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焦点分析 | 投资人( 二 )


文章插图
来源:OpenView
现在谈PLG,太早了?看上去,PLG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趋势:更以产品为中心、更少的营销成本、有规模效应。但如果放到国内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避免的误区,就多了很多。
36氪在向一位企服投资人阐释PLG的的概念后,该投资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自下而上么?”
国内SaaS市场在2010年后兴起时,不少创业公司主打免费、从中小客户入手,也有企服公司以产品试图吸引一线员工再进行转化,但这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市场回报。到了2016年-2017年间,以免费为主的策略渐渐失效,许多厂商转向中大型客户,才开始拥有稳定的收入。
到现在,国内SaaS市场已经发展近十年,用户初步消费意识已经培养起来。PLG,是对企业服务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美好期待。
一位企服投资人对36氪表示,从整体业绩增长上看,国内企服市场的销售模式远未达到以PLG为主,但从估值来看,有赞、金山办公等SaaS公司登陆二级市场后市场反应积极,这也让一级市场相当乐观。
现在谈PLG不算早,它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不过相关概念需要明确。首先,PLG虽是自下而上,并不与免费划等号,或是从小团队/企业入手——OpenView的数据显示,62%的PLG公司还是瞄准中端以上的企业市场、超过100人的公司。
如今的语境下,PLG更强调一种进入市场的路径,和“重视终端用户”的意识,但这仍需要建立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之上。
一位办公自动化领域的创业者对36氪表示,当前国内的企服采购习惯还是明显是自上而下式的。哪怕是现在看起来再厉害的PLG公司,成立初期也必然经历过痛苦的SLG阶段,要不然后面也一定要补上。
PLG的扛把子Slack是一个证明。成立初期,Slack认真经营Medium等社区,实现自发口碑传播,在品牌营销策略上也结合了搜索优化、应用集成等多种方式。而在月活用户达到230万、收入6400万美元时,Slack甚至还没有一个销售,而发展到现在,Slack已经建立起强大的销售渠道,才支撑起后续的增长。
企业需要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赛道选择谨慎采用PLG。显然,PLG更适用于用户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搞明白用法和价值的产品,最好具备高协同性、社交属性,比如聊天工具、开源产品、开发工具等等。另外,SaaS定价也是一个难题,是否设置好分级定价,付费墙设置在哪一步……都决定了PLG路径是否能够奏效。

S焦点分析 | 投资人
文章插图
Slack早期用户增长曲线
PLG也会对企业服务的估值思路有所影响,这也值得创业者和投资人注意。SaaS公司以高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指标,但PLG公司在ARR到达1000万美金以前,其增长曲线都是较为平缓的,直到后面才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企业发展早期,OpenView就建议以自然增长率(NRG)而非传统的CAC等指标来衡量公司发展。
S焦点分析 | 投资人】一句话总结,PLG模式厚积薄发,初始阶段需要慢慢培养,无论是通过社区、口碑传播还是其他。但我们不妨畅想以后企业服务市场的模样:随着决策权逐步走向终端用户,SaaS领域走向买方市场,产品体验和口碑重要性将会前所未有地提高——谁抓住用户,谁就抓住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