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赞|孩子躺在地上赖皮不起,奶奶的“神操作”值得夸赞,隔代育儿典范
【 夸赞|孩子躺在地上赖皮不起,奶奶的“神操作”值得夸赞,隔代育儿典范】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以劳务输出的中小城市为主,大多数孩子都只能跟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纵然血脉相连的亲情关系,让老人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但“隔代教育”的弊端仍旧日益凸显。
如何鱼与熊掌才能兼得?除了年轻父母挤出碎片化时间多陪伴孩子之外,老人的做法才是关键。
文章插图
案例:
赵丽产假结束后就回归职场,将不到4个月的儿子托付给孩子奶奶照顾。周围有人劝赵丽,“隔辈亲是一种很恐怖的爱,奶奶溺爱孩子那是没有边界的。”
凭着赵丽对婆婆的了解,胸有成竹的回答:“放心吧,孩子奶奶是小学教师退休,育儿方面很有一套。”
果真,婆婆没有辜负赵丽所托,孩子健康成长。
文章插图
1岁左右,孩子蹒跚学习走路,但时不时会跌倒。看着孩子跌倒在地,身为母亲的赵丽心疼不已,作势就要上前扶起,但孩子奶奶却立刻阻止:“宝宝,来,跟着奶奶站起来。”
孩子当然不肯乖乖听话,没想到孩子奶奶接下来一顿“神操作”成功逼孩子就范。
孩子奶奶假装摔倒在地,跟着大喊了一声:“宝宝,奶奶也摔倒了。我们一起站起来吧!”
文章插图
说完“戏精附体”的奶奶放慢肢体动作,嘴里重复着要领:“先蹬左腿再蹬右腿,腰一使劲,马上就要站起来了!”
本就是模仿欲望很强的孩子,瞬间跟着奶奶的动作“复制”,果不其然顺利从地上爬起来。
赵丽将祖孙俩有趣的视频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随后引来了各路朋友的点赞,赞叹如此“硬核”奶奶育儿果真有一套,不愧是隔辈育儿的典范。
蹒跚学步是孩子成长迈进的一大步,这个过程难免会磕磕碰碰。孩子摔倒,老人心疼是人之常情,有的老人为了“迁就孩子的情绪”,于是怪责地板、门槛等。但这些教育方式显然都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久而久之还会让孩子成为固定性思维的人,凡事怨天尤人。
文章插图
如何规避“隔代育儿”的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入手一、喂养方式:
老人对孩子大多数“心慈手软”,在喂养方式上,多数是以“迁就”孩子为主。孩子喜欢吃就吃,孩子不喜欢吃就不吃,因此很容易养成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隔代养育一定要注重喂养方式,遵从科学的养育方式,什么食物适合于孩子成长,什么东西不利于孩子成长,什么烹饪方法适合。虽说老人家经验丰富,但随时代更新,育儿饮食与喂养方式都要与时俱进。
文章插图
二、管教方式
大多数老年人在隔辈教育上很容易“放宽要求”,看到孩子“撒娇卖萌”就心软,凡事顺从孩子。千依百顺之下,很容易养成孩子“小霸王”的性格。
面对这种隔辈亲管教形式,家长首先要客观认识到这样养育模式下的弊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是粗暴阻止老人,而是要在教育权利上分清楚主次,两代人商量可行的“教育家规”,各自在责权范围内行事。切忌不要在管教方式上完全“撒手”,交给老人抚养。
文章插图
三、安全问题
隔代抚养问题中,儿童安全问题最为凸显。因为上了年岁的老人,腿脚不灵便,视力、听力都有衰退的迹象。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行动力、思维等都要弱一些,因此老人带娃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隔辈养育模式中,一定要提醒老人注意安全问题,做好居家的安全措施,确保将带娃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条件允许之下,最好找有精力的人陪同老人一起照顾孩子,杜绝万无一失。
文章插图
隔辈养育虽然存在弊病,但老人经验丰富,照顾孩子尽心尽力,这都是其优势所在。只要“扬长避短”,改善老人过于溺爱孩子的问题,隔辈养育同样可以培育出优秀的孩子。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独生女|女子怀孕2次到预产期后孩子却没有了,老公提疑问才知事情不简单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孩子|孩子晚于这个点睡觉,身高发育至少损失5cm,也别早于这个点起来
- 孩子|育儿假:刚需+硬核
- 宝宝|8岁男孩依然在吃母乳,断奶几次都失败告终,对孩子会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