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俏|住宿、餐饮、娱乐、交通……“双11”服务消费走俏

“你扫货了吗?”这是“双11”人们常用的一句问候语。而今,除了实物消费,优质优价的服务类消费在线上异军突起,受到青睐。
趁“双11”促销买机票、订酒店、吃自助餐……服务消费活力尽显。今年“双11”,线上服务消费有什么特点?发展趋势如何?怎么看待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和消费心理?
新技术带热线上服务消费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打破了服务消费供需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推动线上服务消费供给更多样更充足
“从这里看北京夜景很美,可以边吃边欣赏。”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栋摩天大楼的高层,李轩和女朋友正坐在一家餐厅内,俯瞰全城夜色。
李轩是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虽然积蓄不多,但在网上租了这家餐厅的会员卡,带女朋友到该店用餐,享受到五折优惠。“各大电商平台上,这类高消费酒店、餐厅的会员卡租赁服务很多,租一次只需要几十元到100余元不等,却能省下几百元甚至更多消费金额,趁着‘双11’有活动价入手,感觉很值。”谈到这次购物体验,李轩很满意。
“人到中年,健康最重要。”刘骥最近刚刚参加了单位组织的职工体检,但他对体检项目的覆盖范围并不满意,因此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家商业医疗机构的“贵宾级”体检服务。“筛查项目这么多的体检,在外面的医疗机构通常要卖两三千元,但网上促销不到500元,我和妻子用了以后感到项目确实很全面,医护人员服务也好,就给家里的4位老人都买了。”
继夏季“6·18”之后,“双11”“双12”陆续来临,网络购物迎来又一段黄金时间。除了各种实物类商品继续火爆,线上服务类消费也受到消费者热捧。
“‘双11’不仅是购买实物商品价格低,购买服务也一样划算。”正在求职的研二学生卢先智,趁一家教育培训类电商平台推出活动价,购买了申论写作、面试技巧等几门线上求职辅导课程。“线上买课,时间更灵活、价格更实惠,还不需要通勤,非常适合忙于求职的应届生。”
餐饮住宿、会员权益、家政服务、线上办公、知识付费、寻医问药……“双11”线上服务消费的火爆是近年来服务类消费规模快速增长的缩影。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已达到45.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指出,当前线上服务消费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消费升级有直接关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从商品消费为主转向商品与服务消费并重,人们把更多支出投入服务消费。因此,近年来中国服务消费的增速和占比持续上升。
赵萍指出,新技术应用是线上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供给侧的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打破了服务消费供需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使服务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加速释放。可以说,新技术催生了新业态。”赵萍说。
“随心”类产品叫好又叫座
——服务供给商细分市场,推出价格更优惠、使用面更宽、限制条件更少的产品,对接消费者需求
住宿、餐饮、娱乐、交通、保健、教育……居民日常购买的服务包罗万象,线下有什么,线上就有什么。“双11”的这把火,也在点亮服务消费领域,引来各类服务提供商入局。
今年“双11”,电商平台及各类商户纷纷拿出了吸引眼球的优惠价格,力争在消费回暖、需求释放后的第一个“双11”从新兴的线上服务市场上分一杯羹。老牌电商京东、淘宝珠玉在前,服务类电商也有样学样,如携程的“双11嗨购节”、自如的“品质租房节”、货拉拉的“金秋拉货节”,令消费者目不暇接。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出台多项举措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充分释放线上经济潜力。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疫情在深度抑制线下密接式消费的同时,也给线上消费带来了宝贵的机遇,在线医疗、智能体育、线上教育等服务消费蓬勃发展,要因时顺势、抓住契机,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