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脑科学来看,人类从发生事件到产生情绪,这短短的时间内,是先由眼睛将看到的事物传送到大脑的收发室,然后直接抵达杏仁核,引发情绪反应。但是,我们还有一条“理性路径”,那就是透过大脑皮质来情绪管理。有趣的是,人一出生,杏仁核这条红色道路就已经建好,而大脑皮质这条蓝色道路并没有。所以,孩子的情绪越常容易起火燃烧,将来就越容易因为风吹草动而生气。
当孩子大脑的杏仁核大火蔓延时,理性没有办法运作,这时如果先由大人的感性大脑送出消防车去救火,透过“我同理了你的情感”,那么孩子脑中的火灭得差不多时,家长的理性就可以带领孩子发展理性。
情绪管理就是透过教育,帮助孩子建立这条“蓝色公路”,让他能够带领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挟持。
文章插图
可惜的是,遇到小孩闹脾气时,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先骂小孩,导致这把火越烧越旺;传统学校教育也是直到孩子行为出现问题,才进一步介入辅导。然而,辅导工作只是救灾,我们应该帮助孩子的大脑构建防火材质,而EQ教育就是一种防灾教育,透过大脑的可塑性,避免情绪成为孩子人生的灾难。
认识自己的“10点钟状态”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10点钟妈妈”,是指家长累积了一整天的疲劳压力,终于在晚上10点钟情绪失控,然后不自觉地发泄在孩子身上。
当然,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抓狂时间,不一定都在10点钟爆发;甚至不只爸爸妈妈,小孩也有自己的“10点钟”。我们可以将“10点钟”作为家庭沟通代号,情绪低落时主动告诉家人,自己正处于“10点钟”状态。其他成员也应该尊重彼此的“爆炸时刻”,
父母带动孩子共同建立健康的家庭互动模式,才是正确的教养方式。
除了吸收相关知识,高EQ也是一种生活习惯与技巧。像是发现身体变紧绷时,如果能够自觉,然后刻意放松,就有可能减缓当下的愤怒。爸爸妈妈平日可以带着孩子练习腹式呼吸,搭配音乐数数字,吸气时肚子往上,呼气时肚子往下,一旦身心放松,比较容易觉察情绪波动,虽然大浪来时还是可能会生气,但负面情绪反应会比较小。这些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小孩,也可以帮助大人平静情绪。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自觉
根据心理学的知觉研究,即便所有人看到同样的事物,也会因为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时代背景,而产生不同的认知;而许多人际之间的冲突,都是来自于谁对谁错的争论。如果我们永远只相信自己最对,没有包容其他想法与声音的弹性,那么别人最终会离我们远去。
尤其数位媒体时代,很容易因为大数据运算而陷在同温层内,限制了我们的思考面向,导致心胸越来越狭隘。学习EQ除了走出情绪困境,更期待不同立场、不同世代、不同性别,甚至不同国家文化的人都能同理他人。当我们抛掉只有自己最对的心态,我们就能拥有更宽的视野,广纳各种观点,生命也就更丰富。
- 肚子|孕检时,医生会用这3句话“暗示”宝宝性别,别再傻傻错过了
- 差距|38周和40周胎儿区别多大?别小看14天,3个方面差距可不小
- 影视剧|预产期将至,这5件事情可能不会有人特别提醒你,孕妇最好要了解
- 准妈妈|孕妇睡觉前,尽量别做这5件事,对孕妈和胎儿都有害
- 性别|为何男孩出生率越来越高?原因有4点,和家长脱不开关系
- 男孩|研究证明生男孩的产妇会更疼,原因很科学,生男生女真的有区别
- 宝宝|宝妈称宝宝还在肚里,已经能感觉他的性别,你有过这样的预感吗?
- 肠坏死|7岁男童检查出“肠坏死”,奶奶悔恨万分:菜市场一物,别再买了
- 弯曲|别这样抱孩子了,伤了宝宝脊柱你还不知道,附不同月份的正确抱法
- 玩手机|玩手机会不会毁掉孩子的“前途”?看完这项调查,希望家长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