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美特斯邦威的崛起 , 是裁缝周成建的奋斗史 , 但也离不开时代浪潮的助力 。但如今 , 美特斯邦威陷入经营困局 。而另一边的优衣库依然狂飙 , 年营收早已过了千亿 。时代造就的弄潮儿 , 跟不上时代变化 , 终将成为前浪 。
专栏|网易号外
作者|陈俊宏 郑皓元
主编|戴鹭
作为十年前家喻户晓的国潮品牌 , 美特斯邦威曾以“不走寻常路”的slogan火遍大江南北 , 并以市占率第一将门店开遍全国 , 一度入驻80后和90后的青春 , 成为年轻人的“轻奢品牌” 。令人唏嘘的是 , 十年后 , 这个“青春洋溢”的品牌却成为了年亏8.25亿 , 负债41亿 , 市值蒸发338亿 , 闭店1500家、实控人被限高消费 。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特斯邦威”)发布2020年半年度财报披露 , 上半年 , 美特斯邦威服饰实现营收16.02亿元 , 同比减少4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亿元 , 同比大降246.56% 。其中 , 男装营收8.78亿元 , 占营业收入的54.78% , 同比下滑41.22%;女装营收为5.66亿元 , 占营业收入35.32% , 同比下滑40.6% 。报告期内 , 该集团共关闭店铺504家 。
而2019年财年 , 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的营收 , 是1510亿元人民币 。
寻常的周裁缝遇到了不寻常的时代
周成建(美邦创始人)出身贫寒 , 为了减轻家中负担 , 早年做的是裁缝 。后来周成建回到县城 , 创办了一家服装厂 , 而首次创业并没有带给他想要的 , 修整过后的周成建踏上了温州的二次创业之路 。
上世纪90年代 , 中国服装业生态规模随着国家对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政策实行 , 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时机 。无论是国际竞争环境 , 还是国内解决农村生产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 都是属于中国轻纺织业发展的不二时机 。而大部分中国服装业工厂主要业务方向仍旧是代加工及配额出口 , 2010年中国服装出口高达1295亿美元 , 占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8% , 在国际上的市场占有率也从1999年的15%上升至2010年的约40% 。坐实中国已名副其实成为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90年代服装行业走的是“以量取胜 , 以廉取胜”的策略 , 时代下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诟病是我国服装行业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 , 摆在所有从业者面前的唯一破圈之道只有从“以量取胜”转型成为“以质取胜” 。在这样的时代呼应下 , 周成建抓住了快车道的入场券 。
90年代 , 上海、浙江 , 广州垄断了中国服装审美的潮流趋势 , 但当时市场上中国本土最成熟的行业还是商务正装 , 年轻人的审美也伴随着日本、韩国、欧美多元化的服装元素开始变得百花齐放 。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将正装穿出了新的品味 。
“以质取胜”的时代革新下 , 1995年周成建在浙江温州创造了美特斯邦威 , 从此“世界的裁缝”、“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 , 属于他的商业故事大幕拉开 。实际上不难看出 , 集团的基因在发迹的时候就早已深入骨骼 。
“不走寻常路”的背后 , 是相对寻常的商业逻辑
回顾90年代至2005年 ,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还非常传统 , 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 最好的方式就是电视广告 。舍得花钱的周成建大手一挥 , 在央视这样权威性较强的平台上打起了广告 , 知名度迅速上涨 , 随之而来的是 , 各地的加盟需求 。
面对爆发的市场需求 , 周成建决定采用“虚拟经营”和“加盟经营”相结合的方式 。此举是周成建胆大的表现 , 也是属于美特斯邦威的“原创” 。简而言之便是 , 美特斯邦威只保留品牌 , 进行商品企划、服装设计 , 把生产和销售环节外包出去 , 由此减轻生产压力;同时 , 采用加盟与直营并存的方式 , 加盟占据多数 , 由此减轻扩张压力 。这种轻资产的模式为美特斯邦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 从1995年至2003年 , 美特斯邦威的专卖店遍布各个大中小城市 , 拥有了近1100多家的专卖店 , 成了大家口中最常提到的潮牌 。
稿源:(网易号外)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1091A942020.html
标题:网易号外|最惨前浪:美特斯邦威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