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夜间|周末开展择期手术,增设夜间门诊:为什么北上浙多家医院纷纷效仿?】本文作者:邓伯鋆
此前 , 北京某顶级医院对外宣布: 一周 7 天开放手术室 , 将夜间择期手术调整到周末白天进行。
随后 , 上海、浙江地区等多家顶级医院纷纷效仿 , 对外宣布延长工作时间 , 在 周末双休日排班择期手术 , 并开设午、夜间门诊 。
根据各家医院的说法 ,医院此举乃是急病人之所急——疫情导致医院第一季度无法正常开诊 , 积压了大量病人 , 「 考虑到患者群体工作日时间紧张 , 就医不便 , 手术患者也有选在周末治疗的强烈愿望 。 」
但也有医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医院缺钱——由于疫情防控常态化 , 医院经营开支激增 , 因此必须通过这种方法增加营业收入 。
医院和医生的两种说法 , 到底谁对谁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举动是否会引来更多大医院效仿?各位同行们的工作强度还会持续增加吗?
其实 , 这些问题都能在最近 卫健委发布的一份 文件——《2019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里找到答案 。
我们来画个重点 。
为什么效仿的都是大医院?
首先 , 我们能看到 , 本次宣布加班的都是各大地区的知名三级医院 。
为啥?简单一句话 , 其他医院其实也想加 , 但没人去看病啊 。
文章图片
数量最少的医院承担了最多的诊疗压力
(图源:卫健委)
2008 年开始的深化医改 , 为我国人民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覆盖了 98% 以上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 , 释放了群众由于经济压力长期压抑的就医需求 。
各地补齐医疗事业短板 , 兴建和扩建了一批医疗机构 , 医疗机构的数量和床位规模都迅速扩张 。
在 2009~2015 年间 , 医生们负担的门、急诊工作压力增加 20% , 住院病人诊疗压力增加 25% 。
根据卫健委发布的公报 , 2019 年 , 就像医院级别有分层一样 , 我国各级医院的医生每天要看的病人数量也存在明显的分层 。
三级医院医生 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为 7.9 人 , 高于 2018 年的 7.8 人;二级日均是 6.8 人 , 工作负担比三级医院少了 15% 左右 。
总体来看 , 二、三级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略增 , 一级医院的日均却只有三级医院的三分之二(5.5 人次) , 而且比比上一年还略有下降 。
尽管国家已经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慢性疾病的社区管理 , 但从大的统计数据上看 , 三级医院工作负担增速仍是各级医疗机构当中最快的 , 工作负担也是最重的 。
床位越来越多 , 真的就越好吗?
公报中给了一组数据:近十年来 , 中国医院的住院率上涨了 90% , 近乎翻倍 。
理论上来看 , 一个地区的住院率越高 , 按理来说可以作证该地老龄化率高、医疗和医保事业发达 , 也意味着社会发展程度高 , 较为发达 。
但在我国 ,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医疗技术先进的医院 , 居民住院率反而越低 。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8》数据显示 , 2017 年 , 我国东部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 16.1% , 中部为 17.9% , 西部高达 19.6% 。 而医疗技术先进的首都北京 , 2016 年的住院率是 10.9% , 比当年全国水平低 5.7%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过去十年来 , 各地医疗机构规模迅速膨胀 , 导致二级、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放宽收入院指征 , 一些基层医院甚至形成了「老乡 , 住院才能报销」的系列话术 。
这些行为导致基层居民的就医习惯发生改变 。 二十年前谁去县医院住院 , 那肯定是「没救了」的大病 。 现在老乡来到城里的大医院就医 , 进门先问哪里安排病床 , 「不住院怎么治病呢?不然我们晚上住哪里?俺有新农合!」
稿源:(丁香园)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Q2TY502020.html
标题:夜间|周末开展择期手术,增设夜间门诊:为什么北上浙多家医院纷纷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