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好好和孩子聊天,多和孩子说话“废话”,就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作者 | 可乐妈最近,偶然间看了一则清华教授彭凯平的访谈。在访谈中,他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需要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人才,起码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技能,一是复杂思维,二是沟通的能力。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会说话、会表达、会沟通、会感染、会宣传、会召唤。”
文章插图
在彭凯平教授眼中,说话正是人类最显著的优势之一。“以后,我们中国人不能只满足于做事情,我们一定要制定规则,要做世界领袖。领袖都干什么?会说话,召唤一些人呐!”
文章插图
说话,看似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曾因为“不会说话”造成了太多误解与矛盾,因为“沉默寡言”吃了不少“哑巴亏”。就像《关键对话》一书中写的:“大部分影响生活的事情,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都是沟通不善而导致的。”因此,培养一个会说话、爱说话的孩子尤为重要。
文章插图
“话多”的孩子,大脑更聪明早在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罗卡就发现,大脑和语言是息息相关的。近年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大脑中有这样两个位置,分别是:布洛卡区,负责组织语言;韦尼克区,负责理解语言。
文章插图
而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大脑中相应的区域也会被激活。英国学者还曾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如果大脑长时间受到大量言语信息的冲击,脑功能甚至都会发生改变。《自然》杂志上,就刊登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选取了88位受试者,通过技术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话”多的双语者(可以理解为掌握,并大量使用两种语言的人)的灰质密度显著增大。一般而言,大脑的灰质密度越高,智力测试表现越好,智商也就越高。另外,实验还发现,灰质密度的变化还与年龄密切相关。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越早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孩子大脑的灰质密度越高,智商也就越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后,还发现:“话多”的孩子不仅更聪明、更专注,在学习策略、问题解决、认知能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未来更可期。
文章插图
每个“话多”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陪聊的父母一个孩子会不会表达,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语言学家Hoff做过一个实验:他按照学历和岗位为标准,找了33个大学及以上学历,从事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的妈妈,将她们称为“高SES母亲”。又找了30个高中及以下学历,从事无技术性和服务类岗位的妈妈,称之为“低SES母亲”。他的实验内容,就是观察妈妈和孩子在家庭中的日常对话。结果表明,高SES母亲和孩子对话时,无论是句子数量、句子长度,还是词汇丰富度等方面都优于低SES母亲。相应的,高SES母亲的孩子掌握的词汇量,也远远超过低SES母亲的孩子。
文章插图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差距并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出现了一个相差三千万的“词汇鸿沟”。几位美国学者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研究。他们对42组专业人士家庭(也就是中产及以上的家庭)、工薪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词汇量发展进行了长达两年半的跟踪。研究人员发现:专业人士家庭中,父母平均每小时对孩子说的词汇量约为2153个;工薪家庭约为1251个;而低收入家庭约为616个。
文章插图
到了孩子4岁时,专业人士家庭的孩子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词汇量的差距已经高达3200万个。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高收入家庭中,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更长,更重视和孩子的互动。而低收入家庭中,父母疲于奔命,跟孩子的交流也更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就曾在自传中提到,父亲对自己进行教育启蒙的方式之一,就是聊天。有一回,父亲和他一起读《大英百科全书》,读到了关于恐龙的部分。书中写道:“它(恐龙)有25英尺高,脑袋有6英尺宽。”如果是一般的父母,可能念完这句话就结束了。但费曼的父亲停了下来,还对儿子开启了“话唠”模式:“让我们看看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如果它站在我们家前院,就足以把头伸进窗户里来。不过呢,它也可能会遇到点麻烦,它的头太宽了,可能会击碎玻璃……”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摆渡人。如果想要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学会聊天,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知识和智慧的种子。【
- 石章|女子学车不到一个月,就和教练谈起了恋爱,怀孕后坚持要生下孩子
- 生育年龄|孩子出生时间有讲究,能在这3个时间段出生,他们会自带“福气”
- 丁克|夫妻丁克,婆婆宣布生一个给80万,孩子出生公婆老本都没了
- 丈夫|17年前,生完孩子后“一夜变老”的80后宝妈,现在怎么样了
- 年龄|家长要注意了,生二胎要避开这2种年龄差,可能影响孩子们不和睦
- 鲍喜|我国第一巨人鲍喜顺,不顾医生劝阻生下孩子,如今怎样了?
- 春末夏初|孩子若能在这3个时间出生,或许大人小孩都有福,占一个也算幸运
- 神经网|孩子大脑仅有三次喷井式发育,家长抓住一个,孩子智商赶超同龄人
- 身高|女孩子要长高,还得注意这3点,让身高再“努力一下”
- 口腔|孩子因口气臭被同学排挤,送诊查检后,医生都没忍住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