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赞臣|影响2021|乳业十大事件:奶粉新国标出炉,假特医奶粉被罚

2021年,我国乳业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原料奶、乳制品产量齐升,乳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5%至3499.8亿元;在政府部门铁拳监管下,婴幼儿奶粉新国标出炉,多起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主体相继被罚;优质奶源争夺仍在继续,上游奶企盈利能力提升,但饲料成本上涨压力不容小觑;伴随伊利入主澳优,春华资本收购美赞臣中国,越秀集团重组辉山提出百亿目标,乳企间横向并购加速,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
1.婴幼儿奶粉新国标出炉
2021年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新国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营养素含量最小、最大限值进行修订和补充,同时明确限制蔗糖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中的添加等。
业内认为,新国标将进一步提升国内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水平,两年标准过渡期对多数生产企业来说较为充分。新国标本身对行业洗牌效果有限,但由于是婴幼儿奶粉行业开展二次配方注册的依据,两项因素相叠加,预计未来可能至少有1/3的奶粉品牌被淘汰。
2.中乳协制止高价抢奶
2021年3月29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出《关于坚决制止高价抢奶行为的通知》,称一些地区又出现高价抢奶现象,要求各会员单位履行收奶合同,做到“不抢奶、不降质、不压价、不抬价”。
据奶农证实,每到天气炎热时,奶牛产奶量会因热应激效应而下降,一些南方乳企由于缺奶会临时到北方地区高价收奶。一些奶农在高价诱惑下,可能会撕毁与大型乳企签的收奶合同或不再续签,进而影响乳企的奶源稳定性,这也是中乳协下发上述通知的一个主要原因。
3.伊利入主澳优
2021年10月27日,伊利宣布其子公司金港控股通过收购和认购新股的方式,以62.45亿港元的总价获得澳优乳业34.33%的股权,成为后者单一最大股东,创造中国乳企间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并购。
交易结束后,伊利将继续支持澳优的独立运营,维持澳优在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上市地位,澳优现有营运及业务不会做出任何重大变动。分析认为,伊利将帮助澳优完善长远业务发展的计划及策略,发挥双方协同效应,促进澳优更加持续健康发展。伊利则可以借助澳优强化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食品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巩固龙头地位。
4.春华资本收购美赞臣中国
2021年6月5日,美赞臣母公司利洁时集团宣布以22亿美元的企业价值,将美赞臣大中华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品业务出售给春华资本集团。9月10日,该交易完成收割,美赞臣中国正式成为本土持有、本地化管理、独立运营的业务集团。
美赞臣中国业务集团总裁朱定平提出“致力于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国际品牌”的目标,提升以中国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化平台。业内认为,春华资本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市场资源,可对美赞臣整体进行外部加持。
5.优然牧业港股上市
2021年6月,优然牧业登陆港交所,成为又一家试水资本市场的大型奶业上游企业。成立于1984年的优然牧业是中国最大的反刍动物精饲料提供商,覆盖由育种到饲料再到原料奶生产的乳业上游全产业链,其还是中国最大的苜蓿草进口商和领先的粗饲料供货商。2021年上半年,优然牧业营收72.92亿元,在上市或挂牌乳企中位列第五,仅次于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中国飞鹤。
6.“特益膳”冒充特医奶粉被罚1452.57万元
2021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益康元(深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因“特益膳”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被罚1452.57万元,企业第一责任人邓某某被罚284.62万元。据介绍,经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南山监管局调查,深圳益康元委托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益膳”10款产品共24864罐的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存在利用产品名称、图形等指向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误导消费者的违法情形等。
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多发,监管部门打击力度加大。2021年4月,由60名家长参与维权、波及广州10余家医院的假特医奶粉“贝儿呔”“敏儿舒”“特益高”背后总经销商广州市能婴贸易有限公司,也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7.科迪乳业张清海被罚市场禁入10年
2021年9月8日,科迪乳业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涉嫌违法的事实包括对2016年、2017年、2018年年度报告虚增业绩,向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担保但未及时信批等。由于科迪乳业实控人张清海“违法行为恶劣,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河南证监局作出10年证券市场禁入决定。禁入期间内,张清海不得继续在原机构及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