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72|滴滴不能停( 二 )


滴滴创始人程维还亲自宣布公司未来3年的将落实“4轮+2轮”出行业务和非出行业务(如自动驾驶、滴滴金融)双线推进。
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大内部反腐,以保持企业文化健康廉洁。滴滴8月31日发布《关于贪污腐败行为告供应商伙伴函》宣布开展受贿索贿,贪污腐败、舞弊、管理不当等行为的调查,已查处4人。
2020年,滴滴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向市场讲述了同城货运、社区团购等全新的故事,目的就是提振估值。
虽然“小心思”被市场看透,但提升估值并非没有可能。和滴滴并称为小巨头的美团“本行”外卖也是利润微薄的业务,但是市值早已突破万亿元人民币,是滴滴的两到三倍,法宝之一就是全面开花的业务路线。
不过,成为下一个美团谈何容易。多重因素影响下,滴滴的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新故事、新难题虽然滴滴极力想讲好新故事,但一路上总有些阻力。
比如,来自出租车行业“亦敌亦友”的压力。
虽然上线快的新出租时,滴滴曾向出租司机群体“示好”,称大力补贴惠及司机师傅和乘客双方,但出租司机群体似乎并不买账。
就在反互联网巨头垄断声音正劲之际,12月7日,出租车产业联盟发布文章,呼吁监管机构继续滴滴收购Uber合并案的反垄断调查,并举报滴滴垄断行为。
在微信公众号“出租汽车产业”发布的文章里,直指滴滴在网约车领域“一家独大”,2020年5月,滴滴月活5439万人是第二名的22倍多;上线花小猪低价获客,扰乱行业秩序。
不过对于这一“举报”,没等到滴滴回应,已经有大量消费者站出来表态。其中既有支持反垄断调查的,也有人认为出租车行业本身就垄断严重,滴滴是市场里不可或缺的可以与之抗衡的竞争者,不应该再受到打压。
除了行业内的压力,滴滴也承受着不少外部压力,最大的一点莫过于资本市场对于整个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信心动摇。
曾经,Uber和滴滴、爱彼迎、WeWork是共享经济几大明星独角兽,一度获得资本热捧。但都因为商业盈利一直难以跑通,在IPO时纷纷折戟或元气大伤。
2019年,与滴滴交叉持股的“海外兄弟”Uber遭遇大规模裁员、股价破发、核心团队继续流失等负面,依旧在难以盈利的泥沼里挣扎。直到2020年,Uber外送等业务初具规模,股价才逐渐从低迷里走出来。
同样已经上市的出行平台Lyft的2020年第三季财报显示,当季净亏损4.595亿美元,同比只收窄0.8%,盈利的势头依旧微弱乏力。
共享经济另一大领域独角兽WeWork更是遭遇IPO流产的重创。它为中小创业企业提供可短期、少量出租的工位,以节省初创企业运营成本。但这一商业模式多年难盈利,2016到2018年三年时间里,营收年年翻倍,但是亏损也随之翻倍,让市场看不到规模效应带来的经营成本优势,WeWork的IPO在2019年戛然而止,其主要投资方软银更是元气大伤。
曾经的共享经济明星独角兽接连倒下,市场甚至开始质疑,共享经济被热捧多年,但它会不会终究是个伪命题?
彭博曾经援引蓝莲花资本顾问的分析师Shawn Yang的观点称,许多投资者都在质疑滴滴能否实现盈利,而Uber和Lyft的股价不力,凸显投资者对整个共享出行行业的怀疑。
这样的质疑显然对滴滴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早有市场观点认为,滴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上市窗口期。
滴滴想要漂漂亮亮IPO,不仅需要令市场信服的故事,更需要实打实的经营和盈利数据。而以上两者,无一不难。
滴滴显然也不想被禁锢在共享经济的老故事上,2020忙碌狂奔一年,外卖、货运、出行、自动驾驶……不停地扩展边界,在线下市场跑马圈地。
这些努力能否在2021年取得成效?BT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