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清华教授:话多和话少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文章插图
如何和孩子沟通?父母须牢记“两要两不要”网上曾有一份关于父母和孩子每天聊天时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4000个小学生家庭中,能聊10分钟左右的占34.53%;能聊20分钟的占27.14%;能聊半小时的占31.1%。仅有7%的孩子每天能和父母聊1小时及以上。”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聊天,觉得父母目的性太强,每天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学习及作业”。其实,想要跟孩子保持亲密,好好聊下去,只要掌握这几点就够了:(1)两要提问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特点有一次,我在麦当劳用餐,目睹了一场糟糕的亲子沟通。妈妈:“今天都学了什么?”女儿:“……”妈妈:“半个小时前才上的课,现在就忘了?”女儿:“没有。”妈妈:“那你倒是说啊!”女儿:“唔……就平时的那些呗。”妈妈:“你这孩子,一天到晚什么都不说,跟个闷葫芦一样!”其实,孩子小时候词汇量有限,再加上记忆是以形象记忆、短时记忆为主,面对父母宽泛的问题时,通常没办法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些特点,就会觉得孩子是在搪塞、敷衍,不愿意和自己聊天。这时候,不妨辅助其他的沟通方式。比如:发现孩子没办法立刻回答自己问题时,父母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用一种孩子能听懂、好理解的方式提问。同时,善用身体语言,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的额头,安抚孩子的焦虑。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画、唱歌,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后,再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文章插图
表扬的时候,要补充具体的细节不少父母称赞孩子的时候,只会说“宝宝今天真棒”、“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好厉害呀”之类的话。相比用单一的词语概括孩子的行为。表扬孩子的时候多描述细节,不仅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真诚,还能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比如,孩子今天主动帮妈妈洗碗。可以说:“宝贝,今天吃完饭你主动帮妈妈洗碗,还洗得这么干净,真的很棒。最让妈妈惊讶的是,你洗完后,还懂得用抹布蘸干碗里的水,真的很细心,一看就是平时用心观察了。我可以抱一下勤劳、贴心又可爱的你吗?”(2)两不要能用“是”与“不是”回答的不要问生活中,很多父母明白沟通的重要性,但却不懂沟通的技巧。经常问孩子“今天开心吗?”、“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记不记得回家后要干什么?”之类的问题。等孩子回答“开心”、“听了”、“记得”后,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话题了。其实,提问的方式比聊天的内容更重要。父母可以在提问的时候多用“什么”、“怎么”、“为什么”等词语,调动孩子的思维、丰富沟通的话题:(1)趣味性提问父母以孩子的兴趣点切入,多样化地呈现问题,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说下去。例如:“宝宝,看你今天这么开心,是因为老师带你们画画了嘛?”“今天都画了什么?可不可以教教妈妈呀。”“原来是老师教你了一种新的画小鸟的方法啊,真有意思,除了这种,你还记得哪些画小鸟的方法?”(2)启发性提问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父母提问时,可以要求孩子举例、叙述自己的经历等,让孩子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多元化地表达自己。例如:“今天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和昨天的有什么不一样吗?”“哦,路程呀,那你觉得去学校的路程和去爷爷家的路程哪一个更近呢,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文章插图
不了解前因后果的先不要开口最近,在抖音上看了一则点赞很高的小视频。视频内容,是一对母女的日常对话。有一回,女儿正准备做作业,妈妈突然回来了,谁知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地质问女儿:“听到我回来,就开始装模作样了吧?”还有一次,女儿拿着92分的试卷回家。妈妈不仅没有表扬她,反而质疑她是不是抄了同学的答案。类似的事情多了,妈妈再问女儿什么,女儿都不愿意开口了。当父母不确定前因后果的时候,宁愿保持沉默,也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随意猜测。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因为这些不确定的话,关闭了心和语言的通道。
- 石章|女子学车不到一个月,就和教练谈起了恋爱,怀孕后坚持要生下孩子
- 生育年龄|孩子出生时间有讲究,能在这3个时间段出生,他们会自带“福气”
- 丁克|夫妻丁克,婆婆宣布生一个给80万,孩子出生公婆老本都没了
- 丈夫|17年前,生完孩子后“一夜变老”的80后宝妈,现在怎么样了
- 年龄|家长要注意了,生二胎要避开这2种年龄差,可能影响孩子们不和睦
- 鲍喜|我国第一巨人鲍喜顺,不顾医生劝阻生下孩子,如今怎样了?
- 春末夏初|孩子若能在这3个时间出生,或许大人小孩都有福,占一个也算幸运
- 神经网|孩子大脑仅有三次喷井式发育,家长抓住一个,孩子智商赶超同龄人
- 身高|女孩子要长高,还得注意这3点,让身高再“努力一下”
- 口腔|孩子因口气臭被同学排挤,送诊查检后,医生都没忍住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