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5G医疗安全性风险和患者安全
目前 , 5G技术还是新生事物 。 全国的主干网还不很成熟 , 跨区域间传输的稳定性还不能保证 , 而且 , 实际速率和时延与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 。 此外 , 还有5G标准确立不久 , 产业链方面还相对滞后 。 医疗行业专业性要求高 , 手术之类操作容错率非常低 。 现阶段进行远程监护和控制类操作还存在较大安全性风险 , 特别是远程手术 , 若因通讯故障而中断 , 或因系统被入侵而发出错误指令 ,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
5G医疗的安全性问题涉及5G安全和患者安全两方面 , 即不仅与通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关 , 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医疗设备的无故障水平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对此都有影响 。 所以 , 假使5G医疗技术成熟 , 安全问题的关注依然非常必要 。 以5G远程手术为例 , 患者端必须配置手术机器人 , 当今技术水平最高的医疗机器人乃是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 几乎垄断了全球外科手术机器人市场 。 然而有统计显示 , 该机器人自2000年起14年内在全球进行手术60万次 , 致死144人 , 烧伤193人 , 操作疏忽、设备短路走火、零件掉落和视频故障等问题不断 。
安全问题影响5G医疗应用的推广普及 。 还以对安全性要求性最高的5G远程手术为例 , 基于技术和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 , 手术操作技术和效果必将低于(最多接近于)同等条件下的现场手术(长期来看亦是如此);而由于目前远程可操作设备限制以及患者安全忧虑 , 部分手术(特别是大型或复杂手术)技术上无法开展 , 另有部分手术没有意愿使用5G技术(如一些小型和微创手术) , 导致5G手术的受用范围可能窄于传统手术(短期内) 。 不过 , 由于5G远程手术突破距离、设备和人员限制 , 汇集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势(如医疗落后地区使用医疗发达地区支援的远程手术可获得高于当地现场手术的效果) , 预计未来5G远程手术在安全性、适用范围和操作质量等方面会不断提升 。
此外 , 5G人体健康风险也对5G医疗安全造成影响 。 长久以来 , 国际上关于电磁波场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问题存在广泛争议 , 这也是国内外民众对于通信基站(尤其是5G基站)抵制情绪不断见诸报端的内在原因之一 。 各国政府部门一般遵从权威机构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建议 , 后者仅从热效应角度考虑 , 坚称符合规定暴露值(如5G辐射要求小于40 W/m2)的电磁辐射对人和环境无害;科学团体则担忧电磁波生物效应的不良后果 , 它对人体健康(如遗传、血脑屏障、认知功能以及细胞钙通道、神经元自噬等方面)和生态环境(如鸟类昆虫活动和分布、哺乳动物生殖和植物代谢等方面)存在潜在危害 , 呼吁谨慎决策和重新制定防辐射标准 , 对此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则中立地认定电磁辐射为2B类致癌物(可能致癌) 。 而5G使用了更高频率的毫米波频段 , 在同等不超标强度下 , 被学术界认为可能具有更严重的潜在后果 , 但此观点同样被产业和政府机构否认 , 不过也有国家因此暂停5G部署 。 以上争议超出本文范围 , 但是鉴于5G医疗部分适用场景可能涉及老幼病伤等免疫力低下群体以及长时间连续和/或使用5G发射设备 , 对人体健康的安全要求更苛刻 , 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更加公正的标准以及更加透明的科普宣传 。
隐私保护及数据合理使用的挑战
5G医疗数据隐私问题主要包括数据泄露和滥用两方面 。
2019年的“5G+智慧健康医疗高峰论坛”指出 , 5G医疗数据泄露是风险关注的重点 。 在医疗服务信息化的过程中 , 医疗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屡见不鲜 。 2017年曾有报道称国内某医疗信息系统被黑客入侵 , 信息泄露公开被贩卖;2018年 , 新加坡某医疗集团被黑客攻击 , 导致泄露约150万患者的病历信息 。 此外 , 医疗设备的软件漏洞也可能被黑客渗透导致人身伤害,国外曾有黑客入侵胰岛注射机器的报道 。
稿源:(健康界)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3aY562020.html
标题:应用|5G医疗:痛点、问题、应用和展望(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