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组织中台,开启平台型组织的真正钥匙
编辑导读:中台建设似乎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的标配,在这之中,既有阿里等企业的成功,也有不少冒进者的折戟。本文作者认为平台型的组织的重点不在业务中台,而是组织中台。并对此展开了五个维度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插图
核心观点:
- 平台型组织建设的重点不在业务中台,而在组织中台,前者是一般套路,后者才是组织创新。
- 组织中台相当于代表老板的投资小组,既可以缓解老板充分授权下的焦虑,又可以为业务部门实现激励和赋能。
- 组织中台建设的困境:一是企业看不见,二是BP不愿做,三是企业鞭打快牛。
- 两个好的趋势是:一方面BP对于业务越来越有话语权;二是财务人力BP之间开始充分协作。
- 当企业把财务和人力BP放到一起,结果太香了。
01 呼唤组织中台我一直认为,当前所谓“中台建设”,无论是研发中台、算法中台、技术中台、子业务中台等,都更应该被归类为业务(类)中台建设。
这种思路和传统的组织设计原理没有不同,无非就是提取业务的共性,沉淀为可以被重复调用的“中间件”,并非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或互联网企业的创造。
当然,我也承认,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在于用数据中台连通了这些业务中台,让调用效率变得更高。
我更要强调的是,业务中台的建设并没有改变组织模式,企业依然会是金字塔组织,有可能更高效,但不改变金字塔组织的本质。
除此之外,在建设业务中台的过程中,还可能变成另一种官僚。
事实上,如果要走向平台型组织,必须要建设另外一种中台——组织中台,即由后台抛出的“机构化业务伙伴”,由人力BP、财务BP、战略BP组成的“类投资团队”角色。
这是我很早就坚持的观点,我一直认为,这才是平台型组织真正的中台。
注意,业务中台的成功与否、组织转型的成功与否,都依赖组织中台的建设,这是平台型组织的灵魂。
阿里的业务中台建得好,但人家的组织中台——HRBP一点都没落下,马云还为他们取名“政委”,赋予了他们和业务一把手相当的地位。
华为的HRBP和财务BP同样强大,不仅仅是执行业务模块的专业工作,更多还基于专业视角参与到了业务决策中。
海尔更是派出了财务、人力、战略等角色的BP组成团队,深度参与到业务中。
事实上,这个环节太重要了,只要开始启动平台型组织转型的企业,都会无一例外地走入组织中台建设。
说直白一点,平台型组织要求放权前台,这必然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失控,只有建设组织中台才能够缓解老板们对于失控的焦虑感。
02 理想的组织中台大量的企业都会有HRBP和财务BP两类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组织中台。传统的BP更多是偏执行的角色,负责将后台专家中心(Center of Expert,COE)制定的政策落地下去,大多被当做了政策警察或特务。
但在平台型组织里,BP应该进入前台项目里,充当类似CHO或CFO的角色。可以说,金字塔组织中是COE推动BP;而在平台型组织里是BP在拉动COE。
要以CHO或CFO之类的身份融入业务,组织中台需要有更高的视野,也要有更大的影响。他们要负责投资评估和投后管理,这绝对是高难度的动作。
通过在若干企业的实践,我们总结了组织中台的运作模式。在投资前后的两个阶段,BP团队本质上都是在负责三类工作,即激励、风控和赋能。
其中,激励是正向,就像踩油门;而风控是负向的,好比踩刹车。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两者都看做是广义上的“激励”。
整体来看,组织中台做的事情依然是赋能和激励。BP团队就是用户和前台团队之间的连接者。他们代表企业家(或公司的股东),一次次地把前台团队从不切实际的梦想中拉回现实,让他们直面用户需求,合理地分配资源,沿着最佳的路径前进,一路升级打怪,直至抵达最终的目标(如上市退出)。
组织中台拥有的是“激励的指挥棒”和“赋能的方法论”:运用前者让前台团队动起来,并看到自己前进中所缺少的能力;运用后者则是补齐这些能力,让他们走得更顺利。总结起来,就是“激励开路,赋能加持”。
不妨想想,这和投资机构做的事情有没有区别?
03 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如果对于组织中台角色的设定没有问题,那么,为何现实中这一角色成长缓慢呢?
- 华为|小米再调整组织架构!销售运营负责人大换血?
- 智能锁|为啥不取消智能锁的机械钥匙?钥匙用对了可以节约一大笔钱
- 智能手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首份 AI 伦理全球协议
- 方法论|最实用的中台入门介绍(三)模型篇
- 微软|微软涉嫌垄断,Nextcloud 联合多家组织机构向欧盟发起投诉
- 新零售|视觉反射,掌握这几点就能掌控新零售时代的中台
- 张勇|消息称阿里CEO张勇要放权 组织管理将更灵活
- 组织架构|小米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潘九堂担任参谋长 李涛主持质量委员会工作
- 参谋长|小米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潘九堂担任参谋长,李涛主持质量委员会工作
- SpaceX|SpaceX与非盈利组织合作,为巴西低收入社区提供免费的星链网络