数据库”又是“指南针”疫情来了,但人们的生活仍得继续,城市依然需要有序运转。垃圾分类、物业管理、中高考保障、浅山区保护……北京的各项常态工作在防控期间有条不紊推进。而经受住了疫情考验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在城市日常治理的“数据库”和“指南针”作用更加凸显。
所谓“数据库”,就是民情民意数据库。
疫情期间,12345热线日均接听电话上万个,掌握了市民诉求第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描绘城市的动态民情图,分析诉求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高发区域高发时段,并通过业务数据共享的方式,向市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
精细的大数据分析好比一根根“指南针”,引导政府部门对市民当前最关心的问题进行靶向治理。如疫情期间12345根据来电诉求,分门别类开设了发热、复工复产、心理慰藉等专线,让咨询者获得更精准的帮助。
在疫情期间推动的两个“关键小事”之一——垃圾分类也获得了12345热线的“神助攻”。因为这次疫情的发生,广大市民对公共环境卫生越来越关注。垃圾分类在全市推开后,相关投诉也纷至沓来。有反映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不全的,有反映小区垃圾混装混运的,有反映清运不及时散发异味儿的……
这类问题处理得快,可反弹也很快。单靠社区、物业使劲儿,垃圾分类总是推进得不够彻底。日前,本市出台了新机制。
“根据12345举报投诉量,每月会对全市333个街道乡镇进行一次大排名,被举报投诉越多的街乡镇,排名就越靠前。如果连续3个月被列入全市月度市民反映垃圾分类问题突出的前20名,这个街道或是乡镇将被挂牌督办。一年累计四次排名进入前20名,也同样被挂牌督办。”市环境卫生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意味着,小区垃圾分类没管好,不仅仅是物业有责任,属地的街道乡镇如果监管不力,也要被要求限期整改。
不仅仅是垃圾分类,本市重点推进的每一项工作,接诉即办都可以在反馈民意、排名督办上大施拳脚。前不久向公众征集意见的《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还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作为统一的社会报告、举报电话,畅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渠道。
经过这场特殊战疫的检验和洗礼,北京这座超大城市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在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本市首创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在构建疫情防控的人民钢铁防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接能接住、诉能倾诉、即能立即、办能办妥”的12345热线,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
来源:北京日报 | 采访人员 王海燕 安旭东【 诉求|12345的“战疫经”——战疫考验下的北京城市治理能力系列报道之二】流程编辑:TF019
稿源:(北晚新视觉网)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1111C92020.html
标题:诉求|12345的“战疫经”——战疫考验下的北京城市治理能力系列报道之二(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