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九十年代财税改革以来 ,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大潮 , “卖地”成为了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 。 2010到2017年 , 土地出让金在地方基金性收入中的占比持续维持在80%左右;2018年 , 地方土地出让收入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5万亿 , 占到了当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66% 。
单纯依靠“地价涨---房价涨---GDP涨---地价涨”的内循环 , 在过去十几年非常好用 , 但是走到现在已经快走不通了 。
一方面 , 房贷占居民收入比已经高达63%左右 , 高房价抑制消费早已老生常谈;另一方面 ,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促进效应是“倒U型”的 , 而目前已经逐渐趋于“临界值”——即挤出效应超越拉动效应 , 加之调控政策的严格执行 , 地方政府已经到了寻找新收入模式的关键时刻 。
近期蹿红的合肥显然是这个班级里的尖子生 , 无论是顶着压力拿下的京东方 , 还是存储芯片领域杀出的黑马合肥长鑫 , 抑或是今年刚用70亿引进的蔚来 , 都是“风投治市“威名最朴素的诠释 。
作为一个在2000年仍排在全国82位的城市 , 合肥依靠着一次次“产业豪赌”不断挖掘着发展的第二曲线 , 实现了经济逆袭 , 自然被很多地方奉为圭臬 。 然而 , 这套模式学起来并不容易 。
早在2005年 , 江西新余就从仅有的18亿财政中拿出2亿补贴引入赛维光伏 , 但随着光伏热退潮 , 赛维兵败如山倒 。 7年后 , 当年到期的5亿债务还得动用省财政基金用于偿还 , 危机爆发时直接造成新余市财政收入下降13.5个百分点 。
2016年 , 江苏淮安引入投资额450亿的芯片公司“德科码“ , 但花光了政府出资来买设备、挖人后 , 项目居然就烂尾了[2] 。 2017年 , 武汉市投资了百亿元的半导体项目“武汉弘芯” , 三年后便停滞了 , 土木都没有完工 。 而投资了40亿元的南阳政府 , 只换来了一个“喝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车 。
本文图片
烂尾的武汉宏芯
合肥模式的成功 , 既有“产业配套+长三角城市群区位+高校研发”的科学打法 , 但也不可避免有“风险”投资的概率成分 。 二三线城市拿着纳税人的钱参与博弈中 , 能力和运气都非常令人担忧 。 相比之下 , 承接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公司总部却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买卖 。
研发中心带来的不仅是GDP , 更是生生不息的人才 。 2017年 , 教育培新机构“尚德”入驻武汉光谷 , 打头阵的只有一个10人组成的人力资源团队 , 但如今尚德在武汉买下了3栋大楼 , 在岗人数超过4500人;而在线教育公司“猿辅导”入驻不足两年 , 员工已超过5800人 。
“互联网+教育”产业不仅有望让武汉成为仅次于北京的第二高地 , 更会通过科技外溢带来无限可能 。 引入科技企业、留住未来人才的思路 , 也并不是新鲜事儿 。 地方政府也都动过心思 , 但并不是所有科技公司都感兴趣 , 毕竟要考虑到异地管理、经营的难度、压力 。
然而 ,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 正改变着科技公司的想法 。
飞书、钉钉、企业微信等工具的快速迭代 , 大幅改善着远程管理的效率 。 甚至有网友担忧 , 当老板发现不需要豪华工位、不需要高额差旅费也能完成业绩时 , 福利下降该咋办 。 海外科技巨头也在适应新趋势 , 推特、微软都宣布部分员工可以无限期居家办公 。
用二三线城市的低成本 , 完成一线城市的管理、经营效果 ,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 , 就两个字:真香 。
今年前三季度 ,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大幅下滑 , 如何守住地方财政的“钱袋子” , 便成为急需作答的大题 。 如果在以前 , 承接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只是一个备选项 , 但在土地财政、风投模式、疫情冲击的多方要素影响下 , “承接高科技产业转移”已经是一种大势所趋 。
稿源:(饭统戴老板)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1a52622020.html
标题:一线城市|科技公司,请逃离一线城市(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