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百年协和讲堂】宝宝发烧了,如何给ta科学降温?一份避坑指南请查收!

ml>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药物降温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时不需要过分处理,多喝水就可以了。如果体温超过38.5℃,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服用退热药。过于积极的使用口服退热药和完全不使用口服退热药都是不正确的,如何把握用药的时间点是至关重要的。
退烧药的作用机制是作用在体温调节中枢,让体温调定点下降。比如现在宝贝的体温调定点是39.5℃,通过退烧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把体温调定点降低至38.5℃,机体便通过散热(如出汗、皮肤血管扩张)使体温下降。
如果孩子有心脏疾病、贫血、免疫系统缺陷、肺部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热性惊厥病史,这时可以选择在体温大于38.0℃时使用退热药。
不要认为38.5℃是判断是否应用退热药的标准,是否给宝宝应用退烧药,关键要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发烧还没到 38.5℃ ,但精神偏差,因为发热有不舒服的表现,也是可以酌情给药的。如果孩子发热时体温达到了 38.5℃ ,但发烧对孩子的作息、饮食及精神没有影响,那么不要急着给退热药,任何退热药都是紧急刹车,会给“发动机”(机体)造成一定损害。“让子弹再飞会儿”, 可以让孩子多喝水,通过自然地出汗、排尿带走身体的热量。
目前国际公认的两个可以用于儿童的退烧药:一个是对乙酰氨基酚,一个是布洛芬。应该说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这两种药也不例外。但这两种药是目前公认的儿童退热的首选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用法,短期应用都应该没太大问题。≥2月龄,肛温≥39℃(口温38.5℃,腋温 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mg·kg-1,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mg·kg-1,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
以下这几种药物因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不建议用于儿童退热。
阿司匹林儿童口服阿司匹林,有引起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即瑞氏综合征)的危险。因此阿司匹林不推荐作为儿童发热用药。
尼美舒利此药副作用比较大,容易造成低体温、胃肠道出血,转氨酶升高等。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有很好的退热作用,部分家长和医生将其用作常规退热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糖皮质激素可用于严重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但不能作为退热药来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体内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如果宝贝仅仅是病毒感染,应用后可能会使病程拖得更长。
因此,家长在宝宝发烧时一定要谨慎选择退烧药,切不可盲目用药。
为了快速降温,打退烧针可以吗?常用的退烧针就是柴胡注射液和注射用赖氨匹林。然而,早在2018年,这两者就被药监局打入“冷宫”了。注射柴胡之后会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晕厥等副作用,甚至致死的案例也有发生;而注射赖氨匹林,会有惊厥、呕吐、昏迷等副作用,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死亡。
哪些小儿不适合用退热药呢?2个月以下的婴儿和新生儿、有严重肝肾疾病的儿童、有退烧药过敏史的儿童,这些不适合用退烧药的孩子,家长应该征求医生的专业意见来处理。
物理降温如果各位家长了解了发烧的机制,就不难理解实际上物理降温起不到根本作用。假设发烧时宝贝的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为39.5℃,那我给他洗个温水澡散热,结果是什么呢,身体内的热量暂时散出去了,但是身体还要使劲产热以维持体温调定点设定的39.5℃的温度,体温会很快重新升上来。所以,物理降温可用于急性发热、退热药还没有起效的这一段时间的退热或者不适合用退热药的小儿。
目前我们推荐的物理降温方式仅仅包括降低室温、减少衣服。至于是否选择洗个温水澡来退热,则需要视情况而定。一般认为,温水浴15分钟,能达到体温改善20分钟左右的效果,虽有一定的改善体温的效果但持续时间很有限。温水浴时的水温可以比孩子发烧时体温低1℃左右,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可以4~6小时重复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发热的宝宝通常昏昏沉沉想睡觉,这个时候给他进行温水浴或温水擦浴会让他很不开心,可能出现哭闹、寒战,这反而会导致体温升高。温水浴或温水擦浴对于降温的意义并不大,并且常常降低了高热孩子的主观舒适度,如果孩子因为发热身体不适,暂时不愿意温水浴或温水擦浴,则不应勉强孩子。少穿少盖多喝水,调整舒适的环境温度,让孩子舒服的休息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