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印象笔记唐毅:在toC和toB、单点爆品和 tot( 三 )


36氪:最近很火的一个概念是PLG(product led growth),印象笔记是最初的一代PLG厂商,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唐毅: 我们认为PLG是一个非常宽泛和普遍适用的概念,其实每个行业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是靠产品驱动增长的,在我们行业的具体场景里,是指用好的产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带来自然增长,这也是印象笔记长期努力的方向。
36氪:我们一直在讨论toB和toC的区别,但我最近听到一个词蛮有意思的,叫toT,T指的是team,有人觉得toT是toB和toC的结合,即小团队更买账。您认可这个概念吗?
唐毅:是的,印象笔记有一个与此概念一致的决策:印象笔记面向企业端的服务和产品在2020年已改名为“印象团队”了,这款产品的诞生也是从C向B自然过度的结果。
而我们刚才讨论的PLG和toT有一定相似性,团队用得很好,就从试用转向付费,其他团队看到也会想用,慢慢整个企业都用起来。逻辑上这个过程和大多数硅谷企业的决策路径是一致的,又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决策路径相反,但和我刚才说那些行业是相符的——媒体、投资、法律、科研。
所以「印象团队」先选择切入这些领域,同时很明确这就是一款首先为团队做的产品,让团队作为企业数字化的催化剂,影响企业。下一代的信息形态有独特性,我们不想试图去教育谁,而是想认真的将未来的信息和知识处理形态带给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和行业中的典型问题。我们团队有很强的硅谷和国内创业背景,也有很强的C端和B端创业的背景,所以看问题会视图更深入和客观一些,不会简单地名词化或者符号化。
36氪:所以您并不觉得未来这几年会有所谓的“toT”的爆发?
唐毅:toT的前提是要先to Team里的人,然后才能to T。硅谷有很多PLG的案例,从外部看是PLG,内核是企业把预算下放给团队甚至个人,所以他们的变化就很自然。
国内很多产品的场景是垂直的,产品形态是免费的,厂商就认为属于PLG了,但归根结底还是采购决策权。所以toB也好,toT也好,最终能否爆发,看的还是企业的决策模式。
36氪:国内和印象笔记类似的厂商,比如teambition、tower、幕布以及美国的Slack都被收购了,但印象笔记计划上市,这其实是两条不一样的路线,为什么我们会想要上市?工具类的产品,上市是不是就是会面临一些问题?
唐毅: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企业股价高涨,有的面临被收购的情况,所以并购还是上市,我们没有那么刻意,但是我们在完成了B轮融资后,中方管理团队已经增持为第一大股东,我们是有计划在A股上市的。目前印象笔记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是当之无愧的全球范围的独角兽。
印象笔记C端软件订阅收入增速很高,目前没有广告收入,这是非常受二级市场喜欢的盈利模式,我们也同时满足不同的上市条件。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有没有给用户带来独特价值,有没有独特和高价值的产品形态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如果这三件事都做到了,独立存在可能会有二级市场更高的价值判断。
当然,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绝对不会为了上市而做企业。印象笔记的经营核心是为用户带来巨大价值,有的技术积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智能推荐、智能总结、智能标签、个人智能知识图谱等等都是「印象研究院」自己研发的。这些独特的产品形态都很有投资价值。
36氪:我们一直在聊C和B的事情,其实像WPS也是属于C和B都有,石墨上周发布了一个toB的云office产品,也是C和B都有,所以您觉得兼顾C和B都有可能是未来产品的发展形态吗?
唐毅:我们做这件事是基于“给人类提供第二大脑”的理想,确实不仅仅是简单的策略选择。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有能帮助C和B打通的机会,我觉得是个好事,但实话实说不是适合所有企业的。我们乐见行业内大家共同摸索,为个人和企业用户带来更好的技术和产品。
谈决策:掌握经验和创新、中国和海外的平衡36氪:印象笔记从2018年独立出来之后,有三年多的时间,这期间我们发展很快。您觉得这三年时间里有什么决定再来一次是不会做的?是有什么决定您觉得非常对的?
唐毅:在我们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内的所有决策,我没有觉得后悔、错误,甚至是不太完美的。刚从Evernote独立出来的时候,我们只有两个做运维的工程师,我们从头接代码接技术,然后独立上架一款又一款App,到现在代码量是Evernote的四倍多。靠的就是对技术和工具的执着愿景,或者说是信仰。我们会去考虑C和B的布局,会考虑单点还是All-in-One,会看国外的变化怎么和国内的土壤结合,会考虑在做软件业务同时补齐硬件,都是靠着我们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