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迎来寒冬,车企纷纷退出北京市场,民众低成本出行为何难以解决?


共享电单车迎来寒冬,车企纷纷退出北京市场,民众低成本出行为何难以解决?文章插图
投稿来源:牛科技
随着共享单车进入了冬眠期 , 共享电单车的路也越来越窄 。
【共享电单车迎来寒冬,车企纷纷退出北京市场,民众低成本出行为何难以解决?】12月15日 , 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消息称 , 北京市交通委会同北京市网信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门 , 共同约谈多家在京运营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 , 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
相关监管部门表示 , 约谈的原因是相关共享电单车企业违规投放车辆 , 且未按照要求对电动车进行登记和信息披露等 , 扰乱了共享电单车的市场秩序 。
本次约谈的企业包括了考拉出行、筋斗云出行、小遛共享、芒果电单车、蜜步出行、骑士出行等电单车品牌 。
共享电单车企业败走北京、二三线城市监管愈严
相比全国其他地区 , 北京对共享电单车说“No”的决心已经非常明显 , 不仅是《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明确了北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租赁”的基本原则 , 对于目前尚在市场投放电单车的企业 , 也已经在逐步进行清退 。
从2018年开始 , 北京市交通委就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电单车 , 并在2019年初对相关共享电单车企业做出了罚款5万元的处罚 。
根据今年5月底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2020年第一季度运营管理监督情况的公示》信息显示 , 武汉小象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芒果出行)、人人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人民出行)因违规投放租赁电动自行车, 经约谈后拒不整改 , 分别被处以5万元行政罚款 , 并限期回收所有违规运营的租赁电动车 。
在今年上半年约谈的7家共享电单车企业中 , 已经有5家企业从北京市场清退 。 相比监管严格的北京 , 不少共享电单车企业早已将目光瞄向了二三线城市 。
不过 , 在面对共享电单车泛滥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 不少二三线城市也在对共享电单车的投放进行缩紧 。 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规定 , 长沙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投放实行配额管理 。
整治规范期间控制共享电单车在10万辆左右 , 在长沙监管部门约谈了哈罗出行、青桔、美团、小遛共享、喵走、喜宝达6家共享电单车企业后 , 6家企业已主动回笼旗下的全部共享电单车 。
共享电单车为何被多地嫌弃?
共享电单车的问题与当初的共享单车问题非常相似 , 但相比单车 , 电单车的问题更加突出 。
安全问题是共享电单车发展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 2020年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 , 自2020年6月1日起 , 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 即严查三项:骑摩托车不戴头盔、骑电动车不戴头盔、开车不系安全带 。
对于共享电单车的用户来说 , 几乎没有人会在使用过程中准备头盔 , 加上租赁电动自行车的骑行人不固定且多未接受过专业的交通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 , 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 加之电动车自重大、速度快 , 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带来较大的伤害和损失 , 总之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
此外 , 目前共享电单车行业的门槛低 , 一涌而入的结果就是很多数企业都存在保养维护不及时、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运行安全风险高、电池污染严重的问题 。
相比共享单车 , 共享电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也不逞多让 。 即使是部分企业针对停放位置在用户还车时会进行核对 , 不是停放点无法还车 , 但这并没有解决乱停放的问题 , 随意停车的后果除了影响通行以外 , 还会占用盲道、消防通道 , 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
该不该被一刀切?
共享电单车的出现与共享单车一样 , 都是实际的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 相比单车的短途出行 , 共享电单车解决了用户中长途的单人出行需求 , 一般被用来配合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
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人口聚集 , 城市道路拥堵、公共交通不足等出行问题日益突出, 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电单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 除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外 , 共享电单车的优点很明显 , 绿色环保、快捷便利、缓解拥堵、适合人群多元都是说得上来的优点 。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共享电单车研究报告》显示 , 2019年 , 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 。 未来5年 , 随着各大平台稳步推进共享电单车投放布局 , 共享电单车需求将进一步被激发 , 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量可达到800万辆 , 收入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 对于各大共享单车企业来说 , 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