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那些优秀的孩子,竟然都是被父母骗大的

说到“骗”孩子,相信大家小时候没少遭父母的道。什么“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了”、“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要来抓你了”、“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可以考100分”……妥妥说,每个父母都是演技派。
再大些,走进校门,爸妈的谎言更是一个接一个。然后,我们毕业了,我们工作了,爸妈的谎言依然没有尽头。
后来,我们当了父母,才理解那些“谎言”背后意义,发现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骗”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

苏洵|那些优秀的孩子,竟然都是被父母骗大的
文章插图
父母的“谎言”里,藏着满满的爱?“爸爸,为什么我没腿”一个5岁的北京小男孩这样问:“因为你受伤了,但是你有跑步腿,一样很厉害。”儿子听了,绽放出笑脸,又继续跟小伙伴去玩了。
这个男孩由于先天性腿部发育不良,在一岁半时就截肢了,但是他的爸爸并没有告诉他事实,而是将假肢做成孩子喜欢的“蜘蛛侠”图案,并且给了它一个温暖的名字“跑步腿”,来鼓励孩子成长。
爸爸的“谎言”,让孩子可以神态自若跟大家介绍自己的特殊:“我受伤了,但我跑得很快。”爸爸将乐观心态植根到孩子的心里,背后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殷切期盼和满满的爱,只希望孩子跟普通孩子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苏洵|那些优秀的孩子,竟然都是被父母骗大的
文章插图

苏洵|那些优秀的孩子,竟然都是被父母骗大的】人生这条路曲折又漫长,当孩子遇到坎了,父母善意的谎言,如同一个无形的保护罩,可以护住孩子天真的坚守,成为他们与生活短兵交接的缓冲地带。
“骗”有时候比说教管用 ?有的父母也许不知道,有技巧的“欺骗”也许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个妈妈去开了家长会后,才知道自己儿子是班里最差的,老师还告了很多状,说孩子坐三分钟就分心了。这位妈妈没有像大多数普通家长一样,觉得丢脸,气鼓鼓地回家把儿子抓来大训或打一顿,而是“欺骗”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现在可以坐三分钟了,进步很大。孩子非常高兴,他慢慢的可以坐住五分钟,十分钟……就这样一个原先在老师眼里的“学渣”,在妈妈的“谎言”鼓励下,变成了一个学霸走进了清华大学。
所有的孩子一出生都是白纸,父母、老师在这张白纸上创意涂抹,需要智慧、爱心、耐心、技巧等,才能绘画出一个“大师”作品。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发育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幼稚,孩子的调皮,也许就是他在给予你“骗”他的机会。
苏洵、苏轼、苏辙,宋代著名的三苏,他们的成就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无人能比。

苏洵|那些优秀的孩子,竟然都是被父母骗大的
文章插图

据相关资料记载,苏轼、苏辙小时候也很顽皮,不爱读书。父亲苏洵并没有采用普通的“棍棒教育”,而是故意在孩子玩耍打闹的时候,躲到书房里去读书,有时候还故意哈哈大笑出来。
当儿子好奇的跑过来想要看的时候,他又故意把书“藏”起来,不让他们看。孩子们认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了什么好东西,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也喜欢上了读书。
苏洵就是采用了这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激发起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从原先的无感,逐渐地产生了兴趣。
所以,“骗”有时候比说教有用,达到目的的方法不止一种,聪明的父母,要懂得一些“不正当”手段。
识别父母的“谎言”,不让爱成为遗憾?那些源于父母爱的谎言,就如埋入土壤的种子,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然后又如阳光雨露源源不断为成长输送营养,最后助力孩子成长为一个繁盛的苍天大树。
就这样被父母“谎言”骗大的孩子,虽然已经没有小时候那样好骗了,但是习惯了为儿女牺牲自己的中国式父母,他们的谎言也变得越来越“高级”了,变得难以识破了。
“我们很好,家里不用惦记,好好工作……”
“不要再乱发钱了,妈什么都有……”
老了的父母,永远不会说自己孤独,不会提自己思念,而都是如小时候一样无条件透支爱,永远担心为儿女做的不够。长大后,工作渐渐忙碌,孩子已无心倾听揣摩这谎言背后的含义,直到某天真的造成了遗憾,才追悔莫及,为什么当初不多陪陪他们!
如果说每一位父母都会为孩子精心策划很多「骗局」,那么最好的结局,就是当孩子识破父母善意的「谎言」后,可以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越是明白那些谎言背后的套路和深情,也给父母更多陪伴,让父母们别再为爱说谎,更别让他们的谎言,成为我们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