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疫情之下 4名湖南大学生的非常假期( 四 )


“我梦见长大了 , 和帮助我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 , 也当了一名‘壹桌计划’的志愿者 。 ”不只是辅导功课 , 志愿者在湖北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公益的种子 。
“以后更有自信应对挑战了 , 将更注重项目运营的细节 。 ”作为主创团队的一员 , 刘逸涵坦言自己更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了 。
“壹桌计划”没有停步 。 4月16日 , 他们决定把这张“安静的书桌”搬到广东、北京和河北等地区 。 4月21日 , 有6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坐在了书桌旁 , 更多的志愿者“跋山涉水”而来 。
祝海竣: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梦想
4月21日下午 , 祝海竣终于把他的8分试验田全部插上了青青的秧苗 。 在这个超长假期里 , 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读研二的他 , 从村里疫情防控到督促春耕 , 从调研指导早稻育秧到侍弄自己的试验田 , 每一天都没有虚度 。
祝海竣的家在益阳市赫山区八字哨镇高粱坪村 , 父亲是村党支部书记 。 从小 , 他就跟着父亲在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里撒野 , 不可遏制地爱上了乡村和田野 。 只要站在田埂上 , 他的心就舒畅得要飞起来 。 4月 , 他就打着赤脚下田了 , “我在田里走得比路上还快!”
脚踏泥土 , 祝海竣不追星不追剧 , 扎实做事 。 1月23日 , 过年前一天 , 他参与排查了47名湖北返乡人员 , 挨家做工作 , 劝其居家隔离 。 隔离期间 , 米油盐送到家 。 为了做表率 , 他让嫁到望城的姐姐一家子3个月都没回娘家 。 1月30日 , 村里只留一条路进出 , 逢人必检 , 祝海竣主动值夜班50多次 。 2月2日 , 他发布了志愿者招募令 , 帮助村委会召集到43名志愿者 。 “守护我们居住的地方 , 人人有责 。 ”他把自己的玩伴 , 7名大学生和一名军人也拉进来 , 组织了一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小队并担任组长 。
“每天两万步!” 大学生们举着旗、敲着锣、拿着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 发现聚集就去劝散 。 防控期间 , 祝海竣带领的这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成了高粱坪村一景 。 严防死守 , 村里零感染 。
转眼到2月中旬 , 天气晴好 , 正是春耕好时节 。 但疫情依然严峻 , 祝海竣让村民周伯高当模特 , 录制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春耕示范视频 , 鼓励村民走向田间地头 , 并联系农业局、农资店 , 帮助农户备好农资 。 看到村民们还用老办法浸种 , 他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 和导师保持密切联系 , 帮助农户科学选种选肥施药 。 在他的动员下 , 800多户村民翻耕大田4600余亩 , 育好秧田220余亩 。
粮食安全最重要 。 3月 ,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成立了双季早稻育秧及粮食生产指导调研组 , 祝海竣立即报名 , 成为派驻赫山区指导组的成员 。
单季稻要改成双季稻 , 种粮大户缺种子 , 又担心双抢请工难 。 从惊蛰到清明 , 整整一个月 , 祝海竣跟着指导调研组老师 , 跑遍了赫山区的12个乡镇 。 白天下乡 , 晚上总结 , 每天工作12个小时 , 开展了1次农技培训 , 调研指导了40户种粮大户集中育秧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 赫山区完成20万亩集中育秧 , 远超最初的8万亩目标 , 双季早稻面积达到42.6万亩 。 当指导调研组4月6日班师回长后 , 祝海竣成了近在眼前的小专家 , 经常有人跑到家里或堵在路上请他支招 。
祝海竣的偶像是袁隆平、钟南山等“科研大拿” , 他渴望也能以科研成果贡献社会 。 家门口的8分水肥耦合试验田成了他每天的牵挂 。 8分田 , 划成了24个格子 , 每个格子里的水肥处理都不一样 。 祝海竣每天要去看两次 。 4月21日 , 当最后一株秧苗在雨中插好 , 祝海竣伸直了腰 。 远望 , 高粱坪村的田野满眼青绿 , 那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
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 。 今天 , 热血初试;明天 , 指点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