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慢镜头+回放、一期变N集 综艺节目“注水”几时休


嘉宾|慢镜头+回放、一期变N集 综艺节目“注水”几时休
文章图片
专家建议,在生活观察类、选秀类、音乐类综艺扎堆的当下,综艺节目制作机构应珍惜创作空间,以贴近生活、关切现实的手法,提升节目的社会责任感,用精品回应观众对节目品质和深度的诉求 。图为《这!就是街舞3》海报 。
一档选秀综艺总决赛直播竟长达7小时,一期综艺节目要分上下集,一组明星下豪车镜头反复播三遍……在影视剧走向短剧快节奏、纷纷抛弃“注水剧”的当下,这一顽疾悄然“侵入”荧屏综艺,“注水”“催肥”的节目令许多观众望之生厌 。观众则以开启倍速观看、只追热搜短视频等方式应对不断“虚胖”的综艺 。
给综艺节目“注水”的举动,是制播双方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驱使下形成的默契,牺牲的则是综艺节目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专家指出,在政策和市场积极引导下,制播双方应拧紧综艺“水龙头”,让文化娱乐功能更充分地融入正向价值观 。
“综N代”与“慢综艺”成了重灾区
据《2020年Q2视频平台综艺观察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综艺“上新”总计81部,出现了《舞蹈风暴2》《乘风破浪的姐姐》《这!就是街舞3》等“爆款”节目 。然而,当下一些热播的综艺节目也出现了不少杂音 。
最近,一档自诩“中国首档角色竞演真人秀”的综艺节目第二季就“翻车”了 。针对某“流量小生型”选手的去留问题,身为导师的青年导演与资深前辈公开互怼,“翻云覆雨双标论”一时间甚嚣尘上 。随即,该综艺又被曝出选手私下向导师请客送礼的“内幕” 。争议话题多次攀上热搜榜的同时,观众却对所谓“高水准”“强还原”的真人秀大失所望,节目口碑一路走低 。其实,层出不穷的“盘外招”只不过是节目组的“障眼法”,企图掩盖“注水”综艺的实质 。
总体来看,“综N代”是“注水”重灾区,顶着首季高收视的光环,手握乏善可陈的内容,拧开“水龙头”便成了填充时长的便捷手段 。某偶像选秀综艺第二季急剧膨胀,体量比首季陡然增加一倍至23期,每期节目时长几乎都超过了两个小时,还被分割成上下集 。而拖延拉长的比赛进程味同嚼蜡,对专注舞台的观众来说已成了一种煎熬 。“注水”现象的另一多发地带是近年走红的“慢综艺” 。一档以旅游探索为核心的综艺,首期节目竟足不出户,嘉宾们只是从酒店到餐厅做了两轮游戏;其后的“一日游”城市体验被硬生生剪成1.5期 。“慢综艺”呈现舒缓的生活节奏,反映悠然的情绪和心态,但不能成为“注水”稀释、拖延节奏的借口 。
“注水”手法花样多,大多难逃“七宗罪”
精品综艺创作并不拘泥于篇幅,判定“注水”的标准也与时长、集数没有必然联系,而应观其是否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作品篇幅是否服从叙事需要 。细细数来,当下综艺节目的“注水”花样繁多,堪称“七宗罪” 。
一曰,断章取义,制造话题 。有些明星真人秀为填补“幕后故事”,通过恶意剪辑拼凑,刻意营造嘉宾之间冲突对立,以无休止的争吵撕扯给无聊演出增添话题度 。二曰,碎片剪辑,稀释内容 。部分综艺节目偏好将完整的嘉宾对话切成碎片,通过后期剪辑掺入拍摄花絮,注水稀释破坏节奏 。三曰,信息冗余,同义反复 。选秀综艺导师每次抛出犀利金句,立刻插播多位学员类似的惊讶反应,反复重现的“表情包”惹人厌烦 。四曰,空降嘉宾,稀释本体 。聚焦中年女星组团出道的热门综艺,近三个半小时的“成团夜”请来17位毫不相干的男嘉宾,喧宾夺主的呈现方式让人大失所望 。五曰,拉长战线,拖延时长 。一档偶像选秀综艺用大量真人秀VCR强拉时长,排名公布环节耗费三个多小时,甚至出现了直播观众尚在等结果揭晓,节目赞助商已在微博提前“剧透”的乌龙事件 。六曰,内容单薄,回放来凑 。某新综艺最末一期号称“毕业典礼”,其实是请几位嘉宾坐在小教室里,重温40分钟的往期节目剪辑回放,收官之作顿成“烂尾” 。七曰,广告植入,用力过猛 。节目组为了照顾赞助商的曝光度,从不同角度重播三回明星下车的镜头,让嘉宾与观众同时犯了“尴尬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