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6年亏损近359亿,却给面瘫流量千万片酬,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 )


这些片拍的就是给这些观众们看的 , 于是他们开始剥削导演 , 编剧的话语权 , 影视行业除了那些大导演外 , 几乎都是给投资人打工的 。
过去两三年 , 中国影视的问题就是追求平台数据 , 搞量化 , 搞流量 , 一群不懂创作的外行人开始搞话语权垄断 , 这里分化那里垂直分化 。



以前互联网占领影视圈钱 , 一部网剧投资大概两三千万 , 现在物价其实基本上没什么很大变化 , 但是网剧的投资上现在动不动就上亿了 。
钱哪里来了?砸到了宣发和流量制作上面去了 , 整个产业链都在亏钱 , 甚至有些外行决策认为是短视频的到来冲击了电影行业的长视频 。
走到现在 , 短视频的流量期也过了 , 人们发现短视频打造了一堆网红结果发现又不赚钱了 , 都纷纷跑去中视频的市场 , 资本又跑去中视频了 。
影视行业的未来跟短视频 , 中视频有关系吗?没有关系 , 说到底是内容 。
为什么人们选择短视频和中视频 , 是因为人们发现一部剧60多集 , 其实12集就够看完了 。



外行的决策者想去告影视剪辑和抖音的解说 , 是有一部分道理 , 但是他们大部分人的目的压根就不是想把内容生态往好的方向走的 。
于是现在的国内三大平台内部矛盾越来越大 , 但没想到外部矛盾也来了 。 今年国家的反垄断法 , 针对的就是互联网企业 , 针对的就是资本游戏 。
国家就是不让你去搞垄断 , 不让你去挂人民的羊毛 。 于是爱奇艺走到今天就没办法了 。
现在上半部分亏的钱都给亏完了 , 下半部分的资本整合重组垄断玩不了 。 那接下来就只有靠内容生态去拼 , 但结果转了一圈发现——
内容生态压根就没有 。 当初为了抢占流量市场的时候 , 就没想过要建立健康的生态 。



二、明星片酬和内容生态的脱节
三大平台的内容生态当年为了抢占市场 , 本来就亲自打造了流量市场 , 为什么?因为搞影视创作是有风险的 , 这玩意就跟股市一样 。
你以为你拍了部喜剧片 , 票房预期能上20亿 , 结果观众不喜欢 , 票房几千万 , 赔个本都没有了 , 但是如果你去拍综艺 , 打造IP就赚钱了 , 甚至这远比拍一部电影更加稳定 。
谁都知道 , 从长远角度来看 , 每年掏几千万几个亿去打造内容生态市场 , 远比每年花几个千万花几个亿要请明星更有益更长久 。



问题在于 , 要是失败了 , 谁来担这个责任 , 谁来承担这个后果 , 做影视每年都要亏几百个亿 。
哪家资本巨头能够承担起这个后果 , 万一最后被围剿失败了怎么办?
做流量市场至少比做内容生态能看到效应 。 一方面 , 高额的明星片酬 , 能给平台带来巨额的流量和 , 一方面 , 片酬也是左手倒右手 。



资本的游戏圈内 , 大家伙都是一体的 , 明星动不动几千万的片酬 , 这里要给点那里也要吃点回扣 , 就算是代言的某某产品 , 也是资本自家的 。
于是走到最后 , 平台制造虚假数据 , 用虚假数据捆绑制作方 , 制作方只能用流量方制作低品质影视剧 , 平台为了推销只有再制作虚假数据...
公司不断在亏钱 , 公司里面的人一年却挣了一辈子的钱 , 好剧都知道贵 , 吃不了回扣 , 所以劣币驱逐良币 。 真有好剧 , 也要插几个关系户 。



这个产业链全员坏人 , 走到今天 , 要么合并 , 要么一起死 , 要么看谁先把谁耗死 , 结果背后的互联网企业金主也开始走到了困境 , 合并也是不可能的 。
现在流媒体平台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平台自身内容的问题 , 以及外部的政策管控问题 , 而是移动互联网也进入了萧条期 , 管控力度越大 , 越说明内部出了问题 。



三、移动互联网的萧条
这里借用一个概念 , 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的“康波周期” , 他发现了在商品经济中存在一个50-60年的经济周期 。
这跟中国划分大时间的方法有共通之处 , 50-60年的周期就如一甲子即一元 , 20年左右的周期就如一运 , 在完整的康波周期里 , 前15年是衰退期 , 接着20年是大量投资 , 快速发展期 , 后10年是过渡期 , 过度建设是5-10年的混乱期 。



我们没必要把康波周期奉作为圣旨 , 但是可以去看做成一个经济运行的周期率 。
当2001年世界进入移动互联 , 中国移动互联网也正在2007-2019年进入繁荣期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