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家长越说不孩子越要做?孩子叛逆根源与家长话术有关,得改变了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前两天带孩子到楼下小区的公园玩,因为有个小游乐场,所以经常有很多妈妈们带孩子到下面玩。宝宝以看到滑梯就冲过去玩了,我就在一旁看着。旁边有一个妈妈也是带着孩子,明显孩子很调皮捣蛋,看什么都想冲上去窜两下,一会跑到这一会跑到那,妈妈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很快就跟不上了。于是我就听到那位妈妈在不停地喊:''别在那里乱跑,等会摔了''、''那个水池边不能去的,太危险了''、''跟着我不要上蹿下跳的,不然下次就不带你来了''、''快点回来''''怎么让你听话就这么费劲呢''……
文章插图
妈妈歇斯底里地喊,孩子却跟没听见似的,反而玩得更疯了,反观那位妈妈已经一脸崩溃。这种场景你是否也感到很熟悉呢?面对生活中不听话的熊孩子,其实问题也有出在我们身上。叛逆心理,其实是''白熊效应''在作祟各位妈妈相信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到了3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不听话了,甚至要跟你对着干,你是不是也经常说着类似的话呢?''别乱跑''、''别上蹿下跳''、''晚上不能吃糖''、''睡觉前不要看电视了''、''不要玩手机看漫画''……''不行、不要、不可以''机会成了妈妈们的''连环口头禅'',但是回想一下,当我们在说这些话时,是真的管用吗?事实上,在大多数时候,孩子总是将这些话当成耳旁风,甚至产生叛逆心理。为什么呢?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告诉参与实验的孩子可以做任何事,但是就是不要想一只白熊,如果想了白熊就要按铃。结果,平均每个人在五分钟内就要按6次铃,其中有一个女孩子,尽管在努力克制,也还是按了整整15次铃。很明显,这些平时根本不会想到白熊的孩子,越是叫他们不要想,白熊的影像就越无法从脑海里去除。这就是经典的''白熊效应'',也叫''反弹效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孩子就越沉迷;越不让孩子吃的零食玩的玩具,孩子就越渴望。而在得手之后却反而没那么大的欲望了。为什么会这样?魏格纳教授解释:这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关。
文章插图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进行思维的方式并不是通过言语,而更多是通过绘制图像,所以进入到我们头脑里的言语会自动转化为图像。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听到父母说''不要玩手机'',他的脑袋里出现的是充满诱惑的''手机游戏''的画面,而''不要''就被自动过滤掉了。而当我们反复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要''的时候,给孩子的心理暗示就越大,时间一长,孩子的大脑里就会不自觉地浮现这些被家长们禁止的内容。一味的禁止反而会导致补偿性心理尹建莉老师曾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一书中写到:扼杀孩子小小的欲望,会导致孩子对某种事物极度渴望,产生补偿性心理。有时候我们面对孩子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忧虑和担心,总觉得孩子玩什么都会磕着碰着,让孩子不要玩这个、不能玩那个。但是我们是否有想过,这些担心和忧虑是来自于真实还是我们将这些事情刻意夸大了?这样严苛的管教不仅不会使孩子真正听话,反而会使孩子得不到的欲望长期被压抑,从而一旦得到机会就会报复性地释放出来。
文章插图
曾经有一个网友在知乎上分享了他小时候的一个经历:小时候他父母对他吃零食这件事管的非常严厉,但对于孩子来说,糖果、零食这些都是孩子戒不掉的,但他却绝不能碰。所以看到别人都可以随意地吃着零食,他就特别羡慕。一开始他还会缠着大人要糖,但总是被妈妈骂,后来他干脆放弃了这种无效的乞求。后来他上大学离开家里,整整四年他都很少吃食堂,生活费全都用来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和饮料。到了工作他就喜欢屯各种零食,即便吃不完他还会拼命买。为此他还找过心理医生。童年的欲望并不是随着果断且粗暴的禁止而消失,反而会变成一个黑洞,变成一个欲望的无底洞,引发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改变话术,管教效果会更好那父母们应该怎么说才能让孩子尽量听话呢,可以试试这样做:1.不要强化孩子的行为就像刚才所说的''白熊效应''一样,如果父母在语言上对孩子反复发出命令,反复地说孩子已发生的错误的行为,反而会引起孩子叛逆心理,会更想这么做。有的父母几乎一天到晚都在给孩子发命令:''你要赶紧起床,上学快要迟到了''、''不要挑食''、''不要晚睡''、''一天到晚怎么就不知道学习一会呢''等等。
- 性别|为何男孩出生率越来越高?原因有4点,和家长脱不开关系
- 年龄|家长要注意了,生二胎要避开这2种年龄差,可能影响孩子们不和睦
- 神经网|孩子大脑仅有三次喷井式发育,家长抓住一个,孩子智商赶超同龄人
- 果冻|小孩误吞一枚硬币,看看瑞典医生是如何处理的,家长都该引起重视
- 脑洞大开|买不到“冰墩墩”就生一个?王冰墩墩走红,家长还真是脑洞大开
- 大姨|空调开26度最好家长弄错了,26度并非最佳温,这样吹孩子才健康
- 家长|孩子发烧最不建议做的事,很多家长都做过,来看看有你没?
- 家长|7岁女儿语文考试得99.5分,回家闷闷不乐,妈妈看试卷后泪目
- 玩手机|玩手机会不会毁掉孩子的“前途”?看完这项调查,希望家长别大意
- 孩子|5岁男娃眼睛被溶,几乎失明!这样的“玩具”,家长别让孩子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