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15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社会变迁与转型( 三 )


澎湃新闻|15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社会变迁与转型
文章图片
研讨会现场
“浙商”的历史渊源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宫云维的报告题为《历史文献中的“浙商”及其内涵》 。
“浙商”一词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 。文献记载中叫法不一,有“闽、浙商旅”“二浙商人”“两浙商贩”“广南、福建、淮、浙商旅”“浙商”“两浙商人”等,但都指向同一个群体——“两浙”地区的商人 。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80),合浙东、西道为两浙道,置都团练观察使 。这是“两浙”一词首次以行政区域名称出现于文献中 。唐人诗文中也从此开始出现“两浙”一词 。总的来说,今浙江省的主要辖区在宋代仍是属于“两浙路”的,因而,宋人习惯于称今浙江地区为“两浙” 。所以,宋人文献中的“两浙商人”“二浙商人”,即指该地区的商人 。
“浙商”一词虽然在宋代就出现了,但直到元代,仍没有约定俗成 。受行政区划以及国祚较短的影响,元代对今浙江地区的称谓仍沿袭了宋代的“两浙”,元人著述中的“两浙”一词,也仍然是宋代的两浙路辖域 。明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全国陆续设置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浙江布政司是其中之一,辖境基本与今浙江省行政区域相当 。因而,“浙江”一词作为行政区域的指代,开始在更大程度上取代“两浙”,作为专有名词的“浙商”一词也明显增多了,并从明代开始约定俗成 。清康熙以后,随着正式置浙江省,“浙商”作为“浙江商人”的简称,被广泛应用 。
以“浙商”而言,历史文献中的浙商,其经商地域并非只限于浙江境内,其从业人员也并非全都是浙江籍 。外省籍人士在浙江境内经商的,也有称为“浙商”的 。
明清杭州官营织造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余清良的报告题为《明清时期杭州官营织造研究》 。
明清时期的丝织手工业主要集中在以苏州、杭州为中心的江浙地区,杭州是其中重要的丝织业中心 。
明代杭州有织造府和织染局两个具体的官营丝织生产机构 。织造府是官营丝织生产的管理机构,其附设的机房,主要“掌织造御用袍服” 。而织染局是主要的生产机构 。明代杭州织染局先后建有南局、北局(又称旧局)和新局三局,三局中因南局早废,所以其生产又主要集中在旧局和新局二局 。作为织染局内部最主要生产场所的新局,由原尚书赵文化宅改造而来 。明代尚书是朝廷重臣,一般也都富甲一方,尚书府规模肯定不小 。再加上同样规模十分庞大的织造府和原先的南局,明代杭州的官营织造机构总的建置规模极其庞大,在明代杭城中影响也十分巨大 。因墙门朱红,久称“红门局”,清代重建杭州织染局后,沿袭其称呼,称之为“红门局” 。由于织染局坐落的缘故,其四周市场繁荣,每日聚集的工匠众多,所以今涌金门附近地方被称之为“闹市口” 。
“织造”,又称之为“监督”,全称为“督理苏杭等处织造”或“苏杭等处织造督理”,是各织染局的主管官员,其主要职责是“掌造作缣帛纱縠之事,用异其物,品异其式,月有要,岁有会,检其不法者” 。清代织造一职官定级别不高,但由于一般都是钦差,所以又称之为“钦差督理苏杭等处织造” 。正因为如此,其在地方上的地位得以与江、浙两省督抚并列 。对此,清政府有明文的规定:清代织造一职不管其实际官阶(品级)多么低,但由于是一员钦差,因此其在任内是可以与地方督抚、司道运司平起平坐的,其实际所处地位平列 。正由于此,当杭州织造调任暂缺时,其职掌一般由浙江巡抚代理 。
杭州织造一职的职位及其职掌在清代曾一度有所变革 。早在清雍正年间(1623-1735),杭州织造除管理自身的织造事务之外,还曾一度兼管杭州南新关、北新关两关的税务 。到清乾隆(1736-1795)末年的时候却一度遭到撤革 。
在明代浙江的十织染局中,杭州织染局无论是其建置规模还是产量,均为首位 。在全国所有的地方织染局中,杭州织染局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在岁改额上还是在各种加派额上,杭州织染局历来都是明政府派织的主要对象,所承担的各类段匹成造额,在全国的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尤其是到了明中后期,更是明朝廷织造所依赖的重点,唯一能同其相提并论的只有苏州织染局,苏、杭二局实际上是明代官营织造的主要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